Dear Heavenly Father,
Thank You for this special day, a day to remember Your goodness to us.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a roof over our heads, and more than enough food to eat.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the relationships You have given to us -- for family and friends.
Also,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all the bad experiences we’ve had. We have learned that you were there for us all the time. For this, we thank You and praise You. In Jesus name, amen.”
We give thanks to you today, God, for all that you have blessed us with this past year. Thank you, God, that we can be together and enjoy this meal together in health and wellness. Bless this food and the hands that prepared it. Thank you God for the bounty of blessings you have bestowed upon us this past year. Amen.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1.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 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2.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启示: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3.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启示: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4.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有5个孩子,其中有3个很会炫富,知道钱来的容易,所以一切都是高消费。有一次山姆沃尔顿去一家高档酒店去住宿,他要了一间最便宜的房间。服务员不理解就问山姆·沃尔顿,为什么您儿子来我们这里就住最贵的总统套房,而您要住最便宜的房间呢?山姆·沃尔顿回答因为他们有个有钱的爸爸,我没有。。。山姆·沃尔顿老年的时候考虑到沃尔玛这个商业帝国的继承问题,把5个孩子叫到身边,问他们分别要继承什么?那3个很炫富的孩子都提出要继承“钱”,都提出了几百亿美元的继承要求,第4个孩子提出要继承沃尔玛的经营权,很智慧。第5个孩子提的要求最不可思议:我要继承你房间里面的那个保险柜!山姆·沃尔顿问为什么,第5个孩子说,因为您这个保险柜是超大的保险柜套着一个较小的保险柜,较小的保险柜又套着最小的保险柜,3层保险柜只锁着一样东西,而您经常背着我们所有人在那里看,我认为这是最值的继承的。所以我不要钱也不要沃尔玛,我要这个保险柜。实际上这个保险柜锁的是“宇宙天道秘密”,创建沃尔玛商业帝国的绝秘智慧,相当于“大脑”之于“人”,“宪法”之与“国家”。第5个孩子刚开始很爱自己的老婆,经不住老婆的软磨泡,也把这个 “宇宙天道秘密”给老婆看了,但后来他们离婚了。这个“宇宙天道秘密”被第5夫人透漏给了娘家人,所以娘家人也富可敌国了。现在这个“宇宙天道秘密”也被少数中国人知道了,知道的都成了中国的巨富。
启示:炫富的人钱一般不是自己的,一个有钱的爸爸绝对有其赚钱的方法,对最心爱的人也要保留一部份自己的秘密。
5. 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么变成为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道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启示:我们在公司领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依然还是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6.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结果只剩下一个石头!
启示:人生中会有许多的东西,值得留恋,有的时候你应该学会去放弃。
7.有一家牙膏厂,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受到顾客的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在10%~20%。可到了第11年,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公司的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了这位经理。那张纸条上写着: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l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装。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启示: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我们常常习惯过去的思维方法。其实只要你把心径扩大1毫米,你就会看到生活中的变化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8.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启示: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9.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启示: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10. 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启示: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11.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启示: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2.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启示:推销生意是一种组织性质的生意,因为人多,人事问题也多。我们不时听到是非难辨的话,如某公司攻击另一间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响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才不会毁于一旦。
13.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启示: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14.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启示: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
15.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16.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启示: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17.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启示: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18.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启示: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19.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启示:成功者善于放弃。
20.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启示: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21.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22.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 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2.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启示: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3.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启示: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4.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有5个孩子,其中有3个很会炫富,知道钱来的容易,所以一切都是高消费。有一次山姆沃尔顿去一家高档酒店去住宿,他要了一间最便宜的房间。服务员不理解就问山姆·沃尔顿,为什么您儿子来我们这里就住最贵的总统套房,而您要住最便宜的房间呢?山姆·沃尔顿回答因为他们有个有钱的爸爸,我没有。。。山姆·沃尔顿老年的时候考虑到沃尔玛这个商业帝国的继承问题,把5个孩子叫到身边,问他们分别要继承什么?那3个很炫富的孩子都提出要继承“钱”,都提出了几百亿美元的继承要求,第4个孩子提出要继承沃尔玛的经营权,很智慧。第5个孩子提的要求最不可思议:我要继承你房间里面的那个保险柜!山姆·沃尔顿问为什么,第5个孩子说,因为您这个保险柜是超大的保险柜套着一个较小的保险柜,较小的保险柜又套着最小的保险柜,3层保险柜只锁着一样东西,而您经常背着我们所有人在那里看,我认为这是最值的继承的。所以我不要钱也不要沃尔玛,我要这个保险柜。实际上这个保险柜锁的是“宇宙天道秘密”,创建沃尔玛商业帝国的绝秘智慧,相当于“大脑”之于“人”,“宪法”之与“国家”。第5个孩子刚开始很爱自己的老婆,经不住老婆的软磨泡,也把这个 “宇宙天道秘密”给老婆看了,但后来他们离婚了。这个“宇宙天道秘密”被第5夫人透漏给了娘家人,所以娘家人也富可敌国了。现在这个“宇宙天道秘密”也被少数中国人知道了,知道的都成了中国的巨富。
启示:炫富的人钱一般不是自己的,一个有钱的爸爸绝对有其赚钱的方法,对最心爱的人也要保留一部份自己的秘密。
5. 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么变成为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道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启示:我们在公司领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依然还是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6.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结果只剩下一个石头!
启示:人生中会有许多的东西,值得留恋,有的时候你应该学会去放弃。
7.有一家牙膏厂,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受到顾客的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在10%~20%。可到了第11年,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公司的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了这位经理。那张纸条上写着: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l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装。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启示: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我们常常习惯过去的思维方法。其实只要你把心径扩大1毫米,你就会看到生活中的变化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8.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启示: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9.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启示: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10. 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启示: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11.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启示: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2.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启示:推销生意是一种组织性质的生意,因为人多,人事问题也多。我们不时听到是非难辨的话,如某公司攻击另一间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响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才不会毁于一旦。
13.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启示: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14.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启示: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
15.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16.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启示: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17.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启示: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18.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启示: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19.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启示:成功者善于放弃。
20.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启示: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21.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22.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Tuesday, November 08, 2011
one year
From 11/08/2010 to 11/8/2011 gain $23,907 with total of $220,563
Intel Corporation 2753.7(2%) 20565(17%) $145010
SPDR Gold Trust -257.4(-1%) 6690.6(27%) $31239
iShares Silver Tr -45.5(0%) 5076.5(30%) $22106
Yingli Green Ener 44.1(2%) -5682(-70%) $2394
Seaspan Corporati -301(-2%) -1273(-8%) $14579
Danaos Corporatio 135(3%) -1470(-22%) $5235
Total: day(2329) (year)23907) $220563
Intel Corporation 2753.7(2%) 20565(17%) $145010
SPDR Gold Trust -257.4(-1%) 6690.6(27%) $31239
iShares Silver Tr -45.5(0%) 5076.5(30%) $22106
Yingli Green Ener 44.1(2%) -5682(-70%) $2394
Seaspan Corporati -301(-2%) -1273(-8%) $14579
Danaos Corporatio 135(3%) -1470(-22%) $5235
Total: day(2329) (year)23907) $220563
Sunday, November 06, 2011
个人投资理财最直接的十种方式
1、储蓄——聚财受益的投资
储蓄或者说存款,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欢迎的投资行为,也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投资方式。储蓄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具有安全可靠(受宪法保护)、手续方便(储蓄业务的网点遍布全国)、形式灵活、还具有继承性。储蓄是银行通过信用形式,动员和吸收居民的节余货币资金的一种业务。银行吸收储蓄存款以后,再把这些钱以各种方式投入到社会生产过程,并取得利润。作为使用储蓄资金的代价,银行必须付给储户利息。因而,对储户来说,参与储蓄不仅支援了国家建设,也使自己节余的货币资金得以增值或保值,成为一种家庭投资行为。
2、居安思危的投资——保险
人生最大的迷,就是未来。任何人无法预兆一个家庭是否会遇到意外伤害、重病、天灾等不确定因素。保险是一把财务保护伞,它能让家庭把风险交给保险公司,即使有意外,也能使家庭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质量。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需的。老百姓投保的诱因主要有:买一颗长效定心丸(家庭生活意外的防范)、居安目前,更要思危(未来风险的防范)、养儿防老,不如投资保险等原因。我国城乡居民可供选择的保险险种多种多样,主要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家庭财产保险是用来补偿物质及利益经济损失的一种保险。已开办的涉及个人家庭财产保险有: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盗窃险、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各种农业种养业保险等。人身保险是对人身的生、老、病、死以及失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险种。主要有养老金保险系列、返还性系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系列等。
3、投资的宠物——股票
利息税的征收范围虽然也包括个人股票账户利息,但对股票转让所得,国家将继续实行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因此,利息征税后,谨慎介入股市,亦是一条有效的理财途径。
将活期存款存入个人股票账户,你可利用这笔钱申购新股。若运气好,中了签,待股票上市后抛出,就可稳赚一笔。即使没有中签,仍有活期利息。如果你的经济状况较好,能承受一定的风险,也可以在股票二级市场上买进股票。黄金、房地产和股票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投资热点。股票作为股份公司为筹建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证明投资者投资入股并据以获取股利收入的一种股权凭证,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股票投资已成为老百姓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由于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风险、可转让、交易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为支撑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强大力量。股票投资的报酬可以通过计算股票投资收益率来反应。实际收益率=〔年股利-年股利税率〕/发行(购买)价格100%。
4、债券——收益适中的投资
新出台的政策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通过比较1999年凭证式(3期)三年、五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和三年、五年期银行存款实际收益,我们不难发现,购买三年、五年期的国债的利息收入要比同期银行存款收益分别高28.7%和28.9%。如今,国债的流动性亦很强,同样可以提前支取和质押贷款。因此,国债对于那些收入不是太高,随时有可能动用存款以应付不时之需的谨慎投资者来说,算是最理想的投资渠道了。如果你手上有一笔长期不需动用的闲钱,希望能获得更多一点的利润,但又不敢冒太大风险,可以大胆买进一些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虽然也要缴纳利息税,但税后收入仍比同期储蓄存款高出一大截。
5、专家理财——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通过发行基金券(即受益凭证),将投资者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券的持有人的一种投资方式。居民家庭购买投资基金等于将资金交给专家,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乏时间和专业知识的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6、外汇投资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即可以直接用于偿还对外债务、实现购买力国际转移的外币资金。按照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外汇主要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金属铸币,如在我国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港币等五种外币。(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4)其他外汇资金。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外汇管制,个人不得进行外汇买卖。尽管外汇黑市在实际上从未真正取缔过,但那都是非法的。随着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个人手中握有的外汇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普通居民家庭对外汇的需求越来越大,2000年底,我国已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居民可选择的外汇投资种类包括:外汇存款(即投资于外国货币,赚取汇率差额)、外汇兑换(在熟知近期外汇兑换率前提下,不失时机地进行买和卖,取得可观外汇收入)、投资外汇证券市场(通过中国银行、驻外机构、经贸公司买卖外汇债券,外汇股票业务,取得正当的外汇投资收益)。
7、期货投资
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竟价方式,买进或卖出在未来某一日期按协议的价格交割标准数量商品的合约的交易。期货交易根据交易对象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以具有价值的商品为交易对象的期货称为商品期货。商品期货是期货交易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期货交易的基础。可用作期货交易的产品有农产品和矿产品两大类。而以标准化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期货,就是金融期货。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三大类。随着金融环境的宽松和加入世贸以及投资者期货交易常识的普及,期货投资将会和现货投资一样成为常用投资方式之一。
8、黄金投资——永远不变的你
黄金一直是人们心目中财富的象征,是世界通行无阻的投资工具。只要是纯度在99.5以上,或有世界性信誉的银行或黄金自营商的公认标志与文字的黄金,不论你携带到天涯海角,都能依照当日伦敦金市行情的标准价格出售。黄金作为最佳保值工具,自古受到投资理论和普通投资者的青睐,认为在传统的股票及债券资产以外必须拥有黄金才是最佳策略。特别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许多投资者都认为只有黄金才是最安全的资产。所以,投资者都一致把黄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投资形式有五大类:实金投资(即金条)、金币投资、金首饰投资、纸黄金投资、黄金期货投资。投资黄金能赚钱,主要是看升值。金价虽会因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而略有起伏,但整体上将是平稳小涨。
9、房地产投资——高投入、高产出
房地产作为世界三大投资热点之一,向来受到商家的青睐。房地产是房产(房屋财产)和地产(土地财产)的合称。其实,房地产除了满足居民家庭居住需求(遮风避雨)外,兼具保值增值的功效,是防止通货膨胀的良好投资工具。一个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作好理财规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学习房地产知识。毕竟,购房对于每个家庭都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投资。房地产市场分三级:一级市场(国家垄断)、二级市场(房地产商开发经营活动场所)、三级市场(房地产再转让、租赁、抵押场所)。投资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长线投资和短线投机进行操作。购得房地产后,投资者应随机应变,待市场大幅看涨时,果断脱手套现,获取大笔价差收入。
10、收藏品投资——艺术与金钱的有机结合
现实当今,收藏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业余文化活动,它更上一条致富的途径,是一把打开富贵之门的金钥匙。在各式各样的收藏品中,古玩、字画、钱币、邮品及火花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自成体系,在收藏界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并称“五大世家”;随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又涌现出了声名盛极一时的“四大名流”:磁卡、粮票、股证和彩票。还有,诸如纪念章、各种工艺品等都可收藏,人们习惯于把这些收藏品称之为“三教九流”。收藏爱好者应遵循商界“不熟不做”的至理名言,应熟悉某一收藏品的品种、性质、特点、市场行情及兴趣、欣赏原则,及时收藏,待价而沽,达到取得投资收益的最终目的。至于增长的快与慢、高与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就看你是否能慧眼选“股”了。收藏市场有个有趣现象:收藏品越增值,参与收藏的人就越多;收藏的人越多,收藏品增值就越快。近几年收藏市场正在加快这种“滚雪球”式的良型循环。 来源:考试大-理财规划师考试
储蓄或者说存款,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欢迎的投资行为,也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投资方式。储蓄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具有安全可靠(受宪法保护)、手续方便(储蓄业务的网点遍布全国)、形式灵活、还具有继承性。储蓄是银行通过信用形式,动员和吸收居民的节余货币资金的一种业务。银行吸收储蓄存款以后,再把这些钱以各种方式投入到社会生产过程,并取得利润。作为使用储蓄资金的代价,银行必须付给储户利息。因而,对储户来说,参与储蓄不仅支援了国家建设,也使自己节余的货币资金得以增值或保值,成为一种家庭投资行为。
2、居安思危的投资——保险
人生最大的迷,就是未来。任何人无法预兆一个家庭是否会遇到意外伤害、重病、天灾等不确定因素。保险是一把财务保护伞,它能让家庭把风险交给保险公司,即使有意外,也能使家庭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质量。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需的。老百姓投保的诱因主要有:买一颗长效定心丸(家庭生活意外的防范)、居安目前,更要思危(未来风险的防范)、养儿防老,不如投资保险等原因。我国城乡居民可供选择的保险险种多种多样,主要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家庭财产保险是用来补偿物质及利益经济损失的一种保险。已开办的涉及个人家庭财产保险有: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盗窃险、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各种农业种养业保险等。人身保险是对人身的生、老、病、死以及失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险种。主要有养老金保险系列、返还性系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系列等。
3、投资的宠物——股票
利息税的征收范围虽然也包括个人股票账户利息,但对股票转让所得,国家将继续实行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因此,利息征税后,谨慎介入股市,亦是一条有效的理财途径。
将活期存款存入个人股票账户,你可利用这笔钱申购新股。若运气好,中了签,待股票上市后抛出,就可稳赚一笔。即使没有中签,仍有活期利息。如果你的经济状况较好,能承受一定的风险,也可以在股票二级市场上买进股票。黄金、房地产和股票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投资热点。股票作为股份公司为筹建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证明投资者投资入股并据以获取股利收入的一种股权凭证,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股票投资已成为老百姓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由于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风险、可转让、交易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为支撑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强大力量。股票投资的报酬可以通过计算股票投资收益率来反应。实际收益率=〔年股利-年股利税率〕/发行(购买)价格100%。
4、债券——收益适中的投资
新出台的政策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通过比较1999年凭证式(3期)三年、五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和三年、五年期银行存款实际收益,我们不难发现,购买三年、五年期的国债的利息收入要比同期银行存款收益分别高28.7%和28.9%。如今,国债的流动性亦很强,同样可以提前支取和质押贷款。因此,国债对于那些收入不是太高,随时有可能动用存款以应付不时之需的谨慎投资者来说,算是最理想的投资渠道了。如果你手上有一笔长期不需动用的闲钱,希望能获得更多一点的利润,但又不敢冒太大风险,可以大胆买进一些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虽然也要缴纳利息税,但税后收入仍比同期储蓄存款高出一大截。
5、专家理财——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通过发行基金券(即受益凭证),将投资者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券的持有人的一种投资方式。居民家庭购买投资基金等于将资金交给专家,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乏时间和专业知识的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6、外汇投资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即可以直接用于偿还对外债务、实现购买力国际转移的外币资金。按照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外汇主要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金属铸币,如在我国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港币等五种外币。(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4)其他外汇资金。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外汇管制,个人不得进行外汇买卖。尽管外汇黑市在实际上从未真正取缔过,但那都是非法的。随着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个人手中握有的外汇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普通居民家庭对外汇的需求越来越大,2000年底,我国已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居民可选择的外汇投资种类包括:外汇存款(即投资于外国货币,赚取汇率差额)、外汇兑换(在熟知近期外汇兑换率前提下,不失时机地进行买和卖,取得可观外汇收入)、投资外汇证券市场(通过中国银行、驻外机构、经贸公司买卖外汇债券,外汇股票业务,取得正当的外汇投资收益)。
7、期货投资
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竟价方式,买进或卖出在未来某一日期按协议的价格交割标准数量商品的合约的交易。期货交易根据交易对象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以具有价值的商品为交易对象的期货称为商品期货。商品期货是期货交易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期货交易的基础。可用作期货交易的产品有农产品和矿产品两大类。而以标准化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期货,就是金融期货。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三大类。随着金融环境的宽松和加入世贸以及投资者期货交易常识的普及,期货投资将会和现货投资一样成为常用投资方式之一。
8、黄金投资——永远不变的你
黄金一直是人们心目中财富的象征,是世界通行无阻的投资工具。只要是纯度在99.5以上,或有世界性信誉的银行或黄金自营商的公认标志与文字的黄金,不论你携带到天涯海角,都能依照当日伦敦金市行情的标准价格出售。黄金作为最佳保值工具,自古受到投资理论和普通投资者的青睐,认为在传统的股票及债券资产以外必须拥有黄金才是最佳策略。特别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许多投资者都认为只有黄金才是最安全的资产。所以,投资者都一致把黄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投资形式有五大类:实金投资(即金条)、金币投资、金首饰投资、纸黄金投资、黄金期货投资。投资黄金能赚钱,主要是看升值。金价虽会因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而略有起伏,但整体上将是平稳小涨。
9、房地产投资——高投入、高产出
房地产作为世界三大投资热点之一,向来受到商家的青睐。房地产是房产(房屋财产)和地产(土地财产)的合称。其实,房地产除了满足居民家庭居住需求(遮风避雨)外,兼具保值增值的功效,是防止通货膨胀的良好投资工具。一个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作好理财规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学习房地产知识。毕竟,购房对于每个家庭都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投资。房地产市场分三级:一级市场(国家垄断)、二级市场(房地产商开发经营活动场所)、三级市场(房地产再转让、租赁、抵押场所)。投资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长线投资和短线投机进行操作。购得房地产后,投资者应随机应变,待市场大幅看涨时,果断脱手套现,获取大笔价差收入。
10、收藏品投资——艺术与金钱的有机结合
现实当今,收藏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业余文化活动,它更上一条致富的途径,是一把打开富贵之门的金钥匙。在各式各样的收藏品中,古玩、字画、钱币、邮品及火花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自成体系,在收藏界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并称“五大世家”;随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又涌现出了声名盛极一时的“四大名流”:磁卡、粮票、股证和彩票。还有,诸如纪念章、各种工艺品等都可收藏,人们习惯于把这些收藏品称之为“三教九流”。收藏爱好者应遵循商界“不熟不做”的至理名言,应熟悉某一收藏品的品种、性质、特点、市场行情及兴趣、欣赏原则,及时收藏,待价而沽,达到取得投资收益的最终目的。至于增长的快与慢、高与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就看你是否能慧眼选“股”了。收藏市场有个有趣现象:收藏品越增值,参与收藏的人就越多;收藏的人越多,收藏品增值就越快。近几年收藏市场正在加快这种“滚雪球”式的良型循环。 来源:考试大-理财规划师考试
Friday, October 07, 2011
教会论:有关教会的教义
定义
教会的意义
英文church(教会)一字,与苏格兰文kirk及德文Kirche有关,这几个字都是从希腊文kuriakon而来的。kuriakon的中性形容词是kurios(「主」),意思是「属于主」,教会一词是译自希腊文的ekklesia,这字从ek而来,意思是「出来」;及kaleo,意思是「呼召」,因此教会就是「被呼召出来的群体」。Ekklesia在新约共用了114次,3次在福音书,111次在书信。在福音书中,有两次出现在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及十八章17节。但只是指犹太人集会,并没有特殊含意。而只有一次作为专门名词,那是预言教会出现的经文。这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事实,就是可见「教会」是在耶稣升天之后才开始的,这正是使徒行传的记录,也是保罗特有的教义。
Ekklesia这个字,没有指出被召出来的群体的性质。它可以按新约教会的专门含意来解释,但也可以指普通的任何一个团体。例如,在使徒行传七章38节,ekklesia是指以色列人的聚集(翻译成「聚会」)。在使徒行传十九章32节, ekklesia是指一班在以弗所憎恨保罗的群众(翻译成「集会」),这字最常用的含义,是作专门的名词,指新约教会而说,那就是一群被呼召出来的耶稣基督的信徒。
教会的形态
地方教会(the local church):教会这个词在新约最普通的用法,是指一群信徒在一个地方的聚会。因此,在耶路撒冷有教会(徒八1,十一22),在小亚细亚有教会(徒十六5),在罗马有教会(罗十六5),在哥林多有教会(林前一2;林后一1),在加拉太有教会(加一2),在帖撒罗尼迦有教会(帖前一1),甚至在腓利门的家中也有教会(门2)。
这些早期的信徒,没有专作聚会的建筑物,他们在家中聚会(罗十六5;门2)。早期的信徒聚在一起敬拜(林前十一18)、交通(徒二45至46,四31)、教导(徒二42,十一26;林前四17)和差传(徒十三2,十五3)。结果是不断有人得救(徒二47)。
普世性教会(the universal church):地方教会是指一群在一个特定地点聚集的信徒,普世性教会则是指:「在这个时代,任何从神的灵而生,接受同一位圣灵的洗,归入基督的身体的人。」(林前十二13;彼前一3,22至25)。这正是基督所应许要建立的信徒群体(太十六18);这也正是基督为它而受死的身体(弗五25),基督要在其上居首位,指引方向(弗一22至23 ;西一18)。在以弗所书一章23节中,教会被称为「他的身体」,这句话不是指一个地方集会,而是指普世性的信徒(西一18)。普世性教会的特点是合一的,不分犹太人、外邦人,他们在一起组成一个身体,从一位圣灵合而为一(加三28;弗四4)。
普世性教会有时是指不可见的教会(invisible church),而地方教会则是指可见的教会(visible church)。虽然有些人否定这种讲法,奥古斯丁、路德,及加尔文则赞同这个区别,以不可见的教会的完美、真实及属灵,作为教会的本质。而可见的教会,却只是地方信徒的聚会,这可见的教会中有其不足之处,甚至非信徒也可成为其中一分子。不可见的教会这名词,也可用来说明,教会真正信徒的确切数目是不可知的;而实际上,教会的会众是完全可见的。
教会的形成
教会何时诞生?虽然有人曾提出,教会在旧约已存在,但查考新约,不难发现教会是新约所特有的团体,在以前其实并不存在。耶稣在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宣告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这是说教会的建造是未来的事。这点很重要,因为当耶稣说这话时,教会是不存在的。他只是预言教会的出现。
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3节指明,教会是如何被建立起来——教会的建造是圣灵的工作;圣灵为信徒施洗,使他们归入基督的身体。信徒重生的那一刻,圣灵就使信徒与基督联合。以弗所书一章22至23节说明,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这也是强调,教会与基督的联合,这事是在信徒悔改时发生的。耶稣在使徒行传一章5节说:「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这指出,圣灵要将信徒与基督联合起来。这事当时还未发生。从背景看来,这事是在五旬节圣灵降临时发生的(徒二1至4)。当彼得后来报告,在该撒利亚哥尼流家中所发生的事,他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指明,圣灵曾临到外邦人,正如「当初」(徒十一15)临到犹太人一样。这句话表明了,圣灵施洗工作的开始,也说明了新约教会的成立——教会是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后开始的(徒二)。
教会的象征
当耶稣说:「我将我的教会建造……」(太十六18),他所指的不是地方教会,而是普世性的教会,就是这时代全部的信徒。圣经用了几个象征来形容和描绘教会是一个有机体。
身体:身体这个名词,正好用来描绘教会的合一性及普世性,就如人的头有权柄指挥身体和指导方向,照样,耶稣是教会的头,他对教会就有权柄,指导他的方向(弗一22至23 ;西一18)。身体的象征强调,教会时代所有的信徒都是合一的,因为教会把犹太人和外邦人合成一个身体,彼此没有区别,他们都在基督里成为一(林前十二13 :弗二16,四4)。此外,基督也培育教会,将一些有恩赐的领袖赐给教会,使教会成长,逐渐建成基督的身体(弗四12、16,西二19)。圣餐的参与,也刻划出教会作为基督身体的合一(林前十16至17)。
新妇:以弗所书五章23节,描写教会有如基督的新妇。这个比喻是将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比作基督和他的新妇(教会)的关系。比喻用得十分恰当,因为这反映出基督对教会的爱(弗五2、25)。其次,这比喻也强调了新妇的尊贵地位。在东方习俗的订婚仪式上,新娘子可与丈夫一起接受未来福气的应许。照样,今天的教会,也是一个已许配给人的新娘子,等待着丈夫从荣耀中回来。东方习俗的第二个阶段是婚礼,丈夫要来接妻子。这比喻说明了,教会正在等候基督的再来,与丈夫结合(约十四1至3;帖前四16至17)。东方婚礼接着下来有婚宴,照样,作为基督新妇的教会,也等待着丈夫的回来(启十九7至9),和将要来的千禧年国度。
建筑物:保罗强调,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都是合一的,因为神拆毁了隔开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墙(弗二11至18)。这里保罗用建筑物的形象,来形容教会的合一。教会是犹太人与外邦人的联合,现在是建筑在「使徒及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使徒」是其中一种基础恩赐(fundational gifts),他们是装备信徒(弗四12)、使教会成长的人(弗四13 ) 。
在建筑物比喻的意象中,耶稣基督是房角石(弗二20;林前三11),这可能是指「在建筑物结构角位上的最主要一块基石;这石头让建筑师能固定墙壁方位的标准。」在基督的这个建筑物中,教会也是这样地「配合在一起」(希腊文sunarmologoumene,弗二21),这强调建造教会的是基督。就如一幢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长成」,作为有机体的教会,也是按这步伐成长。新信徒不断加入这座「建筑」中(彼前二5)。
祭司:在彼得前书二章5节,使徒把建筑物和祭司的形象相连,说明:「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这句话使人想起出埃及记十九章5至6节,神称以色列人为:「祭司的国度」。在以色列人中,只有利未人才可当祭司,而在教会,每个信徒都是祭司。彼得指出,所有信徒都是祭司,他们献上属灵的供物,而不是以动物作为祭牲。
彼得前书二章9节进一步说明,新约祭司制度的独特性。彼得谈到「君尊的祭司」。教会时代,信徒是君王,也是祭司(比较启一6)。在旧约,这两个职分是不能结合的,因为祭司是利未人,而君王是从犹大支派出来的。全教会都担当祭司。但在以色列人中,只有利未人才有这个特权。所有教会时代的信徒,都可以透过基督亲近神,因为基督是教会的大祭司;但在以色列人中,个别信徒只能透过利未支派的祭司亲近神。教会时代,信徒可以随时坦然无惧地亲近神(来四14至16),而以色列人只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献祭,才能接近神(利一7)。这些对比显出,以色列人与教会都称为祭司,但以色列人与教会是不同的体系。
羊群:好一幅描绘信徒与主关系的美丽、温柔的图画,这是约翰福音十章16节,所提到的教会被称为羊群(徒二十28 ;彼前五3)。以色列人与主的关系,也比喻为羊群与牧羊人的关系(诗二十三),信徒被称为羊群(诗八十1;耶十三17)。但在旧约,这个形象只限于以色列人。而在新约,教会是比喻作羊群,而基督比喻作牧羊人。这比喻的独特性是,这群羊包含了犹太人及外邦人。耶稣说:「我另外有羊(外邦人),不是这圈里的(犹太人);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教会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组成),归一个牧人了。」(约十16 )
这个意象强调,教会成员都是基督的羊群,是属于他的。耶稣强调这个群体,是「我的羊」(约十26、27)。他们在他的手中是平安稳妥的。此外,羊群认得出牧羊人的声音,牧羊人也知道他的每一头羊,这说明了羊群和牧羊人之间有一种亲密的关系。
枝子:在约翰福音十五章,耶稣形容教会时代的信徒,与他所享受的亲密关系,有如葡萄树与枝子一样。耶稣是真葡萄树(约十五1 ),而天父是栽培的人,使枝子能结果子(约十五1)。在教会时代,信徒就是枝子,他们从葡萄树中得到生命,因为他们都是「在他里面」(约十五4、5)。枝子连于葡萄树,接受生命的滋养,只要他们仍留在树里面,他们就可以生长及结果子。
这关系形容了教会时代,信徒及基督合一与相交的情况。基督吩咐教会,要「住在我里面」。「住」这个字(希腊文meno)的意思是:「停留」、「居住」、「生活」。按上下文,这里的意思是停留,或持续留在一个人所留住的地方。住在基督里的劝告,就是要人持续地相信他(约壹二22、24、28)。
枝子连于葡萄树的目的,是结果子。不能结果的枝子都要经过「修理」,使它能结果。若人持续与基督同在,他就一定能结果子(约十五5)。为了确保能结果子,枝于都要经过修剪,使能结更多的果子(约十五2)。「葡萄树的比喻,能说明教会成员与基督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会的特征
与以色列的关系:教会与以色列人是有区别的,而这个区别一直保留不变。以下是这论点的根据:以色列人经常是指雅各肉身的后裔。简单研究以色列人这名字的用法,就可证明这点。在新约,这名字共用了六十六次,全部都是指犹太人而说的。将「新以色列」这个名字用来指教会,是不确切的,因为以色列人是指犹太人。
保罗也将以色列人和教会加以区分。当他提醒信徒,不要绊倒他人时,他提到有犹太人、希腊人(外邦人),及教会(林前十32)。教会建立后,以色列人仍继续被认定为与外邦人有别,也与教会有别(徒三12,四8、10,五21、 31、35,二十一19)。
与国度的关系:有些基督徒相信,教会与国度是同义词,而教会就是国度的开始。这是对国度一词的误解。国度是「一个君尊的统治。是权力(拉四5)及政权的代号。在较后期的作者,国度是指地域及统治,君王与国制」。“国度”一词,有三个基本含意:统治者、受统治的人,及管辖范围。
国度也有两个基本形式:(Ⅰ)普世性的国度(universal kingdom):这种形式的国度,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哀五19),也在任何时空范围内存在(诗一○三9,一三九7至10)。这也包括神对历史的管理(赛四十四26至四十五4)。普世性的国度,是神从亘古到永远的至高主权的管治。
(Ⅱ)中保国度(mediatorial kingdom):这是指(a)神透过一个神圣的蒙拣选代表,施行管治。这代表不仅代神说话,代神行事,也在神面前代表人:(b)统治是针对地上。(c)这个中介的统治者是人类。神在地上透过委派的中保,显明他的旨意,这些人是: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及其他人。但这些中保,全部都是预表最后的一个中保——弥赛亚;他要在时代结束时,来世上统治。加百列应许马利亚,有关她的儿子的事:「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神要把他先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一32至33)。这是对未来国度的应许(撒下七12至16)。弥赛亚将会在其中施行管治。教会不是国度,教会存在于现今的时代,但国度是未来的,在基督再来时才开始的。
教会与国度也有区别,在圣经中教会与国度这两个字眼,从来就没有交替使用过。教会(希腊文ekklesia)一共用了114次,但从没有和天国等同。耶稣来,将国度赐给犹太人,并且宣称:「天国近了!」(太四17)天国被人拒绝,它就暂时延迟来临,等到基督再来时才出现(太十三)。耶稣又宣布说,他会在天国被拒绝后,才建立教会。(太十六18)。
地方教会的功能
是什么构成一个地方教会?真正的教会是什么?若一群人聚在一起聆听基督徒领袖的录音带,是不是教会?又一群人每周聚集听不同的讲员,是不是教会?
一个合乎圣经的新约地方教会,有几个重要的特征。
敬拜:新约有几个希腊字,都是指敬拜。Proskuneo,意思是「下跪」或「俯伏」,这个字在福音书中用了不少次,但在书信,则只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4至25节用过一次,而且是指非信徒而说。下跪的动作,反映出一种心态——对神的顺服。另外一个字latreuo,基本意思是:「祭司的事奉」,因此,保罗透过传福音的工作事奉神(罗一9),而不是带着一头死去的牲畜敬拜神。新约信徒将活的身体献给神,分别为圣归给神,就是一种敬拜的行动(罗十二1)。Sebomai的意思是:「敬畏神」(提前二10,五4;彼后一3,三11)。
真正的敬拜,必须具有属灵本质,也应该以神启示的真理作为根据(约四24)。这包含了信徒将自己完完全全的献给神(罗十二1至2)。
旧约的信徒是在安息日聚集敬拜,而按使徒行传的记载,信徒开始将敬拜改为在星期日,就是每个礼拜的头一日举行敬拜,纪念基督的复活(约二十1、19、26)。他们领受圣餐,也是在一个星期的头一日(徒二十7);奉献也是在一个星期的头一日(林前十六2)。唱诗歌,也是初期教会集体敬拜的一部分(林前十四26;弗五19 ,西三16)。
教导:教导是初期教会生活的重要一环。神赐下圣经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导,使人渐趋成熟(提后三16至17)。教导包括,去除错误的教义(提前一3);令信徒生活有爱(提前一5);产生属灵的滋养(提前四6);令人敬虔(提前四6至16);令人顺服(提前五17,六2)及令人过正确的生活(提前六17)。保罗教导提摩太怎样教导其他人,让他们能协助他教导(提后二2;提前四14、16,六20)。
教会一开始,就遵循使徒的教导(徒二42),令整个城市都充满了基督的教训(徒五28)。保罗命令罗马的教会,要持守所接受的教训。保罗在传道旅程中,也教导教会(徒十八11),这些教导,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在人的家中途行的(徒二十20)。使徒行传的结束,就是保罗教导那些在罗马来见他的人(徒二十八31)。教导在教会功能上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交:相交或团契(希腊文koinonia)的意思是「分享」。这词强调教会的合一性和一体性。相交可循很多途径进行。初期教会相交聚会的形式,是擘饼及祷告(徒二42)。擘饼包括吃爱筵,接着就有圣餐。初期教会很重视祈祷的相交(徒四24至31,十二5、12 ;腓一3至4)。相交生活也包括以物质的方式,支持传福音工作(罗十五26;林后九13 ;腓一5),也包括因着与基督的契合,分担外来的逼迫(腓三10 )。
相交生活强调,信徒是彼此相属的。保罗很注重这点,他常常使用「彼此」一词。因为相交是在基督里的,保罗教导信徒要彼此接纳(罗十五7),彼此相爱(弗四2、15、16,五2),彼此不论断(罗十四3、13),彼此建立(罗十四19),彼此合一(罗十五5),彼此劝勉(罗十五14)。这种「彼此」的关系十分重要,它可保持信心的合一,这也正是基督所祷告(约十七)、保罗所祈求的(腓二1至4)。
事奉:地方教会也参与事奉(有关「教会的目的」,请参看下文。)。这包括向不信者传福音(徒八4,十一19、20,十六31,十七12),及在教会生活中,向信徒作不同的服侍。这包含彼此运用属灵的恩赐(罗十二3至8;林前十二;弗四8至13),彼此服侍(罗十二7),供给别人的需要(罗十二8),向别人施怜恤(罗十二8)及帮助别人(林前十二28)等。事奉也包括执行教会的纪律。如果教会有不洁(林前五1至13),及错误的教义出现(帖后三14 ;约贰10)是必须执行纪律的(林前五1至13)。加拉太书六章1至2节,提出一个教会执行纪律的重要原则。事奉也包括照顾教会内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寡妇(雅一27);提摩太前书五章1至8节提到照顾寡妇的细节。
组织:教会一经形成,就要指派长者及执事,监督教会的事奉(徒十四23 ;多一5)(详尽讨论请阅下文:「教会的领袖」)。
礼仪:教会施行洗礼及圣餐的礼仪(徒二41;林前十一23至24)。(详细讨论请参下文「教会的礼仪」)。
教会的领袖
希伯来书十三章17节提到,地方教会中有照顾人灵性需要的领袖。信徒应顺从这些领袖的权柄。圣经曾提到的领袖职位有以下这些。
长老
名称:长老这职分,有两个主要的名称。
(Ⅰ)长老(Presbyters):「长老」一词(希腊文presbuteros,是指年日较长的基督徒。这个词可以认字面意义解作老人(提前五1),也可解作老年妇人(提前五2)。这词也可以从象征的意义,解作领袖、犹太公会的成员(徒四5),或教会的领袖(徒十四23,十五2、4、6)。
Presbuteros一字也强调,这职分是专贵的和成熟的。长老有权分配金钱的运用(徒十一30);有权去订立正统的教义(徒十五2、4、6、22,十六2)。他们接取传道工作的报告(徒二十17,二十一18) ;受到尊敬(提前五17),然而他们不是独裁者(彼前五1至3)。他们会去探望病患者,为病人祈祷;给人教导及鼓励(雅五14)。
(Ⅱ)监督(Overseers):长老的第二个名称是监督。(希腊文episkopos)。这名词含有牧羊人「监察守望」的意思。这词说出了长老的工作或功能,长老的职责是养育及喂养神所赐给他的羊群(徒二十28;提前三2;多一7)。比较徒二十17、28;多一5、7,长老和监督二名是互用的,指同一种职事。重要的分别是:presbuteros注重这职事尊贵的一面,而episkopos则强调工作。
资格:当长老的资格在提摩太前书三章1至7节,及提多书一章5至9节已经列明。长老必须具备以下十五个特点。无可指责:在他一生中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事。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不是指「在一段时期只有一个妻子」,是不可离婚及再婚。节制:有明智的判断;自守谨慎:思想纯正;可尊敬:有平衡的性格;接待远人:喜爱接待陌生人;善于教导:能分辨及传讲教义;不醉酒:不酗酒;不打人;温和:讲理的;不争竞:避免打斗;不贪财:不贪婪,不会对金钱作不负责任的行为;好好管理自己的家:照顾家人,使家人都信主,家中有秩序;不是初信者;在非信徒中有好名声:在社会中受到尊敬。
职责:长老的职责,包括看守羊群(徒二十28),教导(提前三2),管治,作一般领导(提前五17),及防止犯错(多一9)。
数目:提到长老的数目,多是众数的(徒十四23 ;腓一1;多一5)。
执事
名称:执事这个词(希腊文diakonos),一般是指「使者」或「佣人」,这词在新约用过多次,多非按照专门含义(太二十26;可九35)。
职事:圣经对执事的职责,没有清楚讲明,使徒行传六章1至6节可能是这职事的源起。教会选出七个人,专责照顾寡妇的需要,让使徒可以专心于祈祷及传道,这显出执事的功能可能是为协助长老的。长老负责教导会众,执事则负责照顾物质的需要。「不一口两舌」,暗示执事需逐家逐户接触人(提前三8)。
资格:在提摩太前书三章8至13节,列出执事的资格。执事需有以下八项特性。端庄:他是严肃谨慎,值得别人尊敬的,不一口两舌:不会在会中传播是非;不好喝酒:饮食有节制;不贪不义之财:不贪婪,也不会利用自己的地位,以图经济利益;固守真道的奥秘:自己实践所宣讲的;先受试验:他们受过考验,得到认可;一个妻子:未曾试过离婚或重婚;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他们够资格管理教会,就是因为能管理自己的家庭。
女执事
女执事的职事,引来了不少争论,有两段圣经谈及这个问题。罗马书十六章1节,称非比为教会的「女执事」(希腊文diakonon),问题在于这是不是一个关于教会职事的专门字眼,或是只用于一般的基督徒服侍。找出确切的答案是不容易的,看来保罗把这词用在非专门性的层面上,这与他在书信结束时,的非正式问候一致(林前十六15)。保罗也在另一处经文用了这个词,也是按非专门意义来解释(弗三7;西一25;提前四6)。
第二段经文是提摩太前书三章11节,提及「女人」(希腊文gunaikas)。问题是:这个「女人」是指执事的妻子,还是指女执事的职分?如果是指女执事,文气的中断就有点不正常,因为第8至第10节,及12至13节,是指执事。所以肯德(Homer A.Kent Jr. )则坚持,三章11节是指女执事。不错。提摩大前书五章9至16节,指的是教会内女性的职事,然而,它没有说明这里是否指女执事。
教会的管治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个活的有机体。正如人身体是由头来指导方向,基督是教会的头,也指导他的方向。然而,教会的功能也是有组织,有管治的。历史上有三种教会管治的方式。
教会管治方式
方式遵循者权力所在根据
监督制罗马天主教会
东正教会
圣公教会
路德宗教会
循道宗教会主教徒六6;十四23 加一19;二9
长老制长老会
改革宗教会长老徒二十17 提前五17 多一5
会众制公理会
浸信会
门诺会
播道会会众徒十五12,22-25, 彼前二9
教会管治的方式
监督制(Episcopal):监督制一词是从希腊文episkopos而来的,意思是「监督」(主教)。教会是由一群类似主教的权力阶层所管治的。有不少宗派遵循监督制,形式最简单的是循道宗;而结构比较复杂的是圣公宗;而结构最为复杂的则为罗马天主教,教会最终的权柄归于罗马的主教,就是教皇。路德宗也是采用监督制模式的。
按监督制,掌管教会管治权的主教,不止监督一个教会,而是多个教会。主教有权按立传道人或牧师。罗马天主教会则认为,这模式是由初期的使徒传承下来的,他们所根据的权威是马太福音十六章18至19节。但其他教会如循道宗等,则并不认为这种权威是由使徒传下来的。
这种教会管治方式的起源,早于第二世纪。继随者宣称他们的圣经根据来自:雅各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地位,及提摩太和提多在教会中的权力及地位等。
长老制(Presbyterian) :长老这名字来自希腊文presbuteros,意思是「长者」,显明教会领袖的尊贵、成熟及年长。长老制「一称联合制(federal)」的定义是,教会是由长老所管治的,实行这制度的教会有长老宗及改革宗教会。长老制与会众制的(congregational)管治方式不同,长老制由长老作代表性管治,他们或是指派的,或是选举出来的。由议会(session)管治地方教会,议会有选举出来的长老(有教导的长老在上)。在议会之上是一个长老部(Preshytery),里面有被按立的牧师或教导的长者,也有区内每个地方教会的一名长老。「在长老部之上是总会(synod)。在总会之上是大总议会(general assembly),这是最高的裁判庭。」牧师是其中一个长老而已。
新约多次提及长老,这作为圣经的根据:耶路撒冷(徒十一30,十五2、4),和以弗所都有长老(徒二十17)。每一个教会都设立了长老(徒十四23;多一5)。长老有责任喂养羊群(彼前五1、2),长老也有管治的长老(提前五17)。
会众制(Congregational):会众制的管治,权力不在于代表性的个人,而是来自全部会众。会众制教会有两项特点:自主(autonomy)及民主(democracy)。会众制教会是自主的,因为没有从地方教会以外而来的任何权力,可以控制教会。会众制教会也是民主的,教会的全体会众,厘定教会的政策,指导教会的方向。这是根据所有信徒都是祭司的观点而立论。浸信会、播道会、公理会,某些路德宗教会,及一些独立教会,都是采用会众制管治方式。
会众制的圣经根据,是会众可以有分选举执事(徒六3至5)及长老(徒十四23);例如差巴拿巴(徒十一22)及提多的是全教会(林后八19);接受保罗及巴拿巴的也是全教会(徒十四27,十五4)。全教会都有分参与有关割礼的决定(徒十五25);全教会也一起执行纪律(林前五12,林后二6至7;帖后三14);所有信徒都有责任去试验灵的真伪,建立正确教义(约壹四1)。他们能够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受了恩膏(约壹二20)。
教会管治方式的评估
评估不同的教会管治方式,监督制的根据是使徒的权威,但在使徒时期之后,新约中已找不到同样的情况了。基督曾经给十二使徒独特的权柄(路九1),是其他人或团体所没有的,有关使徒传承的问题,并没有任何圣经根据。耶稣赐给彼得的权柄(太十六18至19),也是赐给所有其他使徒的(太十八18 ;约二十23),并没有任何的继承团体。监管制的教会管治方式可在第二世纪看到,而不是第一世纪。
长老制的教会管治,强调长者是众数的,这在新约中有不少例子。在新约里除了地方教会之外,没有揭示任何其他有关组织。
会众制的教会营治,是有圣经根据的。所有人都可参与教会的决策。谨慎的说,长丈制及会众制的教会管治方式,都有圣经作为依据,
教会的礼仪
传统上,基督教是确认两种礼仪:洗礼及圣餐。罗马天主教会则有七项圣礼:洗礼、圣餐、坚振礼、补赎、圣膏油礼、圣职礼及婚礼。在名称上,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不同的强调点。天主教徒及一些基督徒喜欢用「圣礼」(sacrament)这个词。Sacrament是由拉丁文sacramentum而来的,意思是「分别为圣的神圣事物」;sacramentum这个拉丁字,也用于翻译希腊文musterion(弗五32),及「用于任何有神秘意义的东西」。奥古斯丁称之为「不可见的恩典的可见形式」,圣礼后来被认定为:「内在及属灵恩典的外在及可见标记」。基于这个原因,有些基督教徒喜欢用礼仪(ordinance)这名词,因为这名词没有恩典的意味。礼仪简单来说,是「基督指示他的教会所执行的外在仪式」。
圣餐
基督在被钉前又曾与门徒一起吃晚餐。他命令他的跟随者要继续守这仪式,直到他的再来(太二十六26至29;可十四22至25;路二十二14至23)。这是一条新的命令,与摩西的诫命不同,为了立约,就必须有死亡,因为死带来罪的宽恕。保罗也为哥林多教会详细说明这个礼仪(林前十一23至32)。现有教会的争论是:圣餐有什么意义?基督教对此有四个不同的观点。
化质说:罗马天主教会对圣餐持化质说((transubstantiation),意思是「实体(substance)经过改变」。罗马天主教会认为,弥撒进行时,就有神迹发生,饼与酒会真实地变为基督的身体与血,尽管物品的官感特质——知觉、味道,气味——保持不变。教皇比约四世的信条(Creed of Pope Pius IV)说明:「我宣告弥撒是为活人及世人献给神真实、适当、和好的祭……,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真实、真正及实体的身体和血,与灵魂及神性同在;饼的有实体(substance),转变为身体,而酒的实体则变为血。」当神甫奉献这些物品,它的实体就由饼和酒,变为基督的身体和血。因此,按天主教的教训,参与者实际上是分领基督的身体。天主教声称,这是约翰福音六章32至58节的教导。
罗马天主教徒奥柏达(John O’Brien)说:「弥撒中色彩缤纷的礼服和活泼的仪式,以下流血方式重演基督在加咯山上的献祭」。一位现代的罗马天主教神学家,将弥撒等同于救恩,他说:「耶稣用自己的身体和血把自己献上了。他献上自己作救恩的礼物」。
这个观点有几个问题。(Ⅰ)这等于说,基督的工作未曾完成,基督的牺牲是在弥撒中继续进行。然而,基督曾宣告说,他的工作已经完成(约十九30);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这样宣讲。(Ⅱ)如果这种教导是真的,基督人性的身体就是所不在了,然而,基督人性的身体却在天堂(徒七56)。(Ⅲ)在守圣餐时,基督所用的只是一句普通的象征语言——比喻(「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血」)——其实是指饼和酒而说。他当时是以身体存在,当地指那些物品是他的身体和血时,他与它们是不可混淆的。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六章用了另外一个强而有力的比喻(「吃我肉……喝我血」),清楚描绘出人与他的信心的关系。坚持这些讲法要按字面解释,这是违背基本释经原则的。(Ⅳ)犹太人是禁止喝血的(利十七10至16),如果化质说是真的,耶稣就是要他们去喝血了。
同领说:路德宗的观点是同领说(consubstantiation),意思就是,耶稣的身体与血,是真正的存在圣餐的物品中同,但饼与酒却保持不变。饼与酒没有按字面意思变为身体与血(正如罗马天主教所教导的)。为了强调基督在物品中的同在,路德宗用了这些字眼:「在、一起,属……」(in,wiih,under),来说明基督身体和血的真实存在。马丁路德将这点加以说明,如将铁块放在火中,热力虽然渗透铁块,而铁块仍然是铁块。
路德宗与罗马天主教会的观点也不同,他们反对基督在圣餐中持续献祭之说。马丁路德说:「人参与圣礼,是经验了真正的益处——罪的赦免及信心的坚定。这些益处,不是由于圣礼的物品所致,而是由于个人用信心接受圣经的话语。」
路德宗圣餐观点的问题,是未能以耶稣所说「这是我的身体」一句话,来当作象征语言。
改革宗观点:改革宗观点又称为加尔文派观点,因为改革宗教会(也有其他教会),是跟随加尔文对此问题的看法。他们反对基督按字面意义同在的任何解,他们的看法与纪念观点相近。然而,加尔文派则强调「基督现今的属灵的工作。」按加尔文派,基督是「以他的全人,包括身体与血同在和被享用。他强调信徒是神秘地与救赎者契合……基督的身体和血,虽然不在,而今只在天上,但仍然感染信徒,将生命赐给他们。」因为基督是在这些物品中神秘地同在,所以恩典借着物品,传送给参与者;这恩典更是与接受话语的恩典相近,而且,它还能增加话语的效用。
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没有清楚说明,或引用圣经解释,恩典是如何传送给参与者的。
纪念说:纪念说也称为慈运理观点,因为瑞士的改革家慈运埋(Ulrich Zwingli, 1484-1531年),在当代是这个观点的主要支持者,与当代持其他观点者对垒。与加尔文的观点相比,慈运理教导基督没有真正的临在,但那些用信心领受的人,可与基督建立起属灵的交通。纪念观的要点是,饼与洒只是象征,以纪念基督的死。慈运理认为,基督向那些用信心领受人,作属灵之临在;但重洗派(anabaptists)不赞成基督在圣餐中的同在,多于他在其他任何地方的临在。纪念观点强调,参与者是透过这象征式的行动,来表明对基督的死的信心。
论到纪念观点,圣经有很多处值得拿出来讨论。圣经让我们看到圣餐的重要性。这是纪念主的死(林前十一24至25):圣经上重复的一句话:「为的是纪念我」,使我们清楚知道,饼是象征着他用完美的身体,背负罪担而牺牲了的(彼前二24);而酒是代表他的血,为宽恕人的罪而流出的(弗一7)。我们在等候他的再来时,这是表明基督的死(林前十一26)。这包括了回顾十字架上的历史事件,也展望他的再来(太二十六29)。这是信徒彼此的契合(林前十17),他们吃及喝那含有相同象征意义的物品,是为了表明在基督里的共同信心。
有关圣餐的观点
观点基督及饼与酒意义
化质说
(罗马天主教)饼与酒按字面意义,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血。领受者分享基督,在弥撒中基督为了赎罪而被献为祭。
同领说
(路德宗)饼与酒包含基督的身体和血,但不是按字面意义改变。基督真实地在饼与酒中同在领受者借着分享饼与酒,获得罪的赦免,和信心的坚定,但他们必须凭信心领受。
改革宗观点
(长老宗/改革宗)基督不是按字面意义在饼与酒中同在,但基督是在灵性上同在领受者透过分享饼与酒接受恩典
记念观点
(浸信宗/门诺诺派)基督没不在物质上或灵性上同在领受者记念基督的死
洗礼
意义:新约洗礼的起源,来自耶稣的命令:使人作他的门徒,并且为他们施洗(太二十八19)。礼仪是有一个特定的次序。第一步是使人作门徒,然后才给他们受洗。这正是使徒行传中的模式。彼得命令他的听众当悔改,然后为他们施洗(徒二38)。那些听到福音的人,明白了而有所回应,只要悔改及相信,就能够受洗。结果是,人们先接受了神的话语,然后才受洗(徒二41)。那些回应腓利的信息的人,先是相信了,然后才受洗(徒八12)。埃提阿伯的太监也是(徒八38),保罗(徒九18),该撒利亚的外邦人(徒十48),吕底亚(徒十六14至15),腓立比的狱卒(徒十六32至33),与基列司布(徒十八8)等人都是。这些例子都指出,是先相信然后受洗。悔改与相信是在洗礼的仪式以先的。
洗礼表示认同:在新约,洗礼包括与基督的死与复活的认同。奉基督的名受洗(徒二38),就是表明在仪式中与基督相连。虽然罗马书六章4至5节,是指灵洗而不是水洗,本段经文也表明水洗的意义。洗礼是信徒借信心,与基督的死与复活合一的公开宣告。
洗礼的观点:(Ⅰ)拯救的恩典的方法(重生的洗礼),按这个观点,洗礼「是神施与恩典的方法,令罪得赦免。洗礼透过唤醒或加强信心,产生重生的洗的作用」。按罗马天主教会的观点,信心不是必须的,而仪式如能适当进行,就已经足够了。路德宗的观点是,信心是先决条件。婴孩也应该受洗,因为婴儿也可能拥有不自觉的信心,或是父母的信心。
(Ⅱ)约的标记及印记。这是改革宗及长老宗教会的观点。洗礼与圣餐的圣礼是「是神透过圣灵的能力,在我们身上工作……内在而看不见事物的标记及印记;洗礼使我们确定神的应许,如同旧约的割礼……洗礼是立约的仪式,也是救恩的标记」。
(Ⅲ)我们得救的记号:浸信会及其他教会的观点是,洗礼是唯一表明内在改变的外表记号。这可作为对基督信心的公开见证。「在受洗的人身上,没有产生任何属灵的改变……洗礼也没有带来直接的灵性益处或福气」。此外,洗礼只向信徒施行。这第三个观点,是唯一认为只有信徒才应受洗的观点,前面两个观点,除了成人归主者外,小孩(婴儿)也应该,或可以受洗。
方式:教会对洗礼的方式,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立场。洗礼(baptism)这词,希腊文是baptisma(动词是baptizo)。今天洗礼的施行有三种方式:洒水、浇灌及受浸。三种不同的观点概述如下:
(Ⅰ)浇灌礼(affusion) :历史上,浇灌礼是施洗者向受洗者头上倒水三次——每次代表三位一体中的一位。支持的论点说,浇灌(倒水)的仪式最能描绘圣灵临到个人身上的工作(徒二17至18)。他们认为以下这些句子,如「下水里去」(徒八38)及「从水中上来」(可一10),可以应用在浇灌礼上,正如可以应用在浸礼上。写于第二世纪初的《十二使徒遗训》(The Didache)这样记载:「关于洗礼,你们应该受洗。最先要背诵这些,然后在活水(流动的水)中,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但如果没有活水,可在其他的水;如果不能用冷水受洗,可以用暖水。但如果两者都没有,你就可以奉父、子、圣灵的名,在受洗者头上倒水三次」。按这里的推论,初期教会是施行浸礼的,但也容许浇灌。这两种洗礼方式,早于第二世纪已经存在了。
支持浇灌礼的理由,可诉诸早期的宗教图画,绘画出受洗者是站在水中,由主礼人倒水在他的头上。最后一点,哥尼流全家(徒十48)及腓立比狱卒的受洗(徒十六33),似乎是施行浇灌礼多干浸礼。
(Ⅱ)洒水礼(Sprinkling or aspersion):在早期世纪,洒水礼是为病者或体弱者施行的,那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的侵礼或浇灌礼。洒水礼到到十三世纪才广泛施行。支持洒水礼,经常都引用两处圣经的先例。在旧约利未人是借着施行洒水得到洁净(民八5至7,十九8至12)。希伯来书九章10节称这个仪式为「洗礼」(baptisms)。第三世纪,居普良(cyprian)说,洗净罪的不是用水的多少,也不是施洗的方式,只要受洗者的信心是真实的,洒水礼或其他方式也一样有效。
(Ⅲ)浸礼(immersion):一般认为,教会最初期的洗礼都是全人浸在水中。研究baptizo一字,它的意思是「浸透」(dip,immerse)。奥百克(Oepke)指出,baptizo的意思是「浸入」(immerse),这个字的用法就如:「船下沉了」,「有泥沼中下沉」,「沉溺」,「灭亡」。这个字基本的意思,与圣经的着重点是相同的:「耶稣[在约但河里]受约翰的施洗,然后「从水里上来」(可一9至10;徒八38)。另一方面,希腊文用作「洒水」及「浇灌」的字,都没有洗礼中用过。
耶路撒冷有很多水池,可以作浸礼之用。大群的人受洗,如五旬节的三千人受礼,大概也在这些池子施行的(徒二41)。外邦人归化犹太教,也是实行浸于水中的仪式。浸礼也是初期教会所实行的洗礼方式。按罗马书第六章,浸礼最好表明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意象。
婴孩受洗:罗马天主教、圣公宗、长老宗、循道宗,及路德宗等教会都施行婴儿洗礼。婴儿洗礼有以下几个支持论点,都与圣约神学思想有关。既然以色列人的婴孩要受割礼,借以进入信仰的群体,婴孩洗礼也正是和割礼相似,将婴孩带到基督的群体里。这也与全家救恩的信念有关(徒十六15、31,三十三34,十八8)。有人解释「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徒十六15)这句经文,是指婴孩也受了洗礼。
教会的目的
教会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集中的,为身体的事奉;一是分散的,事奉全世界。分辨这两个目的是重要的。一方面,教会聚集,如一个身体,信徒乃彼此事奉;另一方面,教会要把福音传给世界的不信者。这两个目的的区别很清楚:教会是事奉信徒和非信徒的地方。这两方面的事奉,各有不同的功能。(请另参:「地方教会的功能」。)
集中的:为身体的事奉
教会聚集的目的,是使信徒得以成熟增长(弗四13)。很多教会的聚集活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教导:教导(希腊文didache)与「教义」这个字是同义词。教导是建立教会的重要因素,也是新约教会重要的一环。初期的教会成员,都十分忠于使徒的教导(徒二42)。使徒教导有关基督复活的教义(徒四二);他们一有机会就教导(徒五21、25),直主耶路撒冷全城,都充满有关基督,及他赎罪工作的教训(徒五28)。他们信息的中心是:耶稣是真正的弥赛亚(徒五42,十七3)。教导初信者,能令他们成熟长大(徒十一26,十五35)。
保罗教导的目的,是使信徒成熟(西一28);所以教导应该是代代相传、永不止息的工作(提后二2)。教导失败,或受教者未能接受教导,就会令信徒灵性肤浅,不得长大(来五12)。若翻查《经文汇编》做个简单的研究,不难发现新约时教导的重视。
相交:除教导外,新约教会在身体里也运用其他的属灵恩赐。圣经喜欢用「彼此」这字眼,来说明基督身体里的这种关系(罗十二5、10、16、十三8,十四13、19,十五5、7、14)。相交在教会聚集中是十分重要的。教会在苦难中相交(徒四23,五41 ),在合一中相交(徒二46,四31,腓二1至4),在传道事工上相交(徒四31),在祷告中相交(徒二14、42,四31,十二5、12,十三3,十六25),在圣餐里相交(徒二14),在用餐中相交(徒二46)。他们的相交是每天进行的(徒二46)。这种相交更顾及对寡妇、孤儿,一些有家庭需要者的照顾(提前五8;雅一27)。
敬拜:敬拜是教会聚会的重要部分,以上提过的各样事情,都是一种敬拜的表现(例如:圣餐)。一开始,祷告就是教会聚会中一种重要的敬拜方式。信徒有需要时,教会就祷告(徒十二5、12)。读经也是教会聚会的重要部分(徒四24至26;提前四13 ;提后三15至17)。无可置疑,这是跟随了会堂的敬拜模式,而读经和解经都是着重点。唱诗歌在初期教会中,更是真诚敬拜的重要表达方式(徒十六25 ;林前十四26 ;弗五19 ;西三16 )。
分散的:事奉全世界
新约教会传福音,并不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的,而是散开的,进到世界去。向世人传福音所根据的命令,就是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至20节。教会在世界的工作,是使人作主的门徒,为他们施洗,及带领他们进入信徒的相交中。传福音的工作,不是由特选的少数人士去完成,而是由普通的信徒去完成的(徒八4)。初期教会所宣讲的中心信息,就是基督(徒八5、12、35,九20,十一20)。他们跨越坚固的文化屏障,将信息带到非犹太的范围中(徒十34至43,十一20,十四1),令无数人归信(徒二41,四4,五14,六1,八12,十48,十一24,十三48,十四1、21 )。
福音的本质是长久争论的问题,但在新约,对世界,以及对社会责任的问题,倒很长提及。加拉太书六章10节强调的是帮助信徒,而信徒也「向众人行善」。查考保罗在使徒行传的信息,他所强调的是相信耶稣是基督(徒十六31),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至4节,也陈明了福音的精髓——相信基督的死及复活。
教会的意义
英文church(教会)一字,与苏格兰文kirk及德文Kirche有关,这几个字都是从希腊文kuriakon而来的。kuriakon的中性形容词是kurios(「主」),意思是「属于主」,教会一词是译自希腊文的ekklesia,这字从ek而来,意思是「出来」;及kaleo,意思是「呼召」,因此教会就是「被呼召出来的群体」。Ekklesia在新约共用了114次,3次在福音书,111次在书信。在福音书中,有两次出现在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及十八章17节。但只是指犹太人集会,并没有特殊含意。而只有一次作为专门名词,那是预言教会出现的经文。这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事实,就是可见「教会」是在耶稣升天之后才开始的,这正是使徒行传的记录,也是保罗特有的教义。
Ekklesia这个字,没有指出被召出来的群体的性质。它可以按新约教会的专门含意来解释,但也可以指普通的任何一个团体。例如,在使徒行传七章38节,ekklesia是指以色列人的聚集(翻译成「聚会」)。在使徒行传十九章32节, ekklesia是指一班在以弗所憎恨保罗的群众(翻译成「集会」),这字最常用的含义,是作专门的名词,指新约教会而说,那就是一群被呼召出来的耶稣基督的信徒。
教会的形态
地方教会(the local church):教会这个词在新约最普通的用法,是指一群信徒在一个地方的聚会。因此,在耶路撒冷有教会(徒八1,十一22),在小亚细亚有教会(徒十六5),在罗马有教会(罗十六5),在哥林多有教会(林前一2;林后一1),在加拉太有教会(加一2),在帖撒罗尼迦有教会(帖前一1),甚至在腓利门的家中也有教会(门2)。
这些早期的信徒,没有专作聚会的建筑物,他们在家中聚会(罗十六5;门2)。早期的信徒聚在一起敬拜(林前十一18)、交通(徒二45至46,四31)、教导(徒二42,十一26;林前四17)和差传(徒十三2,十五3)。结果是不断有人得救(徒二47)。
普世性教会(the universal church):地方教会是指一群在一个特定地点聚集的信徒,普世性教会则是指:「在这个时代,任何从神的灵而生,接受同一位圣灵的洗,归入基督的身体的人。」(林前十二13;彼前一3,22至25)。这正是基督所应许要建立的信徒群体(太十六18);这也正是基督为它而受死的身体(弗五25),基督要在其上居首位,指引方向(弗一22至23 ;西一18)。在以弗所书一章23节中,教会被称为「他的身体」,这句话不是指一个地方集会,而是指普世性的信徒(西一18)。普世性教会的特点是合一的,不分犹太人、外邦人,他们在一起组成一个身体,从一位圣灵合而为一(加三28;弗四4)。
普世性教会有时是指不可见的教会(invisible church),而地方教会则是指可见的教会(visible church)。虽然有些人否定这种讲法,奥古斯丁、路德,及加尔文则赞同这个区别,以不可见的教会的完美、真实及属灵,作为教会的本质。而可见的教会,却只是地方信徒的聚会,这可见的教会中有其不足之处,甚至非信徒也可成为其中一分子。不可见的教会这名词,也可用来说明,教会真正信徒的确切数目是不可知的;而实际上,教会的会众是完全可见的。
教会的形成
教会何时诞生?虽然有人曾提出,教会在旧约已存在,但查考新约,不难发现教会是新约所特有的团体,在以前其实并不存在。耶稣在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宣告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这是说教会的建造是未来的事。这点很重要,因为当耶稣说这话时,教会是不存在的。他只是预言教会的出现。
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3节指明,教会是如何被建立起来——教会的建造是圣灵的工作;圣灵为信徒施洗,使他们归入基督的身体。信徒重生的那一刻,圣灵就使信徒与基督联合。以弗所书一章22至23节说明,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这也是强调,教会与基督的联合,这事是在信徒悔改时发生的。耶稣在使徒行传一章5节说:「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这指出,圣灵要将信徒与基督联合起来。这事当时还未发生。从背景看来,这事是在五旬节圣灵降临时发生的(徒二1至4)。当彼得后来报告,在该撒利亚哥尼流家中所发生的事,他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指明,圣灵曾临到外邦人,正如「当初」(徒十一15)临到犹太人一样。这句话表明了,圣灵施洗工作的开始,也说明了新约教会的成立——教会是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后开始的(徒二)。
教会的象征
当耶稣说:「我将我的教会建造……」(太十六18),他所指的不是地方教会,而是普世性的教会,就是这时代全部的信徒。圣经用了几个象征来形容和描绘教会是一个有机体。
身体:身体这个名词,正好用来描绘教会的合一性及普世性,就如人的头有权柄指挥身体和指导方向,照样,耶稣是教会的头,他对教会就有权柄,指导他的方向(弗一22至23 ;西一18)。身体的象征强调,教会时代所有的信徒都是合一的,因为教会把犹太人和外邦人合成一个身体,彼此没有区别,他们都在基督里成为一(林前十二13 :弗二16,四4)。此外,基督也培育教会,将一些有恩赐的领袖赐给教会,使教会成长,逐渐建成基督的身体(弗四12、16,西二19)。圣餐的参与,也刻划出教会作为基督身体的合一(林前十16至17)。
新妇:以弗所书五章23节,描写教会有如基督的新妇。这个比喻是将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比作基督和他的新妇(教会)的关系。比喻用得十分恰当,因为这反映出基督对教会的爱(弗五2、25)。其次,这比喻也强调了新妇的尊贵地位。在东方习俗的订婚仪式上,新娘子可与丈夫一起接受未来福气的应许。照样,今天的教会,也是一个已许配给人的新娘子,等待着丈夫从荣耀中回来。东方习俗的第二个阶段是婚礼,丈夫要来接妻子。这比喻说明了,教会正在等候基督的再来,与丈夫结合(约十四1至3;帖前四16至17)。东方婚礼接着下来有婚宴,照样,作为基督新妇的教会,也等待着丈夫的回来(启十九7至9),和将要来的千禧年国度。
建筑物:保罗强调,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都是合一的,因为神拆毁了隔开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墙(弗二11至18)。这里保罗用建筑物的形象,来形容教会的合一。教会是犹太人与外邦人的联合,现在是建筑在「使徒及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使徒」是其中一种基础恩赐(fundational gifts),他们是装备信徒(弗四12)、使教会成长的人(弗四13 ) 。
在建筑物比喻的意象中,耶稣基督是房角石(弗二20;林前三11),这可能是指「在建筑物结构角位上的最主要一块基石;这石头让建筑师能固定墙壁方位的标准。」在基督的这个建筑物中,教会也是这样地「配合在一起」(希腊文sunarmologoumene,弗二21),这强调建造教会的是基督。就如一幢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长成」,作为有机体的教会,也是按这步伐成长。新信徒不断加入这座「建筑」中(彼前二5)。
祭司:在彼得前书二章5节,使徒把建筑物和祭司的形象相连,说明:「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这句话使人想起出埃及记十九章5至6节,神称以色列人为:「祭司的国度」。在以色列人中,只有利未人才可当祭司,而在教会,每个信徒都是祭司。彼得指出,所有信徒都是祭司,他们献上属灵的供物,而不是以动物作为祭牲。
彼得前书二章9节进一步说明,新约祭司制度的独特性。彼得谈到「君尊的祭司」。教会时代,信徒是君王,也是祭司(比较启一6)。在旧约,这两个职分是不能结合的,因为祭司是利未人,而君王是从犹大支派出来的。全教会都担当祭司。但在以色列人中,只有利未人才有这个特权。所有教会时代的信徒,都可以透过基督亲近神,因为基督是教会的大祭司;但在以色列人中,个别信徒只能透过利未支派的祭司亲近神。教会时代,信徒可以随时坦然无惧地亲近神(来四14至16),而以色列人只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献祭,才能接近神(利一7)。这些对比显出,以色列人与教会都称为祭司,但以色列人与教会是不同的体系。
羊群:好一幅描绘信徒与主关系的美丽、温柔的图画,这是约翰福音十章16节,所提到的教会被称为羊群(徒二十28 ;彼前五3)。以色列人与主的关系,也比喻为羊群与牧羊人的关系(诗二十三),信徒被称为羊群(诗八十1;耶十三17)。但在旧约,这个形象只限于以色列人。而在新约,教会是比喻作羊群,而基督比喻作牧羊人。这比喻的独特性是,这群羊包含了犹太人及外邦人。耶稣说:「我另外有羊(外邦人),不是这圈里的(犹太人);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教会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组成),归一个牧人了。」(约十16 )
这个意象强调,教会成员都是基督的羊群,是属于他的。耶稣强调这个群体,是「我的羊」(约十26、27)。他们在他的手中是平安稳妥的。此外,羊群认得出牧羊人的声音,牧羊人也知道他的每一头羊,这说明了羊群和牧羊人之间有一种亲密的关系。
枝子:在约翰福音十五章,耶稣形容教会时代的信徒,与他所享受的亲密关系,有如葡萄树与枝子一样。耶稣是真葡萄树(约十五1 ),而天父是栽培的人,使枝子能结果子(约十五1)。在教会时代,信徒就是枝子,他们从葡萄树中得到生命,因为他们都是「在他里面」(约十五4、5)。枝子连于葡萄树,接受生命的滋养,只要他们仍留在树里面,他们就可以生长及结果子。
这关系形容了教会时代,信徒及基督合一与相交的情况。基督吩咐教会,要「住在我里面」。「住」这个字(希腊文meno)的意思是:「停留」、「居住」、「生活」。按上下文,这里的意思是停留,或持续留在一个人所留住的地方。住在基督里的劝告,就是要人持续地相信他(约壹二22、24、28)。
枝子连于葡萄树的目的,是结果子。不能结果的枝子都要经过「修理」,使它能结果。若人持续与基督同在,他就一定能结果子(约十五5)。为了确保能结果子,枝于都要经过修剪,使能结更多的果子(约十五2)。「葡萄树的比喻,能说明教会成员与基督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会的特征
与以色列的关系:教会与以色列人是有区别的,而这个区别一直保留不变。以下是这论点的根据:以色列人经常是指雅各肉身的后裔。简单研究以色列人这名字的用法,就可证明这点。在新约,这名字共用了六十六次,全部都是指犹太人而说的。将「新以色列」这个名字用来指教会,是不确切的,因为以色列人是指犹太人。
保罗也将以色列人和教会加以区分。当他提醒信徒,不要绊倒他人时,他提到有犹太人、希腊人(外邦人),及教会(林前十32)。教会建立后,以色列人仍继续被认定为与外邦人有别,也与教会有别(徒三12,四8、10,五21、 31、35,二十一19)。
与国度的关系:有些基督徒相信,教会与国度是同义词,而教会就是国度的开始。这是对国度一词的误解。国度是「一个君尊的统治。是权力(拉四5)及政权的代号。在较后期的作者,国度是指地域及统治,君王与国制」。“国度”一词,有三个基本含意:统治者、受统治的人,及管辖范围。
国度也有两个基本形式:(Ⅰ)普世性的国度(universal kingdom):这种形式的国度,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哀五19),也在任何时空范围内存在(诗一○三9,一三九7至10)。这也包括神对历史的管理(赛四十四26至四十五4)。普世性的国度,是神从亘古到永远的至高主权的管治。
(Ⅱ)中保国度(mediatorial kingdom):这是指(a)神透过一个神圣的蒙拣选代表,施行管治。这代表不仅代神说话,代神行事,也在神面前代表人:(b)统治是针对地上。(c)这个中介的统治者是人类。神在地上透过委派的中保,显明他的旨意,这些人是: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及其他人。但这些中保,全部都是预表最后的一个中保——弥赛亚;他要在时代结束时,来世上统治。加百列应许马利亚,有关她的儿子的事:「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神要把他先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一32至33)。这是对未来国度的应许(撒下七12至16)。弥赛亚将会在其中施行管治。教会不是国度,教会存在于现今的时代,但国度是未来的,在基督再来时才开始的。
教会与国度也有区别,在圣经中教会与国度这两个字眼,从来就没有交替使用过。教会(希腊文ekklesia)一共用了114次,但从没有和天国等同。耶稣来,将国度赐给犹太人,并且宣称:「天国近了!」(太四17)天国被人拒绝,它就暂时延迟来临,等到基督再来时才出现(太十三)。耶稣又宣布说,他会在天国被拒绝后,才建立教会。(太十六18)。
地方教会的功能
是什么构成一个地方教会?真正的教会是什么?若一群人聚在一起聆听基督徒领袖的录音带,是不是教会?又一群人每周聚集听不同的讲员,是不是教会?
一个合乎圣经的新约地方教会,有几个重要的特征。
敬拜:新约有几个希腊字,都是指敬拜。Proskuneo,意思是「下跪」或「俯伏」,这个字在福音书中用了不少次,但在书信,则只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4至25节用过一次,而且是指非信徒而说。下跪的动作,反映出一种心态——对神的顺服。另外一个字latreuo,基本意思是:「祭司的事奉」,因此,保罗透过传福音的工作事奉神(罗一9),而不是带着一头死去的牲畜敬拜神。新约信徒将活的身体献给神,分别为圣归给神,就是一种敬拜的行动(罗十二1)。Sebomai的意思是:「敬畏神」(提前二10,五4;彼后一3,三11)。
真正的敬拜,必须具有属灵本质,也应该以神启示的真理作为根据(约四24)。这包含了信徒将自己完完全全的献给神(罗十二1至2)。
旧约的信徒是在安息日聚集敬拜,而按使徒行传的记载,信徒开始将敬拜改为在星期日,就是每个礼拜的头一日举行敬拜,纪念基督的复活(约二十1、19、26)。他们领受圣餐,也是在一个星期的头一日(徒二十7);奉献也是在一个星期的头一日(林前十六2)。唱诗歌,也是初期教会集体敬拜的一部分(林前十四26;弗五19 ,西三16)。
教导:教导是初期教会生活的重要一环。神赐下圣经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导,使人渐趋成熟(提后三16至17)。教导包括,去除错误的教义(提前一3);令信徒生活有爱(提前一5);产生属灵的滋养(提前四6);令人敬虔(提前四6至16);令人顺服(提前五17,六2)及令人过正确的生活(提前六17)。保罗教导提摩太怎样教导其他人,让他们能协助他教导(提后二2;提前四14、16,六20)。
教会一开始,就遵循使徒的教导(徒二42),令整个城市都充满了基督的教训(徒五28)。保罗命令罗马的教会,要持守所接受的教训。保罗在传道旅程中,也教导教会(徒十八11),这些教导,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在人的家中途行的(徒二十20)。使徒行传的结束,就是保罗教导那些在罗马来见他的人(徒二十八31)。教导在教会功能上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交:相交或团契(希腊文koinonia)的意思是「分享」。这词强调教会的合一性和一体性。相交可循很多途径进行。初期教会相交聚会的形式,是擘饼及祷告(徒二42)。擘饼包括吃爱筵,接着就有圣餐。初期教会很重视祈祷的相交(徒四24至31,十二5、12 ;腓一3至4)。相交生活也包括以物质的方式,支持传福音工作(罗十五26;林后九13 ;腓一5),也包括因着与基督的契合,分担外来的逼迫(腓三10 )。
相交生活强调,信徒是彼此相属的。保罗很注重这点,他常常使用「彼此」一词。因为相交是在基督里的,保罗教导信徒要彼此接纳(罗十五7),彼此相爱(弗四2、15、16,五2),彼此不论断(罗十四3、13),彼此建立(罗十四19),彼此合一(罗十五5),彼此劝勉(罗十五14)。这种「彼此」的关系十分重要,它可保持信心的合一,这也正是基督所祷告(约十七)、保罗所祈求的(腓二1至4)。
事奉:地方教会也参与事奉(有关「教会的目的」,请参看下文。)。这包括向不信者传福音(徒八4,十一19、20,十六31,十七12),及在教会生活中,向信徒作不同的服侍。这包含彼此运用属灵的恩赐(罗十二3至8;林前十二;弗四8至13),彼此服侍(罗十二7),供给别人的需要(罗十二8),向别人施怜恤(罗十二8)及帮助别人(林前十二28)等。事奉也包括执行教会的纪律。如果教会有不洁(林前五1至13),及错误的教义出现(帖后三14 ;约贰10)是必须执行纪律的(林前五1至13)。加拉太书六章1至2节,提出一个教会执行纪律的重要原则。事奉也包括照顾教会内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寡妇(雅一27);提摩太前书五章1至8节提到照顾寡妇的细节。
组织:教会一经形成,就要指派长者及执事,监督教会的事奉(徒十四23 ;多一5)(详尽讨论请阅下文:「教会的领袖」)。
礼仪:教会施行洗礼及圣餐的礼仪(徒二41;林前十一23至24)。(详细讨论请参下文「教会的礼仪」)。
教会的领袖
希伯来书十三章17节提到,地方教会中有照顾人灵性需要的领袖。信徒应顺从这些领袖的权柄。圣经曾提到的领袖职位有以下这些。
长老
名称:长老这职分,有两个主要的名称。
(Ⅰ)长老(Presbyters):「长老」一词(希腊文presbuteros,是指年日较长的基督徒。这个词可以认字面意义解作老人(提前五1),也可解作老年妇人(提前五2)。这词也可以从象征的意义,解作领袖、犹太公会的成员(徒四5),或教会的领袖(徒十四23,十五2、4、6)。
Presbuteros一字也强调,这职分是专贵的和成熟的。长老有权分配金钱的运用(徒十一30);有权去订立正统的教义(徒十五2、4、6、22,十六2)。他们接取传道工作的报告(徒二十17,二十一18) ;受到尊敬(提前五17),然而他们不是独裁者(彼前五1至3)。他们会去探望病患者,为病人祈祷;给人教导及鼓励(雅五14)。
(Ⅱ)监督(Overseers):长老的第二个名称是监督。(希腊文episkopos)。这名词含有牧羊人「监察守望」的意思。这词说出了长老的工作或功能,长老的职责是养育及喂养神所赐给他的羊群(徒二十28;提前三2;多一7)。比较徒二十17、28;多一5、7,长老和监督二名是互用的,指同一种职事。重要的分别是:presbuteros注重这职事尊贵的一面,而episkopos则强调工作。
资格:当长老的资格在提摩太前书三章1至7节,及提多书一章5至9节已经列明。长老必须具备以下十五个特点。无可指责:在他一生中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事。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不是指「在一段时期只有一个妻子」,是不可离婚及再婚。节制:有明智的判断;自守谨慎:思想纯正;可尊敬:有平衡的性格;接待远人:喜爱接待陌生人;善于教导:能分辨及传讲教义;不醉酒:不酗酒;不打人;温和:讲理的;不争竞:避免打斗;不贪财:不贪婪,不会对金钱作不负责任的行为;好好管理自己的家:照顾家人,使家人都信主,家中有秩序;不是初信者;在非信徒中有好名声:在社会中受到尊敬。
职责:长老的职责,包括看守羊群(徒二十28),教导(提前三2),管治,作一般领导(提前五17),及防止犯错(多一9)。
数目:提到长老的数目,多是众数的(徒十四23 ;腓一1;多一5)。
执事
名称:执事这个词(希腊文diakonos),一般是指「使者」或「佣人」,这词在新约用过多次,多非按照专门含义(太二十26;可九35)。
职事:圣经对执事的职责,没有清楚讲明,使徒行传六章1至6节可能是这职事的源起。教会选出七个人,专责照顾寡妇的需要,让使徒可以专心于祈祷及传道,这显出执事的功能可能是为协助长老的。长老负责教导会众,执事则负责照顾物质的需要。「不一口两舌」,暗示执事需逐家逐户接触人(提前三8)。
资格:在提摩太前书三章8至13节,列出执事的资格。执事需有以下八项特性。端庄:他是严肃谨慎,值得别人尊敬的,不一口两舌:不会在会中传播是非;不好喝酒:饮食有节制;不贪不义之财:不贪婪,也不会利用自己的地位,以图经济利益;固守真道的奥秘:自己实践所宣讲的;先受试验:他们受过考验,得到认可;一个妻子:未曾试过离婚或重婚;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他们够资格管理教会,就是因为能管理自己的家庭。
女执事
女执事的职事,引来了不少争论,有两段圣经谈及这个问题。罗马书十六章1节,称非比为教会的「女执事」(希腊文diakonon),问题在于这是不是一个关于教会职事的专门字眼,或是只用于一般的基督徒服侍。找出确切的答案是不容易的,看来保罗把这词用在非专门性的层面上,这与他在书信结束时,的非正式问候一致(林前十六15)。保罗也在另一处经文用了这个词,也是按非专门意义来解释(弗三7;西一25;提前四6)。
第二段经文是提摩太前书三章11节,提及「女人」(希腊文gunaikas)。问题是:这个「女人」是指执事的妻子,还是指女执事的职分?如果是指女执事,文气的中断就有点不正常,因为第8至第10节,及12至13节,是指执事。所以肯德(Homer A.Kent Jr. )则坚持,三章11节是指女执事。不错。提摩大前书五章9至16节,指的是教会内女性的职事,然而,它没有说明这里是否指女执事。
教会的管治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个活的有机体。正如人身体是由头来指导方向,基督是教会的头,也指导他的方向。然而,教会的功能也是有组织,有管治的。历史上有三种教会管治的方式。
教会管治方式
方式遵循者权力所在根据
监督制罗马天主教会
东正教会
圣公教会
路德宗教会
循道宗教会主教徒六6;十四23 加一19;二9
长老制长老会
改革宗教会长老徒二十17 提前五17 多一5
会众制公理会
浸信会
门诺会
播道会会众徒十五12,22-25, 彼前二9
教会管治的方式
监督制(Episcopal):监督制一词是从希腊文episkopos而来的,意思是「监督」(主教)。教会是由一群类似主教的权力阶层所管治的。有不少宗派遵循监督制,形式最简单的是循道宗;而结构比较复杂的是圣公宗;而结构最为复杂的则为罗马天主教,教会最终的权柄归于罗马的主教,就是教皇。路德宗也是采用监督制模式的。
按监督制,掌管教会管治权的主教,不止监督一个教会,而是多个教会。主教有权按立传道人或牧师。罗马天主教会则认为,这模式是由初期的使徒传承下来的,他们所根据的权威是马太福音十六章18至19节。但其他教会如循道宗等,则并不认为这种权威是由使徒传下来的。
这种教会管治方式的起源,早于第二世纪。继随者宣称他们的圣经根据来自:雅各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地位,及提摩太和提多在教会中的权力及地位等。
长老制(Presbyterian) :长老这名字来自希腊文presbuteros,意思是「长者」,显明教会领袖的尊贵、成熟及年长。长老制「一称联合制(federal)」的定义是,教会是由长老所管治的,实行这制度的教会有长老宗及改革宗教会。长老制与会众制的(congregational)管治方式不同,长老制由长老作代表性管治,他们或是指派的,或是选举出来的。由议会(session)管治地方教会,议会有选举出来的长老(有教导的长老在上)。在议会之上是一个长老部(Preshytery),里面有被按立的牧师或教导的长者,也有区内每个地方教会的一名长老。「在长老部之上是总会(synod)。在总会之上是大总议会(general assembly),这是最高的裁判庭。」牧师是其中一个长老而已。
新约多次提及长老,这作为圣经的根据:耶路撒冷(徒十一30,十五2、4),和以弗所都有长老(徒二十17)。每一个教会都设立了长老(徒十四23;多一5)。长老有责任喂养羊群(彼前五1、2),长老也有管治的长老(提前五17)。
会众制(Congregational):会众制的管治,权力不在于代表性的个人,而是来自全部会众。会众制教会有两项特点:自主(autonomy)及民主(democracy)。会众制教会是自主的,因为没有从地方教会以外而来的任何权力,可以控制教会。会众制教会也是民主的,教会的全体会众,厘定教会的政策,指导教会的方向。这是根据所有信徒都是祭司的观点而立论。浸信会、播道会、公理会,某些路德宗教会,及一些独立教会,都是采用会众制管治方式。
会众制的圣经根据,是会众可以有分选举执事(徒六3至5)及长老(徒十四23);例如差巴拿巴(徒十一22)及提多的是全教会(林后八19);接受保罗及巴拿巴的也是全教会(徒十四27,十五4)。全教会都有分参与有关割礼的决定(徒十五25);全教会也一起执行纪律(林前五12,林后二6至7;帖后三14);所有信徒都有责任去试验灵的真伪,建立正确教义(约壹四1)。他们能够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受了恩膏(约壹二20)。
教会管治方式的评估
评估不同的教会管治方式,监督制的根据是使徒的权威,但在使徒时期之后,新约中已找不到同样的情况了。基督曾经给十二使徒独特的权柄(路九1),是其他人或团体所没有的,有关使徒传承的问题,并没有任何圣经根据。耶稣赐给彼得的权柄(太十六18至19),也是赐给所有其他使徒的(太十八18 ;约二十23),并没有任何的继承团体。监管制的教会管治方式可在第二世纪看到,而不是第一世纪。
长老制的教会管治,强调长者是众数的,这在新约中有不少例子。在新约里除了地方教会之外,没有揭示任何其他有关组织。
会众制的教会营治,是有圣经根据的。所有人都可参与教会的决策。谨慎的说,长丈制及会众制的教会管治方式,都有圣经作为依据,
教会的礼仪
传统上,基督教是确认两种礼仪:洗礼及圣餐。罗马天主教会则有七项圣礼:洗礼、圣餐、坚振礼、补赎、圣膏油礼、圣职礼及婚礼。在名称上,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不同的强调点。天主教徒及一些基督徒喜欢用「圣礼」(sacrament)这个词。Sacrament是由拉丁文sacramentum而来的,意思是「分别为圣的神圣事物」;sacramentum这个拉丁字,也用于翻译希腊文musterion(弗五32),及「用于任何有神秘意义的东西」。奥古斯丁称之为「不可见的恩典的可见形式」,圣礼后来被认定为:「内在及属灵恩典的外在及可见标记」。基于这个原因,有些基督教徒喜欢用礼仪(ordinance)这名词,因为这名词没有恩典的意味。礼仪简单来说,是「基督指示他的教会所执行的外在仪式」。
圣餐
基督在被钉前又曾与门徒一起吃晚餐。他命令他的跟随者要继续守这仪式,直到他的再来(太二十六26至29;可十四22至25;路二十二14至23)。这是一条新的命令,与摩西的诫命不同,为了立约,就必须有死亡,因为死带来罪的宽恕。保罗也为哥林多教会详细说明这个礼仪(林前十一23至32)。现有教会的争论是:圣餐有什么意义?基督教对此有四个不同的观点。
化质说:罗马天主教会对圣餐持化质说((transubstantiation),意思是「实体(substance)经过改变」。罗马天主教会认为,弥撒进行时,就有神迹发生,饼与酒会真实地变为基督的身体与血,尽管物品的官感特质——知觉、味道,气味——保持不变。教皇比约四世的信条(Creed of Pope Pius IV)说明:「我宣告弥撒是为活人及世人献给神真实、适当、和好的祭……,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真实、真正及实体的身体和血,与灵魂及神性同在;饼的有实体(substance),转变为身体,而酒的实体则变为血。」当神甫奉献这些物品,它的实体就由饼和酒,变为基督的身体和血。因此,按天主教的教训,参与者实际上是分领基督的身体。天主教声称,这是约翰福音六章32至58节的教导。
罗马天主教徒奥柏达(John O’Brien)说:「弥撒中色彩缤纷的礼服和活泼的仪式,以下流血方式重演基督在加咯山上的献祭」。一位现代的罗马天主教神学家,将弥撒等同于救恩,他说:「耶稣用自己的身体和血把自己献上了。他献上自己作救恩的礼物」。
这个观点有几个问题。(Ⅰ)这等于说,基督的工作未曾完成,基督的牺牲是在弥撒中继续进行。然而,基督曾宣告说,他的工作已经完成(约十九30);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这样宣讲。(Ⅱ)如果这种教导是真的,基督人性的身体就是所不在了,然而,基督人性的身体却在天堂(徒七56)。(Ⅲ)在守圣餐时,基督所用的只是一句普通的象征语言——比喻(「这是我的身体……我的血」)——其实是指饼和酒而说。他当时是以身体存在,当地指那些物品是他的身体和血时,他与它们是不可混淆的。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六章用了另外一个强而有力的比喻(「吃我肉……喝我血」),清楚描绘出人与他的信心的关系。坚持这些讲法要按字面解释,这是违背基本释经原则的。(Ⅳ)犹太人是禁止喝血的(利十七10至16),如果化质说是真的,耶稣就是要他们去喝血了。
同领说:路德宗的观点是同领说(consubstantiation),意思就是,耶稣的身体与血,是真正的存在圣餐的物品中同,但饼与酒却保持不变。饼与酒没有按字面意思变为身体与血(正如罗马天主教所教导的)。为了强调基督在物品中的同在,路德宗用了这些字眼:「在、一起,属……」(in,wiih,under),来说明基督身体和血的真实存在。马丁路德将这点加以说明,如将铁块放在火中,热力虽然渗透铁块,而铁块仍然是铁块。
路德宗与罗马天主教会的观点也不同,他们反对基督在圣餐中持续献祭之说。马丁路德说:「人参与圣礼,是经验了真正的益处——罪的赦免及信心的坚定。这些益处,不是由于圣礼的物品所致,而是由于个人用信心接受圣经的话语。」
路德宗圣餐观点的问题,是未能以耶稣所说「这是我的身体」一句话,来当作象征语言。
改革宗观点:改革宗观点又称为加尔文派观点,因为改革宗教会(也有其他教会),是跟随加尔文对此问题的看法。他们反对基督按字面意义同在的任何解,他们的看法与纪念观点相近。然而,加尔文派则强调「基督现今的属灵的工作。」按加尔文派,基督是「以他的全人,包括身体与血同在和被享用。他强调信徒是神秘地与救赎者契合……基督的身体和血,虽然不在,而今只在天上,但仍然感染信徒,将生命赐给他们。」因为基督是在这些物品中神秘地同在,所以恩典借着物品,传送给参与者;这恩典更是与接受话语的恩典相近,而且,它还能增加话语的效用。
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没有清楚说明,或引用圣经解释,恩典是如何传送给参与者的。
纪念说:纪念说也称为慈运理观点,因为瑞士的改革家慈运埋(Ulrich Zwingli, 1484-1531年),在当代是这个观点的主要支持者,与当代持其他观点者对垒。与加尔文的观点相比,慈运理教导基督没有真正的临在,但那些用信心领受的人,可与基督建立起属灵的交通。纪念观的要点是,饼与洒只是象征,以纪念基督的死。慈运理认为,基督向那些用信心领受人,作属灵之临在;但重洗派(anabaptists)不赞成基督在圣餐中的同在,多于他在其他任何地方的临在。纪念观点强调,参与者是透过这象征式的行动,来表明对基督的死的信心。
论到纪念观点,圣经有很多处值得拿出来讨论。圣经让我们看到圣餐的重要性。这是纪念主的死(林前十一24至25):圣经上重复的一句话:「为的是纪念我」,使我们清楚知道,饼是象征着他用完美的身体,背负罪担而牺牲了的(彼前二24);而酒是代表他的血,为宽恕人的罪而流出的(弗一7)。我们在等候他的再来时,这是表明基督的死(林前十一26)。这包括了回顾十字架上的历史事件,也展望他的再来(太二十六29)。这是信徒彼此的契合(林前十17),他们吃及喝那含有相同象征意义的物品,是为了表明在基督里的共同信心。
有关圣餐的观点
观点基督及饼与酒意义
化质说
(罗马天主教)饼与酒按字面意义,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血。领受者分享基督,在弥撒中基督为了赎罪而被献为祭。
同领说
(路德宗)饼与酒包含基督的身体和血,但不是按字面意义改变。基督真实地在饼与酒中同在领受者借着分享饼与酒,获得罪的赦免,和信心的坚定,但他们必须凭信心领受。
改革宗观点
(长老宗/改革宗)基督不是按字面意义在饼与酒中同在,但基督是在灵性上同在领受者透过分享饼与酒接受恩典
记念观点
(浸信宗/门诺诺派)基督没不在物质上或灵性上同在领受者记念基督的死
洗礼
意义:新约洗礼的起源,来自耶稣的命令:使人作他的门徒,并且为他们施洗(太二十八19)。礼仪是有一个特定的次序。第一步是使人作门徒,然后才给他们受洗。这正是使徒行传中的模式。彼得命令他的听众当悔改,然后为他们施洗(徒二38)。那些听到福音的人,明白了而有所回应,只要悔改及相信,就能够受洗。结果是,人们先接受了神的话语,然后才受洗(徒二41)。那些回应腓利的信息的人,先是相信了,然后才受洗(徒八12)。埃提阿伯的太监也是(徒八38),保罗(徒九18),该撒利亚的外邦人(徒十48),吕底亚(徒十六14至15),腓立比的狱卒(徒十六32至33),与基列司布(徒十八8)等人都是。这些例子都指出,是先相信然后受洗。悔改与相信是在洗礼的仪式以先的。
洗礼表示认同:在新约,洗礼包括与基督的死与复活的认同。奉基督的名受洗(徒二38),就是表明在仪式中与基督相连。虽然罗马书六章4至5节,是指灵洗而不是水洗,本段经文也表明水洗的意义。洗礼是信徒借信心,与基督的死与复活合一的公开宣告。
洗礼的观点:(Ⅰ)拯救的恩典的方法(重生的洗礼),按这个观点,洗礼「是神施与恩典的方法,令罪得赦免。洗礼透过唤醒或加强信心,产生重生的洗的作用」。按罗马天主教会的观点,信心不是必须的,而仪式如能适当进行,就已经足够了。路德宗的观点是,信心是先决条件。婴孩也应该受洗,因为婴儿也可能拥有不自觉的信心,或是父母的信心。
(Ⅱ)约的标记及印记。这是改革宗及长老宗教会的观点。洗礼与圣餐的圣礼是「是神透过圣灵的能力,在我们身上工作……内在而看不见事物的标记及印记;洗礼使我们确定神的应许,如同旧约的割礼……洗礼是立约的仪式,也是救恩的标记」。
(Ⅲ)我们得救的记号:浸信会及其他教会的观点是,洗礼是唯一表明内在改变的外表记号。这可作为对基督信心的公开见证。「在受洗的人身上,没有产生任何属灵的改变……洗礼也没有带来直接的灵性益处或福气」。此外,洗礼只向信徒施行。这第三个观点,是唯一认为只有信徒才应受洗的观点,前面两个观点,除了成人归主者外,小孩(婴儿)也应该,或可以受洗。
方式:教会对洗礼的方式,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立场。洗礼(baptism)这词,希腊文是baptisma(动词是baptizo)。今天洗礼的施行有三种方式:洒水、浇灌及受浸。三种不同的观点概述如下:
(Ⅰ)浇灌礼(affusion) :历史上,浇灌礼是施洗者向受洗者头上倒水三次——每次代表三位一体中的一位。支持的论点说,浇灌(倒水)的仪式最能描绘圣灵临到个人身上的工作(徒二17至18)。他们认为以下这些句子,如「下水里去」(徒八38)及「从水中上来」(可一10),可以应用在浇灌礼上,正如可以应用在浸礼上。写于第二世纪初的《十二使徒遗训》(The Didache)这样记载:「关于洗礼,你们应该受洗。最先要背诵这些,然后在活水(流动的水)中,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但如果没有活水,可在其他的水;如果不能用冷水受洗,可以用暖水。但如果两者都没有,你就可以奉父、子、圣灵的名,在受洗者头上倒水三次」。按这里的推论,初期教会是施行浸礼的,但也容许浇灌。这两种洗礼方式,早于第二世纪已经存在了。
支持浇灌礼的理由,可诉诸早期的宗教图画,绘画出受洗者是站在水中,由主礼人倒水在他的头上。最后一点,哥尼流全家(徒十48)及腓立比狱卒的受洗(徒十六33),似乎是施行浇灌礼多干浸礼。
(Ⅱ)洒水礼(Sprinkling or aspersion):在早期世纪,洒水礼是为病者或体弱者施行的,那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的侵礼或浇灌礼。洒水礼到到十三世纪才广泛施行。支持洒水礼,经常都引用两处圣经的先例。在旧约利未人是借着施行洒水得到洁净(民八5至7,十九8至12)。希伯来书九章10节称这个仪式为「洗礼」(baptisms)。第三世纪,居普良(cyprian)说,洗净罪的不是用水的多少,也不是施洗的方式,只要受洗者的信心是真实的,洒水礼或其他方式也一样有效。
(Ⅲ)浸礼(immersion):一般认为,教会最初期的洗礼都是全人浸在水中。研究baptizo一字,它的意思是「浸透」(dip,immerse)。奥百克(Oepke)指出,baptizo的意思是「浸入」(immerse),这个字的用法就如:「船下沉了」,「有泥沼中下沉」,「沉溺」,「灭亡」。这个字基本的意思,与圣经的着重点是相同的:「耶稣[在约但河里]受约翰的施洗,然后「从水里上来」(可一9至10;徒八38)。另一方面,希腊文用作「洒水」及「浇灌」的字,都没有洗礼中用过。
耶路撒冷有很多水池,可以作浸礼之用。大群的人受洗,如五旬节的三千人受礼,大概也在这些池子施行的(徒二41)。外邦人归化犹太教,也是实行浸于水中的仪式。浸礼也是初期教会所实行的洗礼方式。按罗马书第六章,浸礼最好表明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意象。
婴孩受洗:罗马天主教、圣公宗、长老宗、循道宗,及路德宗等教会都施行婴儿洗礼。婴儿洗礼有以下几个支持论点,都与圣约神学思想有关。既然以色列人的婴孩要受割礼,借以进入信仰的群体,婴孩洗礼也正是和割礼相似,将婴孩带到基督的群体里。这也与全家救恩的信念有关(徒十六15、31,三十三34,十八8)。有人解释「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徒十六15)这句经文,是指婴孩也受了洗礼。
教会的目的
教会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集中的,为身体的事奉;一是分散的,事奉全世界。分辨这两个目的是重要的。一方面,教会聚集,如一个身体,信徒乃彼此事奉;另一方面,教会要把福音传给世界的不信者。这两个目的的区别很清楚:教会是事奉信徒和非信徒的地方。这两方面的事奉,各有不同的功能。(请另参:「地方教会的功能」。)
集中的:为身体的事奉
教会聚集的目的,是使信徒得以成熟增长(弗四13)。很多教会的聚集活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教导:教导(希腊文didache)与「教义」这个字是同义词。教导是建立教会的重要因素,也是新约教会重要的一环。初期的教会成员,都十分忠于使徒的教导(徒二42)。使徒教导有关基督复活的教义(徒四二);他们一有机会就教导(徒五21、25),直主耶路撒冷全城,都充满有关基督,及他赎罪工作的教训(徒五28)。他们信息的中心是:耶稣是真正的弥赛亚(徒五42,十七3)。教导初信者,能令他们成熟长大(徒十一26,十五35)。
保罗教导的目的,是使信徒成熟(西一28);所以教导应该是代代相传、永不止息的工作(提后二2)。教导失败,或受教者未能接受教导,就会令信徒灵性肤浅,不得长大(来五12)。若翻查《经文汇编》做个简单的研究,不难发现新约时教导的重视。
相交:除教导外,新约教会在身体里也运用其他的属灵恩赐。圣经喜欢用「彼此」这字眼,来说明基督身体里的这种关系(罗十二5、10、16、十三8,十四13、19,十五5、7、14)。相交在教会聚集中是十分重要的。教会在苦难中相交(徒四23,五41 ),在合一中相交(徒二46,四31,腓二1至4),在传道事工上相交(徒四31),在祷告中相交(徒二14、42,四31,十二5、12,十三3,十六25),在圣餐里相交(徒二14),在用餐中相交(徒二46)。他们的相交是每天进行的(徒二46)。这种相交更顾及对寡妇、孤儿,一些有家庭需要者的照顾(提前五8;雅一27)。
敬拜:敬拜是教会聚会的重要部分,以上提过的各样事情,都是一种敬拜的表现(例如:圣餐)。一开始,祷告就是教会聚会中一种重要的敬拜方式。信徒有需要时,教会就祷告(徒十二5、12)。读经也是教会聚会的重要部分(徒四24至26;提前四13 ;提后三15至17)。无可置疑,这是跟随了会堂的敬拜模式,而读经和解经都是着重点。唱诗歌在初期教会中,更是真诚敬拜的重要表达方式(徒十六25 ;林前十四26 ;弗五19 ;西三16 )。
分散的:事奉全世界
新约教会传福音,并不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的,而是散开的,进到世界去。向世人传福音所根据的命令,就是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至20节。教会在世界的工作,是使人作主的门徒,为他们施洗,及带领他们进入信徒的相交中。传福音的工作,不是由特选的少数人士去完成,而是由普通的信徒去完成的(徒八4)。初期教会所宣讲的中心信息,就是基督(徒八5、12、35,九20,十一20)。他们跨越坚固的文化屏障,将信息带到非犹太的范围中(徒十34至43,十一20,十四1),令无数人归信(徒二41,四4,五14,六1,八12,十48,十一24,十三48,十四1、21 )。
福音的本质是长久争论的问题,但在新约,对世界,以及对社会责任的问题,倒很长提及。加拉太书六章10节强调的是帮助信徒,而信徒也「向众人行善」。查考保罗在使徒行传的信息,他所强调的是相信耶稣是基督(徒十六31),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至4节,也陈明了福音的精髓——相信基督的死及复活。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AP physics C
http://www.crashwhite.com/ap/materials/index.html
http://www.farraguttn.com/science/milligan/ap_physics.html
http://sites.google.com/site/borophysics/ap-physics-c
http://iws.punahou.edu/department/physics/apc/
http://ocw.mit.edu/high-school/physics/
http://www.hippocampus.org/AP%20Physics%20C%20I
http://arapahoe.littletonpublicschools.net/Default.aspx?tabid=4479
http://www.farraguttn.com/science/milligan/ap_physics.html
http://sites.google.com/site/borophysics/ap-physics-c
http://iws.punahou.edu/department/physics/apc/
http://ocw.mit.edu/high-school/physics/
http://www.hippocampus.org/AP%20Physics%20C%20I
http://arapahoe.littletonpublicschools.net/Default.aspx?tabid=4479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11
1、 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2、 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水平,能力可以练,水平是轻易练不出来的。
3、年轻人不可以太狂。
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5、这个世界上好书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书很少。
6、这个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7、如果发现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事,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一定要想办法跟他发生关系,否则,他就跟你没关系。
8、当一个人没有成功的时候,装也装出成功的样子。(因为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9、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使用,说明你没有用。
10、别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
11、笑由心生。
12、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口袋里都装的钱,装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出去,那里舒服就往那里花。一个人让别人舒服,他就是一个经营者;别人让你舒服,他就是一个消费者。
13、一个人,敢听真话,需要勇气;一个人敢说真话,需要魄力。
14、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快乐起来,你叫朋友;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卓越起来,你是教练;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强大起来,你是领导。
15、一件事情,对你伤害的程度与事情本生没有任何关系,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16 、你,简单了,你的世界就简单了;你,简单了,事情就简单了。
17、一件事,会干了,好好干;不会干了,乱干。干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干,但是,首先,你要干。
18、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一个人,你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
19、一个人想要创业,先要学会打工。
20、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
2、 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水平,能力可以练,水平是轻易练不出来的。
3、年轻人不可以太狂。
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5、这个世界上好书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书很少。
6、这个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7、如果发现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事,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一定要想办法跟他发生关系,否则,他就跟你没关系。
8、当一个人没有成功的时候,装也装出成功的样子。(因为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9、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使用,说明你没有用。
10、别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
11、笑由心生。
12、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口袋里都装的钱,装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出去,那里舒服就往那里花。一个人让别人舒服,他就是一个经营者;别人让你舒服,他就是一个消费者。
13、一个人,敢听真话,需要勇气;一个人敢说真话,需要魄力。
14、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快乐起来,你叫朋友;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卓越起来,你是教练;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强大起来,你是领导。
15、一件事情,对你伤害的程度与事情本生没有任何关系,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16 、你,简单了,你的世界就简单了;你,简单了,事情就简单了。
17、一件事,会干了,好好干;不会干了,乱干。干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干,但是,首先,你要干。
18、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一个人,你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
19、一个人想要创业,先要学会打工。
20、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美国精英大学物非所值 告诉你十大真相
自1982年以来,美国大学学费以两倍于通胀率的速度增长,许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得背上沉重学贷债务,家长和学生们开始质疑大学教育的价值。纽约时报记者Claudia Dreifus和纽约皇后学院政治学教授Andrew Hacker花近三年时间,走访大学教职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毕业生,并解析有关统计数据后认为,多数美国大学特别是菁英大学物非所值,他们建议家长们在协助孩子申请大学时,应认清下列十大真相。
一、不让孩子负债上大学。2010年,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贷款付高昂学费,大学理事会估计大学生毕业时平均贷款2万4000元,实际上,加上利息、罚款和其它收费,大学生完成学业负债可能超过10万元,一旦拖欠联邦学生贷款,就业、退税甚至报考专业执照都将受影响,并且将失去申请政府工作和领取社安金的资格。Dreifus说,家长不要为因为低利率而让子女申请贷款。
二、避免就读研究型大学。大型研究型大学的教授承受出书和发表文章的压力,他们对科研和指导研究生投入较多,几乎无瑕顾及大学本科生。知名教授通常为本科生举办大型讲座,其它督导工作则推给助教。Dreifus分析哈佛大学的部分知名私校中,大学生与教授关系较淡薄,而小型文理学院重视教学,课堂人数限于15至20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
三、大学行政人浮于事。1976年至2007年间全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翻倍,导致人浮于事,但费用却由学生们分摊。因此,择校时既要考虑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但也得了解学生与行政人员的比例。
四、名教授很少亲自授课。大学越来越多依靠兼职老师教授本科课程,包括兼职教授在内的代课老师目前占师资的70%,比1975年的43%大幅增长,菁英大学也不例外,耶鲁大学70%的本科课程由兼职教授代课,而许多兼职教授没有固定办公室,难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难。
五、学生难与教授直接联系。多数大学鼓励终身教授休假(take sabbaticals),加上寒暑假,本科生可能无缘与名教授见面。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每三年即可休假,在2010至2011学年,历史系48位教授即有10位休假做研究,威廉学院(Williams College)宗教系有一年三分之一的教授在休假。
六、设备一流,教学质量打折。有部分大学具备豪华食堂、健身房,但这些费用都将转嫁至学生,家长应仔细查访,避免这类大学本末倒置,在教学方面反而多所疏忽。
七、校长高薪,资源浪费。部分大学校长为了追求高薪,少数能有真正教育远见,他们的表现关系到大学的发展前景,大学是公共服务机构,校长薪资不应超过总统。
八、大学球队是花钱机器。只有少数大学的体育球队能够自给自足,多数校队靠学生学费聘用优秀队员、教练和购买球队设施,譬如阿拉巴马州Birmingham-Southern学院历史系足球教练有七位,而教授仅有四位。
九、菁英大学非职业保障。根据针对900多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得知,仅有少数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多数美国人只要能够发挥所长,多数人到35、36岁左右,事业上的表现成功与否与所读大学是否名校基本无关。
十、公立大学教学水平不差。纽约市立大学的知名学院(honors colleges)、亚利桑纳州大、密西西比大学等,提供本州学生低廉学费,但其教学水平堪比长春藤名校。
一、不让孩子负债上大学。2010年,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贷款付高昂学费,大学理事会估计大学生毕业时平均贷款2万4000元,实际上,加上利息、罚款和其它收费,大学生完成学业负债可能超过10万元,一旦拖欠联邦学生贷款,就业、退税甚至报考专业执照都将受影响,并且将失去申请政府工作和领取社安金的资格。Dreifus说,家长不要为因为低利率而让子女申请贷款。
二、避免就读研究型大学。大型研究型大学的教授承受出书和发表文章的压力,他们对科研和指导研究生投入较多,几乎无瑕顾及大学本科生。知名教授通常为本科生举办大型讲座,其它督导工作则推给助教。Dreifus分析哈佛大学的部分知名私校中,大学生与教授关系较淡薄,而小型文理学院重视教学,课堂人数限于15至20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
三、大学行政人浮于事。1976年至2007年间全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翻倍,导致人浮于事,但费用却由学生们分摊。因此,择校时既要考虑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但也得了解学生与行政人员的比例。
四、名教授很少亲自授课。大学越来越多依靠兼职老师教授本科课程,包括兼职教授在内的代课老师目前占师资的70%,比1975年的43%大幅增长,菁英大学也不例外,耶鲁大学70%的本科课程由兼职教授代课,而许多兼职教授没有固定办公室,难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难。
五、学生难与教授直接联系。多数大学鼓励终身教授休假(take sabbaticals),加上寒暑假,本科生可能无缘与名教授见面。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每三年即可休假,在2010至2011学年,历史系48位教授即有10位休假做研究,威廉学院(Williams College)宗教系有一年三分之一的教授在休假。
六、设备一流,教学质量打折。有部分大学具备豪华食堂、健身房,但这些费用都将转嫁至学生,家长应仔细查访,避免这类大学本末倒置,在教学方面反而多所疏忽。
七、校长高薪,资源浪费。部分大学校长为了追求高薪,少数能有真正教育远见,他们的表现关系到大学的发展前景,大学是公共服务机构,校长薪资不应超过总统。
八、大学球队是花钱机器。只有少数大学的体育球队能够自给自足,多数校队靠学生学费聘用优秀队员、教练和购买球队设施,譬如阿拉巴马州Birmingham-Southern学院历史系足球教练有七位,而教授仅有四位。
九、菁英大学非职业保障。根据针对900多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得知,仅有少数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多数美国人只要能够发挥所长,多数人到35、36岁左右,事业上的表现成功与否与所读大学是否名校基本无关。
十、公立大学教学水平不差。纽约市立大学的知名学院(honors colleges)、亚利桑纳州大、密西西比大学等,提供本州学生低廉学费,但其教学水平堪比长春藤名校。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1
5 best know learned lessons from Andy Grove
LESSON 1: Where you come from is not nearly as important as where you are going.
LESSON 2: Take risks: if you win, you will be happy; if you lose, you will be wise.
LESSON 3: Don’t be intellectually lazy. Develop a passion for learning. If you do, you will never cease to grow.
LESSON 4: Vision without execution is hallucination – Thomas Edison
LESSON 5: You need courage to listen to feedback, and even more courage to digest it and take action based on it.
LESSON 2: Take risks: if you win, you will be happy; if you lose, you will be wise.
LESSON 3: Don’t be intellectually lazy. Develop a passion for learning. If you do, you will never cease to grow.
LESSON 4: Vision without execution is hallucination – Thomas Edison
LESSON 5: You need courage to listen to feedback, and even more courage to digest it and take action based on it.
Monday, September 05, 2011
web
http://www.getrichslowly.org
http://www.joesgoals.com/
http://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5-wealth-lessons-from-20-percent-of-a-millionaire/
http://www.depositaccounts.com/
http://www.joesgoals.com/
http://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5-wealth-lessons-from-20-percent-of-a-millionaire/
http://www.depositaccounts.com/
Wednesday, June 29, 2011
美中产阶级的标准公布 家庭年收入五万 Top百分之几
据美国人口局最近的报告(原文链接,2009年数据),美国家庭年收入的中值是$50221(税前),具体的家庭年收入层次是:
最低10%:$12,000
最低20%:$20,000
半数:$50,000
最高20%:$100,000
最高10%:$138,000
最高5%:$180,000
美国家庭平均人数是2.6人。四人家庭收入要$76,900才能达到中产。
最低10%:$12,000
最低20%:$20,000
半数:$50,000
最高20%:$100,000
最高10%:$138,000
最高5%:$180,000
美国家庭平均人数是2.6人。四人家庭收入要$76,900才能达到中产。
Friday, June 17, 2011
Friday, June 10, 2011
美国名牌大学
( “超”一流大学, 6 所 ) :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
( “很强”一流大学, 15 所 ) :
哥伦比亚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 、 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 (in St.Louis)
以及一些最著名的文理学院:
阿默斯特 (Amherst) 学院、威廉姆斯 (Williams) 学院、斯沃斯莫尔 (Swarthmore) 学院、波莫纳 (Pomona) 学院、韦尔斯利 (Wellesley) 学院。
( “强”一流大学, 11 所 )
卡内基 - 梅隆大学、乔治城大学、埃默里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 莱斯大学、 圣母大学。
以及一些文理学院:
卡里顿 (Carleton) 学院、梅德贝利 ( Middlebury) 学院、史密斯 (Smith) 学院、鲍登 ( Bowdoin ) 学院、戴维森 (Davidson) 学院。
( 一流大学, 16 所 )
加州大学 - 伯克莱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 - 安阿伯尔分校、加州大学 - 洛杉矶分校、北卡罗莱纳大学 - 教堂山分校、南加州大学、塔夫茨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威廉 - 玛丽学院、威斯康星大学 - 麦迪逊分校、凯斯西部储备大学、
以及一些文理学院:
哈弗福 ( Haverford) 学院、克莱蒙特 麦肯纳 ( Claremont McKenna ) 学院、威斯丽安 ( Wesleyan) 学院、格林内尔 ( Grinnell) 学院、瓦萨 (Vassar) 学院。
( “稍弱”一流大学, 25 所 )
布兰迪斯 (Brandeis) 大学、里海 (Lehigh) 大学、波士顿学院、 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加州大学 - 圣地亚哥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伊利诺大学 - 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 (in Seattle) 、 伦斯勒尔 (Rensselaer) 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杜兰 (Tulane ) 大学、叶史瓦 (Yeshiva ) 大学、宾州州立大学 - 帕克分校、德州大学 - 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 - 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 - 圣芭芭拉分校。
以及一些文理学院:
哈卫 - 玛德 (Harvey Mudd) 学院、哈密尔顿 (Hamilton) 学院、柯盖特 (Colgate) 学院、美国海军学院、奥伯林 (Oberlin College) 学院。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
( “很强”一流大学, 15 所 ) :
哥伦比亚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 、 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 (in St.Louis)
以及一些最著名的文理学院:
阿默斯特 (Amherst) 学院、威廉姆斯 (Williams) 学院、斯沃斯莫尔 (Swarthmore) 学院、波莫纳 (Pomona) 学院、韦尔斯利 (Wellesley) 学院。
( “强”一流大学, 11 所 )
卡内基 - 梅隆大学、乔治城大学、埃默里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 莱斯大学、 圣母大学。
以及一些文理学院:
卡里顿 (Carleton) 学院、梅德贝利 ( Middlebury) 学院、史密斯 (Smith) 学院、鲍登 ( Bowdoin ) 学院、戴维森 (Davidson) 学院。
( 一流大学, 16 所 )
加州大学 - 伯克莱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 - 安阿伯尔分校、加州大学 - 洛杉矶分校、北卡罗莱纳大学 - 教堂山分校、南加州大学、塔夫茨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威廉 - 玛丽学院、威斯康星大学 - 麦迪逊分校、凯斯西部储备大学、
以及一些文理学院:
哈弗福 ( Haverford) 学院、克莱蒙特 麦肯纳 ( Claremont McKenna ) 学院、威斯丽安 ( Wesleyan) 学院、格林内尔 ( Grinnell) 学院、瓦萨 (Vassar) 学院。
( “稍弱”一流大学, 25 所 )
布兰迪斯 (Brandeis) 大学、里海 (Lehigh) 大学、波士顿学院、 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加州大学 - 圣地亚哥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伊利诺大学 - 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 (in Seattle) 、 伦斯勒尔 (Rensselaer) 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杜兰 (Tulane ) 大学、叶史瓦 (Yeshiva ) 大学、宾州州立大学 - 帕克分校、德州大学 - 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 - 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 - 圣芭芭拉分校。
以及一些文理学院:
哈卫 - 玛德 (Harvey Mudd) 学院、哈密尔顿 (Hamilton) 学院、柯盖特 (Colgate) 学院、美国海军学院、奥伯林 (Oberlin College) 学院。
Thursday, June 09, 2011
High school
AP Cal AB 99.7
AP Cal pre 99.0
English 95.45
W History 95.3
Faith 94.21
Physics 98.0
Spanish 94.7
PE 94
AP Cal pre 99.0
English 95.45
W History 95.3
Faith 94.21
Physics 98.0
Spanish 94.7
PE 94
Monday, May 30, 2011
对人
记得:
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
同多数人和睦相处,
和少数人常来常往,
只跟一个亲密无间。
感谢:
伤害你的人,是他让你与众不同;
感谢:
为难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你的心志;
感谢:
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感谢:
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你的自尊。
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
同多数人和睦相处,
和少数人常来常往,
只跟一个亲密无间。
感谢:
伤害你的人,是他让你与众不同;
感谢:
为难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你的心志;
感谢:
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感谢:
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你的自尊。
Thursday, May 26, 2011
四大粮商
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
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这四个占据世界粮食交易主要份额的四大粮食集团行事
低调,关于他们的新闻并不算众多,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粮食环境的作用却没有人能够小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告诫世人: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要说四大粮商控制了人
类,多少有些玩笑,但是对于粮食的控制却是不争的事实,了解他们对于我国粮食产业的
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总结性效应。
编辑本段
美国ADM公司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的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生意,但在1905才在美国的Minneapolis, Mi
nnesota注册了 Archer Daniels这个名字,现在ADM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狄克多
市。公司成立后,随着之后几年的发展,ADM将势力扩大到 Wisconsin, New York等地。当
资本慢慢积累后,1923年并购了米兰亚麻子产物公司 (Midland Linseed Products Compa
ny)后,公司正式更名为Archer Daniels Midland,声名显赫的 ADM公司便由此诞生了。A
DM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以及
营养品工业等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
;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时至今日,
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等
,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
营养补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
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现在,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
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
在四大粮商中,ADM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他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支撑其发展壮大,现在
与宝洁还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ADM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
醇生产商。而在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ADM招来了原石油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仅2007 年,公司用于活化燃油的投资就高达10亿
美元以上,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公司还宣称将在2009年之前,在这个领
域投资23亿美元,并且和大众等公司开展一系列的合作计划。
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WILMAR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益海(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
的典型代表。益海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
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
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
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各
省。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
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 7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在大
力发展油脂、油料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该集团又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
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
船代等辅助公司,向着多品种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早在2005年,益海集团便开始将投资方
向转向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在黑龙江投资益海米业。2005年12月,又成立益海(佳木斯
)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负责集团东北业务开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与黑
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收储基地;开展水稻、玉米等国内外
贸易;组建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建设玉米、大米加工基地;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大
豆主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益海集团已在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粮
油业务网络。
编辑本段
美国邦吉公司
邦吉(Bunge)
邦吉,由其创始人 Johann Peter Gottlieb Bunge,在1818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创立
,1859年由其孙子将总部迁至比利时。公司初期主要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生意。18
76年,公司迁至阿根廷,开始其在美洲的发展。在犹太粮食交易商赫斯(Alfred Hirsch)加
盟后,生意开始扩及其他的农作物,包括各样粮食与油籽。1935年,邦吉进入北美地区。
之后,公司在南北美地区迅速发展。1999年,其将总部正式迁至美国纽约。2000年邦吉正
式进入中国。基于全球均衡发展的思想,2004年邦吉又加大了在东欧地区的投资。时值至
今,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公司,据公开
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
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
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
巴西、美国。
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为名,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
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编辑本段
美国嘉吉公司
嘉吉(Cargill)
嘉吉公司,由原籍苏格兰的海运商威廉·卡基尔(William Cargill)兄弟,于1865年在
Iowa创立的,1868年其将工厂迁至Minnesota,1875年又将其总部迁至 Wisconsin。现在嘉
吉年营业额高达900亿美元,年获利达25亿美元以上,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
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
包装加工厂,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它的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不
但是美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从食品的生产、包装
,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它还拥有超过100亿美元资产的避险基金——黑河资产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和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报(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发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 嘉吉公司一直很注意物流环节,这从它拥有400条平底运粮拖船和2000
辆大货柜车可见一斑。
嘉吉公司主张开放自由贸易,它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因而对
环境的破坏(如南美热带雨林之被狂砍等)非常显著。
嘉吉在中国拥有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多达27家,遍布沿海地区。
上图就是嘉吉在中国的业务分布图:
编辑本段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
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路易达孚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尔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
法国巴黎,开创和发展了欧洲谷物出口贸易,现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和世
界粮食输往俄罗斯的第一出口商。一百五十多年来,路易达孚集团的业务已扩展到十分广
泛的领域 ,与有影响力的欧陆政治人物互通声气,后期建立的路易达孚银行是法国第五大
银行。由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公司在世界各地参与经营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
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位于巴黎的总部通过管理及制定公司的发展策略,统筹策划整个
集团的商业活动。目前,路易达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主要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
,巴黎,圣保罗,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
路易达孚的最新生意活动,是从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产和经营,包括制造和交易经
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的乙醇,它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
。它在巴西拥有两处巨大的发酵式乙醇制造厂。通过设在伦敦等地的办事处,路易达孚积
极从事着乙醇从生产到目的地的交易,以及乙醇市场的开发,目的是要让乙醇市场全球化
。
路易达孚集团的大宗商品部(Commodity)才是搞农产品全球贸易的。它很重视期券期
货的买卖,来平衡风险。在中国,成立于1994年的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大商
所和郑商所的自营会员,而在中国期货市场上,有国际背景资金的规模往往比国内资金还
要大。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
可证后,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编辑本段
综述
从上述四大粮商的发展之路来看,要做大我国的粮食企业,可借鉴其有益经验。掌握
粮食产业链,业务范围要扩展到包括农业技术研发、种植、粮食收购仓储与运输、粮食深
加工、产品仓储运输与销售。
对待国际粮商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要看到其威胁,要提防他们通过种种手段、途径来
控制中国的粮食命脉。目前,四大粮商掌控中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
被四大粮商掌握了粮食产业链,就掌握了中国农产品的定价权,这会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
。
中国粮商要全力掌握农产品产业链,以减弱国际势力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在农产品
定价中有回旋余地。而不是像大豆那样——中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却没有丝毫的定价权,
反被国际粮商所控制。
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这四个占据世界粮食交易主要份额的四大粮食集团行事
低调,关于他们的新闻并不算众多,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粮食环境的作用却没有人能够小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告诫世人: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要说四大粮商控制了人
类,多少有些玩笑,但是对于粮食的控制却是不争的事实,了解他们对于我国粮食产业的
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总结性效应。
编辑本段
美国ADM公司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的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生意,但在1905才在美国的Minneapolis, Mi
nnesota注册了 Archer Daniels这个名字,现在ADM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狄克多
市。公司成立后,随着之后几年的发展,ADM将势力扩大到 Wisconsin, New York等地。当
资本慢慢积累后,1923年并购了米兰亚麻子产物公司 (Midland Linseed Products Compa
ny)后,公司正式更名为Archer Daniels Midland,声名显赫的 ADM公司便由此诞生了。A
DM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以及
营养品工业等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
;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时至今日,
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等
,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
营养补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
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现在,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
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
在四大粮商中,ADM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他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支撑其发展壮大,现在
与宝洁还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ADM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
醇生产商。而在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ADM招来了原石油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仅2007 年,公司用于活化燃油的投资就高达10亿
美元以上,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公司还宣称将在2009年之前,在这个领
域投资23亿美元,并且和大众等公司开展一系列的合作计划。
美国ADM公司和新加坡WILMAR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益海(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
的典型代表。益海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
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
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
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各
省。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
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 7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在大
力发展油脂、油料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该集团又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
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
船代等辅助公司,向着多品种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早在2005年,益海集团便开始将投资方
向转向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在黑龙江投资益海米业。2005年12月,又成立益海(佳木斯
)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负责集团东北业务开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与黑
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收储基地;开展水稻、玉米等国内外
贸易;组建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建设玉米、大米加工基地;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大
豆主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益海集团已在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粮
油业务网络。
编辑本段
美国邦吉公司
邦吉(Bunge)
邦吉,由其创始人 Johann Peter Gottlieb Bunge,在1818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创立
,1859年由其孙子将总部迁至比利时。公司初期主要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生意。18
76年,公司迁至阿根廷,开始其在美洲的发展。在犹太粮食交易商赫斯(Alfred Hirsch)加
盟后,生意开始扩及其他的农作物,包括各样粮食与油籽。1935年,邦吉进入北美地区。
之后,公司在南北美地区迅速发展。1999年,其将总部正式迁至美国纽约。2000年邦吉正
式进入中国。基于全球均衡发展的思想,2004年邦吉又加大了在东欧地区的投资。时值至
今,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公司,据公开
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
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
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
巴西、美国。
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为名,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
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编辑本段
美国嘉吉公司
嘉吉(Cargill)
嘉吉公司,由原籍苏格兰的海运商威廉·卡基尔(William Cargill)兄弟,于1865年在
Iowa创立的,1868年其将工厂迁至Minnesota,1875年又将其总部迁至 Wisconsin。现在嘉
吉年营业额高达900亿美元,年获利达25亿美元以上,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
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
包装加工厂,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它的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不
但是美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从食品的生产、包装
,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它还拥有超过100亿美元资产的避险基金——黑河资产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和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报(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发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 嘉吉公司一直很注意物流环节,这从它拥有400条平底运粮拖船和2000
辆大货柜车可见一斑。
嘉吉公司主张开放自由贸易,它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因而对
环境的破坏(如南美热带雨林之被狂砍等)非常显著。
嘉吉在中国拥有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多达27家,遍布沿海地区。
上图就是嘉吉在中国的业务分布图:
编辑本段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
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路易达孚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尔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
法国巴黎,开创和发展了欧洲谷物出口贸易,现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和世
界粮食输往俄罗斯的第一出口商。一百五十多年来,路易达孚集团的业务已扩展到十分广
泛的领域 ,与有影响力的欧陆政治人物互通声气,后期建立的路易达孚银行是法国第五大
银行。由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公司在世界各地参与经营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
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位于巴黎的总部通过管理及制定公司的发展策略,统筹策划整个
集团的商业活动。目前,路易达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主要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
,巴黎,圣保罗,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
路易达孚的最新生意活动,是从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产和经营,包括制造和交易经
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的乙醇,它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
。它在巴西拥有两处巨大的发酵式乙醇制造厂。通过设在伦敦等地的办事处,路易达孚积
极从事着乙醇从生产到目的地的交易,以及乙醇市场的开发,目的是要让乙醇市场全球化
。
路易达孚集团的大宗商品部(Commodity)才是搞农产品全球贸易的。它很重视期券期
货的买卖,来平衡风险。在中国,成立于1994年的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大商
所和郑商所的自营会员,而在中国期货市场上,有国际背景资金的规模往往比国内资金还
要大。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
可证后,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编辑本段
综述
从上述四大粮商的发展之路来看,要做大我国的粮食企业,可借鉴其有益经验。掌握
粮食产业链,业务范围要扩展到包括农业技术研发、种植、粮食收购仓储与运输、粮食深
加工、产品仓储运输与销售。
对待国际粮商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要看到其威胁,要提防他们通过种种手段、途径来
控制中国的粮食命脉。目前,四大粮商掌控中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
被四大粮商掌握了粮食产业链,就掌握了中国农产品的定价权,这会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
。
中国粮商要全力掌握农产品产业链,以减弱国际势力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在农产品
定价中有回旋余地。而不是像大豆那样——中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却没有丝毫的定价权,
反被国际粮商所控制。
Wednesday, May 18, 2011
Goldman Sachs Comments on Intel Analyst Day
“We attended Intel's (NASDAQ: INTC) analyst meeting,” Goldman Sachs wrote in a report this morning. Our key takeaways are:
(1) 2Q and 2011 guidance are unchanged, with Intel expecting strength in emerging markets to lead to PC unit growth of 10%+ in 2011.
“While the GS 2011 PC forecast of a 4% yoy increase assumes 12% growth in Asia ex Japan and 14% in other emerging markets, this is mostly offset by a 4% yoy decline in the US and 10% in Western Europe.
(2) Intel estimates that PC units will grow at a 14% CAGR from 2010-2013, vs. its expectation last year of a 15%- 16% CAGR from 2010-2014. Intel's forecast assumes about 5% growth in developed markets and minimal tablet cannibalization.
(3) Intel expects phones with its chips to be in the market in 1H12, although it did not announce design wins.
“We expect investors will be skeptical until there is sell-through, given similar targets the company has articulated in the past.
(4) Management estimates it will have $1 bn+ of EBIT from its other Intel Architecture Group (netbooks, tablets, phones, embedded, etc.) by 2013, or about $0.15 of EPS.
(5) Intel expects its Data Center revenues to grow at a 15% CAGR from 2010 to 2015.
“We believe Intel's best-in-class performance and enterprise features will allow it to execute well in this market.
(6) Intel plans to maintain a roughly 40% payout ratio of FCF for its dividend.
(7) Intel expects its 2012 gross margin will be 60%-65%, vs. our 55% estimate.”
Intel closed Tuesday at $23.55.
(1) 2Q and 2011 guidance are unchanged, with Intel expecting strength in emerging markets to lead to PC unit growth of 10%+ in 2011.
“While the GS 2011 PC forecast of a 4% yoy increase assumes 12% growth in Asia ex Japan and 14% in other emerging markets, this is mostly offset by a 4% yoy decline in the US and 10% in Western Europe.
(2) Intel estimates that PC units will grow at a 14% CAGR from 2010-2013, vs. its expectation last year of a 15%- 16% CAGR from 2010-2014. Intel's forecast assumes about 5% growth in developed markets and minimal tablet cannibalization.
(3) Intel expects phones with its chips to be in the market in 1H12, although it did not announce design wins.
“We expect investors will be skeptical until there is sell-through, given similar targets the company has articulated in the past.
(4) Management estimates it will have $1 bn+ of EBIT from its other Intel Architecture Group (netbooks, tablets, phones, embedded, etc.) by 2013, or about $0.15 of EPS.
(5) Intel expects its Data Center revenues to grow at a 15% CAGR from 2010 to 2015.
“We believe Intel's best-in-class performance and enterprise features will allow it to execute well in this market.
(6) Intel plans to maintain a roughly 40% payout ratio of FCF for its dividend.
(7) Intel expects its 2012 gross margin will be 60%-65%, vs. our 55% estimate.”
Intel closed Tuesday at $23.55.
Monday, May 16, 2011
美国新一轮危机山雨欲来 或在今年7月份以后 更强烈
摘要:许多人认为美国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应该是在2012年或者2013年,而我仍然坚持认为,新危机的爆发就在今年,应该是在今年7月份以后。在次债危机爆发后有消息说,美国政府把庞大有毒资产的处理在2009-2010年冻结起来,虽然在2009年初以后,我们在媒体上再也没有看到过有关美国如何处理庞大有毒资产的报道,但这些有毒资产肯定不会凭空消失的。
这个观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一直不断重复,今年开始有人同意我的观点,但许多人认为美国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应该是在2012年或者2013年,而我仍然坚持认为,新危机的爆发就在今年,应该是在今年7月份以后。
新危机冲击比上次更强烈
我这样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次债危机爆发后有消息说,美国政府把庞大有毒资产的处理在2009-2010年冻结起来,虽然在2009年初以后,我们在媒体上再也没有看到过有关美国如何处理庞大有毒资产的报道,但这些有毒资产肯定不会凭空消失的。一个标准的衍生金融合约一般是5年,所以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时所形成有毒资产,应该是在2002年7月以前签订的合约,但是衍生金融产品的疯狂增长主要是在2005-2007年这个时段,比如根据有关报道,"信用违约掉期"这个衍生金融品在2000年的时候市场总值只有9200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大约6万亿美元,但是到2007年7月次债危机爆发时,已经疯狂增长到62万亿美元。所以,如果2006年以前签订的衍生金融合约由于不能兑现,都能引起2007年次债危机那样的金融大海啸,那么,从今年到明年需要兑现的衍生金融合约则是上次引起金融海啸的有毒资产规模的十倍乃至更多,这场新危机的冲击,不是会比上次强烈得多吗?
同时,在次债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使支撑庞大衍生金融品大厦的基础结构,即那些房贷、车贷、学生贷款、消费贷款等,有更多的人无力偿还。以房贷来说,由于房价在危机后下跌了40%,目前已经有80%的房屋价值低于贷款。根据美国有关机构的统计分析,如果房价回升10%,会有高达2千万套房屋被抛向市场,这样就会强烈压制住房价的回升。如果房价长期低于贷款,很多购房者就不会愿意背负这些负资产,到去年底,已经有超过500 万个家庭拖欠房贷在2个月以上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止赎"行列,房贷没有人还,美国金融体系新一轮的崩溃也是不可避免的。
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后,我们看到的还只是房贷方面的危机,到目前为止我们又看到了美国商业房地产危机、美国国债危机、美国地方债务危机以及美元的危机。这些新的危机形态,同样也是一个个的火药桶,会把美国经济拖向更深的深渊。
以美国国债危机来说,以往的购买者六成以上是美国和居民,其他部分被国外的政府和私人买走。但是今年以来,美国新发国债的买主七成是美联储,其余就是中国、日本和英国这三个政府买家,而国内外的私人买家一个也没有进场。到7月份美联储QE2的6千亿美元就要用完,而2月份以来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正在离场,日本由于大自救正在从世界向国内调资金,也不可能继续买美国国债,所以美联储到7月份必搞QE3无疑,因为不如此美国国债就没有买家了。
美国经济在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自新千年以来,更快速地向虚拟资本主义过渡,其主要特征就是用金融资产与其他国家交换实物产品。次债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金融市场一蹶不振,用金融商品交换实物产品的路子走不通了,所以被迫走到用还有信誉的美国国债来交换实物商品上面。但是国债越发越多,就越没有信誉,最终走到只能靠美联储发货币购买这条路上来,这就把美元的信誉也赌上了。一旦美元的信誉崩溃,美国物质产品的输入就会断流,美国经济就会走入一场比 1929-1933年更大的危机,因为当时美国是物质产品生产过剩,今天超过45%的实物产品是需要进口的。
北非动荡是金融危机的延续
今年初以来,从北非到西亚,一场地区局势动荡在持续发展。我的看法是,西亚北非国家局势动荡有其内因,但还有一个共同的外因,就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缺乏出口,为了挽救美国金融、经济和美元,美国必须在全世界制造动乱,以便把全球的资本赶向美国。所以西亚北非的动乱,与2009年出现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从半岛到中国东海、南海出现的地区性安全危机,性质是一样的。
在当今如果谁能让这个世界乱起来,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因为美国具有世界最强的情报与军事机器;在当今世界如果谁想让这个世界乱起来,这个国家还是美国,因为欧盟、日本和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想让世界乱,而是希望谋求一个能够长期和平发展的环境。但是美国不同,前面已经说过,美国在金融泡沫破灭后,庞大的有毒资产没有找到出口,金融市场由此一蹶不振,目前只剩下美国国债与美元的信誉,但是今年初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与私人连美债和美元也开始不认,美债被抛售,美元指数也从去年初的92惨跌到目前的73.
我还要重复我以前一直所讲的一个观点,即美元的最大敌人是欧元,因此美国最大的敌人是欧盟。因为欧元资产池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与美元资产池等量齐观的投资场所,所以从美国离场的资本,首选是流向欧洲。去年在主权债务危机打击下,欧元在年初曾跌到1.2,目前又回到1.45,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如果没有欧元对美元升值20%的背景,美元指数就不会从92下跌到73.
去年美国把欧元从1.5的高位打下来,靠的是2009年末美国三大评级公司突然同时降低了对欧洲主权债务的评级。但是这招现在显然不灵了,因为从年度赤字对GDP的比率看,目前美国是11%,日本是6%,欧元区只有4%,欧洲显然比美国得多,但是美国评级公司仍然坚持给欧元区国家降级,却始终维持AAA级的美国国债评级不降,但是现在大家就是不买美债,所以评级这个工具已经失灵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场动乱会出现在北非而不是在亚洲或拉美。虽然,在亚非拉各个国家中都埋着许多"炸药",但是需要有人去点,目前这个"点火人"就是美国,拉美是它的后院,不能去点,东亚是它物质供应链的起点,也不能去点,但是北非一乱,立即会从经济与政治上牵连到欧洲,是打击与分裂欧洲的机会,所以要去点。
北非对欧洲的影响首先是对欧洲石油供应的影响,因为的石油出口主要是对法、意等欧盟国家,所以战事一起,伦敦的布伦特油价立即比纽约的油价高出10美元。同时,利比亚(专题)和埃及都靠在苏伊士运河边上,战争引起苏伊士运河不畅,从海湾地区运送到欧洲的石油与从东亚运送到欧洲的商品就都受到阻滞,这些变化会引出对欧洲经济安全状态的负面判断。
但是欧盟国家目前都被债务危机困扰,财政捉襟见肘,如果在利比亚(专题)进行一场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战争,对欧盟走出危机的阴影就是个严重的负面因素,所以对美国来说,利比亚(专题)的战争就不能像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那样速战速决,而是拉得越长越好,越长就对美国越有利,对欧洲越没利。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西亚北非的动荡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由于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会让东亚和拉美乱起来,特别是东亚不能乱,不仅不能乱,甚至被溅上火星美国还会来帮助灭火,因为如果发生动乱,美国的物质产品供应就会受到极大影响。产油国在社会动乱后会断绝石油供给,而东亚地区的石油供给,超过六成来自海湾。东亚没有油,就是美国没有产品供给,所以西亚不能乱。
欧洲始终是美国的心腹之患,如果主权债务危机打不倒,北非动乱也不能动摇,那么下一步制造动乱的方向,可能就是东欧了,这就深入到了欧洲的腹部,必然会对欧洲社会与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可拭目以待。
这个观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一直不断重复,今年开始有人同意我的观点,但许多人认为美国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应该是在2012年或者2013年,而我仍然坚持认为,新危机的爆发就在今年,应该是在今年7月份以后。
新危机冲击比上次更强烈
我这样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次债危机爆发后有消息说,美国政府把庞大有毒资产的处理在2009-2010年冻结起来,虽然在2009年初以后,我们在媒体上再也没有看到过有关美国如何处理庞大有毒资产的报道,但这些有毒资产肯定不会凭空消失的。一个标准的衍生金融合约一般是5年,所以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时所形成有毒资产,应该是在2002年7月以前签订的合约,但是衍生金融产品的疯狂增长主要是在2005-2007年这个时段,比如根据有关报道,"信用违约掉期"这个衍生金融品在2000年的时候市场总值只有9200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大约6万亿美元,但是到2007年7月次债危机爆发时,已经疯狂增长到62万亿美元。所以,如果2006年以前签订的衍生金融合约由于不能兑现,都能引起2007年次债危机那样的金融大海啸,那么,从今年到明年需要兑现的衍生金融合约则是上次引起金融海啸的有毒资产规模的十倍乃至更多,这场新危机的冲击,不是会比上次强烈得多吗?
同时,在次债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使支撑庞大衍生金融品大厦的基础结构,即那些房贷、车贷、学生贷款、消费贷款等,有更多的人无力偿还。以房贷来说,由于房价在危机后下跌了40%,目前已经有80%的房屋价值低于贷款。根据美国有关机构的统计分析,如果房价回升10%,会有高达2千万套房屋被抛向市场,这样就会强烈压制住房价的回升。如果房价长期低于贷款,很多购房者就不会愿意背负这些负资产,到去年底,已经有超过500 万个家庭拖欠房贷在2个月以上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止赎"行列,房贷没有人还,美国金融体系新一轮的崩溃也是不可避免的。
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后,我们看到的还只是房贷方面的危机,到目前为止我们又看到了美国商业房地产危机、美国国债危机、美国地方债务危机以及美元的危机。这些新的危机形态,同样也是一个个的火药桶,会把美国经济拖向更深的深渊。
以美国国债危机来说,以往的购买者六成以上是美国和居民,其他部分被国外的政府和私人买走。但是今年以来,美国新发国债的买主七成是美联储,其余就是中国、日本和英国这三个政府买家,而国内外的私人买家一个也没有进场。到7月份美联储QE2的6千亿美元就要用完,而2月份以来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正在离场,日本由于大自救正在从世界向国内调资金,也不可能继续买美国国债,所以美联储到7月份必搞QE3无疑,因为不如此美国国债就没有买家了。
美国经济在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自新千年以来,更快速地向虚拟资本主义过渡,其主要特征就是用金融资产与其他国家交换实物产品。次债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金融市场一蹶不振,用金融商品交换实物产品的路子走不通了,所以被迫走到用还有信誉的美国国债来交换实物商品上面。但是国债越发越多,就越没有信誉,最终走到只能靠美联储发货币购买这条路上来,这就把美元的信誉也赌上了。一旦美元的信誉崩溃,美国物质产品的输入就会断流,美国经济就会走入一场比 1929-1933年更大的危机,因为当时美国是物质产品生产过剩,今天超过45%的实物产品是需要进口的。
北非动荡是金融危机的延续
今年初以来,从北非到西亚,一场地区局势动荡在持续发展。我的看法是,西亚北非国家局势动荡有其内因,但还有一个共同的外因,就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缺乏出口,为了挽救美国金融、经济和美元,美国必须在全世界制造动乱,以便把全球的资本赶向美国。所以西亚北非的动乱,与2009年出现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从半岛到中国东海、南海出现的地区性安全危机,性质是一样的。
在当今如果谁能让这个世界乱起来,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因为美国具有世界最强的情报与军事机器;在当今世界如果谁想让这个世界乱起来,这个国家还是美国,因为欧盟、日本和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想让世界乱,而是希望谋求一个能够长期和平发展的环境。但是美国不同,前面已经说过,美国在金融泡沫破灭后,庞大的有毒资产没有找到出口,金融市场由此一蹶不振,目前只剩下美国国债与美元的信誉,但是今年初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与私人连美债和美元也开始不认,美债被抛售,美元指数也从去年初的92惨跌到目前的73.
我还要重复我以前一直所讲的一个观点,即美元的最大敌人是欧元,因此美国最大的敌人是欧盟。因为欧元资产池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与美元资产池等量齐观的投资场所,所以从美国离场的资本,首选是流向欧洲。去年在主权债务危机打击下,欧元在年初曾跌到1.2,目前又回到1.45,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如果没有欧元对美元升值20%的背景,美元指数就不会从92下跌到73.
去年美国把欧元从1.5的高位打下来,靠的是2009年末美国三大评级公司突然同时降低了对欧洲主权债务的评级。但是这招现在显然不灵了,因为从年度赤字对GDP的比率看,目前美国是11%,日本是6%,欧元区只有4%,欧洲显然比美国得多,但是美国评级公司仍然坚持给欧元区国家降级,却始终维持AAA级的美国国债评级不降,但是现在大家就是不买美债,所以评级这个工具已经失灵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场动乱会出现在北非而不是在亚洲或拉美。虽然,在亚非拉各个国家中都埋着许多"炸药",但是需要有人去点,目前这个"点火人"就是美国,拉美是它的后院,不能去点,东亚是它物质供应链的起点,也不能去点,但是北非一乱,立即会从经济与政治上牵连到欧洲,是打击与分裂欧洲的机会,所以要去点。
北非对欧洲的影响首先是对欧洲石油供应的影响,因为的石油出口主要是对法、意等欧盟国家,所以战事一起,伦敦的布伦特油价立即比纽约的油价高出10美元。同时,利比亚(专题)和埃及都靠在苏伊士运河边上,战争引起苏伊士运河不畅,从海湾地区运送到欧洲的石油与从东亚运送到欧洲的商品就都受到阻滞,这些变化会引出对欧洲经济安全状态的负面判断。
但是欧盟国家目前都被债务危机困扰,财政捉襟见肘,如果在利比亚(专题)进行一场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战争,对欧盟走出危机的阴影就是个严重的负面因素,所以对美国来说,利比亚(专题)的战争就不能像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那样速战速决,而是拉得越长越好,越长就对美国越有利,对欧洲越没利。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西亚北非的动荡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由于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会让东亚和拉美乱起来,特别是东亚不能乱,不仅不能乱,甚至被溅上火星美国还会来帮助灭火,因为如果发生动乱,美国的物质产品供应就会受到极大影响。产油国在社会动乱后会断绝石油供给,而东亚地区的石油供给,超过六成来自海湾。东亚没有油,就是美国没有产品供给,所以西亚不能乱。
欧洲始终是美国的心腹之患,如果主权债务危机打不倒,北非动乱也不能动摇,那么下一步制造动乱的方向,可能就是东欧了,这就深入到了欧洲的腹部,必然会对欧洲社会与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可拭目以待。
Thursday, April 28, 2011
First day after 50
It is unbelievable that I have already been in this world for 50 years.
61-72 mostly in Shanghai
72-78 mostly in Xiaomeng
78-90 mostly in Shanghai
90-now mostly in US
61-72 mostly in Shanghai
72-78 mostly in Xiaomeng
78-90 mostly in Shanghai
90-now mostly in US
Friday, April 08, 2011
2011 S-exchanges
January: 300159 500x69.98-500x96.18=13100
February:002558 500x30-500x39.68=4840
March: 300197 500x67.58-500x80.20=6310
Q1: interest 201.95
Q1: total = 24451
February:002558 500x30-500x39.68=4840
March: 300197 500x67.58-500x80.20=6310
Q1: interest 201.95
Q1: total = 24451
Tuesday, April 05, 2011
高通胀
1、美元即将大反弹,在2个月内美元指数有可能反弹到83左右。而欧元将可能下跌到1.25以下。汇率短期的剧烈变动,更多的是资金流动的结果。而不一定反应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2、美国即将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回收美元。目的是引导资金回流美国,并引爆很多国家的经济问题。美国将开始对全世界提羊毛了。
3、 重要修正:
我以前估计美国对全世界的金融攻击时间,将会延长至2012年9月以前。但攻击的大概步骤基本不变。因为我以前对经济恶化的速度估计过快。但是绝大大部分国家经济问题将在今年显现并恶化,只是需要到2012年危机才会到最严重的地步。
4、我以前分析,美国会在2011年2—3月引发伊朗战争推高石油的价格,配合美国的金融战。因为我当时低估了美国的能力,以为美国只有引发伊朗战争,才能办到推高石油的目的。所以得出伊朗战争会在2011年2—3月爆发。但现在的事实证明,美国有的是办法让中东混乱。但是,我依然坚持伊朗一定会被攻击观点,而且美国不会直接参战。因为美国的目的是让石油价格长期维持在高位,利用石油高涨,推高粮食价格。造成世界大通张,并刺破全世界的泡沫,最后引爆和加剧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所以伊朗战争必须持续一年左右,持续一年左右的战争,必须是势均力敌的战争。美国如果直接参战,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必将造成战争快速结束。所以美国不会直接参战。伊朗卷入战争是美国推高石油的最后杀手锏。也是最厉害的杀手锏。他们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让石油和粮食价格上天,让世界出现严重的通胀,方便美国的金融攻击。
5、最近美国在利比亚(专题)的行动,目的就是让利比亚(专题)动乱持续。所以,美国反对推翻利比亚(专题)政府,同时美国也不愿意主导利比亚战争。现在美国甚至说退出利比亚战争。这些都是为了让利比亚能持续混乱,维持石油价格在相对高位。这些行为为美国下一步不参加对伊朗的战争取得舆论支持。
2、美国即将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回收美元。目的是引导资金回流美国,并引爆很多国家的经济问题。美国将开始对全世界提羊毛了。
3、 重要修正:
我以前估计美国对全世界的金融攻击时间,将会延长至2012年9月以前。但攻击的大概步骤基本不变。因为我以前对经济恶化的速度估计过快。但是绝大大部分国家经济问题将在今年显现并恶化,只是需要到2012年危机才会到最严重的地步。
4、我以前分析,美国会在2011年2—3月引发伊朗战争推高石油的价格,配合美国的金融战。因为我当时低估了美国的能力,以为美国只有引发伊朗战争,才能办到推高石油的目的。所以得出伊朗战争会在2011年2—3月爆发。但现在的事实证明,美国有的是办法让中东混乱。但是,我依然坚持伊朗一定会被攻击观点,而且美国不会直接参战。因为美国的目的是让石油价格长期维持在高位,利用石油高涨,推高粮食价格。造成世界大通张,并刺破全世界的泡沫,最后引爆和加剧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所以伊朗战争必须持续一年左右,持续一年左右的战争,必须是势均力敌的战争。美国如果直接参战,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必将造成战争快速结束。所以美国不会直接参战。伊朗卷入战争是美国推高石油的最后杀手锏。也是最厉害的杀手锏。他们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让石油和粮食价格上天,让世界出现严重的通胀,方便美国的金融攻击。
5、最近美国在利比亚(专题)的行动,目的就是让利比亚(专题)动乱持续。所以,美国反对推翻利比亚(专题)政府,同时美国也不愿意主导利比亚战争。现在美国甚至说退出利比亚战争。这些都是为了让利比亚能持续混乱,维持石油价格在相对高位。这些行为为美国下一步不参加对伊朗的战争取得舆论支持。
10大征兆在提醒:是时候了 你该辞职换工作了
1、你没学到任何新东西。
工作的意义在于胜任工作的同时也要学到新东西,否则在专业上没有成长。如果工作上已停止学习,是该找份可学习新技能,且在专业上有所成长的工作了。
2、你从没有起床后兴奋地衝去上班的一天。
如果周一至周五你每天早晨起床都提不起兴緻去上班,就有问题了。那表示你并不享受你的工作,它降低你的生活品质。如果你每天起床像拖死狗一般地去上班,是该考虑辞职的时候了。
3、你花在浏览网站的时间超过花在工作上。
你工作时理当有生产力,否则根本是浪费你自己的时间与公司的钱。如果上班时你感到无聊而花大把时间于网路,你可能该找一份可激发衝劲与责任感的工作。
4、绝大多数的同事你都不喜欢。
办公室总有一、两位同事令绝大多数的人无法忍受,但绝大多数同事你都不喜欢,表示你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天天都得跟同事打交道。无法容忍绝大多数的同事,是到了考虑换公司与你可能比较好相处的人共事的时候了。
5、入不敷出,你赚的钱不够支付帐单。
如果你卖力工作却赚不到足以支付帐单的薪水,表示你可能大才小用薪水被低估了,应换一份与你能力及薪资相匹配的工作。
6、你已花时间找其他工作。
如果你全时上班还花时间找其他工作,显然你想离开现职,所以应该儘快找到一份新工作,并全心投入。
7、你已两年未加薪了。
如果你工作努力并让公司获利,就应获加薪。你的老板过去两年都没调你的薪水,提出要求,如果他不答应,立刻换工作。
8、你的老板很差劲,令人厌恶。
老板有时差劲令人生厌,但你的老板若总是很差劲且占你便宜,是该找新工作的时候了。
9、公司业绩不佳,情况不妙。
每一家公司不同,你必须劳记我们正处于不景气阶段,如果销售业绩下滑但公司仍正常运作,就应按兵不动。如果公司业绩下滑到快垮的地步,现在就应开始找新工作。
10、你一天到晚都觉得压力重重。
按理说你应该享受生活,而非总是在压力下残喘度日。如果你工作时总被压得透不过气来,表示那不是一份适合你的工作。
工作的意义在于胜任工作的同时也要学到新东西,否则在专业上没有成长。如果工作上已停止学习,是该找份可学习新技能,且在专业上有所成长的工作了。
2、你从没有起床后兴奋地衝去上班的一天。
如果周一至周五你每天早晨起床都提不起兴緻去上班,就有问题了。那表示你并不享受你的工作,它降低你的生活品质。如果你每天起床像拖死狗一般地去上班,是该考虑辞职的时候了。
3、你花在浏览网站的时间超过花在工作上。
你工作时理当有生产力,否则根本是浪费你自己的时间与公司的钱。如果上班时你感到无聊而花大把时间于网路,你可能该找一份可激发衝劲与责任感的工作。
4、绝大多数的同事你都不喜欢。
办公室总有一、两位同事令绝大多数的人无法忍受,但绝大多数同事你都不喜欢,表示你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天天都得跟同事打交道。无法容忍绝大多数的同事,是到了考虑换公司与你可能比较好相处的人共事的时候了。
5、入不敷出,你赚的钱不够支付帐单。
如果你卖力工作却赚不到足以支付帐单的薪水,表示你可能大才小用薪水被低估了,应换一份与你能力及薪资相匹配的工作。
6、你已花时间找其他工作。
如果你全时上班还花时间找其他工作,显然你想离开现职,所以应该儘快找到一份新工作,并全心投入。
7、你已两年未加薪了。
如果你工作努力并让公司获利,就应获加薪。你的老板过去两年都没调你的薪水,提出要求,如果他不答应,立刻换工作。
8、你的老板很差劲,令人厌恶。
老板有时差劲令人生厌,但你的老板若总是很差劲且占你便宜,是该找新工作的时候了。
9、公司业绩不佳,情况不妙。
每一家公司不同,你必须劳记我们正处于不景气阶段,如果销售业绩下滑但公司仍正常运作,就应按兵不动。如果公司业绩下滑到快垮的地步,现在就应开始找新工作。
10、你一天到晚都觉得压力重重。
按理说你应该享受生活,而非总是在压力下残喘度日。如果你工作时总被压得透不过气来,表示那不是一份适合你的工作。
Monday, March 28, 2011
细节决定寿命!
1、当你呱呱坠地时妈妈还很年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因为年龄越大的女性的卵子越容易存在缺陷,导致胎儿染色体畸形。
2、你爱喝茶。一项对超过4万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最低。茶叶的天然成分儿茶酚还能阻止有害蛋白累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认知能力。与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叶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带有的副作用,如血压上升、头痛和乏力等。
3、每天散步半个小时。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左右的人,不管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他们的长寿几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的4倍。午饭后不妨走路散散步,或者下班后少乘一站地铁或公交车,提前下车散步回家。
4、戒掉碳酸饮料。美国科学家发现,每天喝一瓶可乐可能让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的风险翻一倍。倘若实在想喝几口饮料,不妨自己榨果汁。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也显示,部分碳酸饮料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严重受损。专家们认为碳酸饮料里的一种常见防腐剂能够破坏人体 DNA的一些重要区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喝碳酸饮料造成的这种人体损伤一般都与衰老以及滥用酒精相关联,最终会导致肝硬化和帕金森病等疾病。
5、吃颜色鲜艳的食物。越艳丽、越新鲜、越自然的食物,越能抗氧化,帮助人体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富含多酚,可降低心脏病的几率,预防老年痴呆症。美研究人员称,用蓝莓和葡萄制成的紫檀芪不仅仅可以用于治疗真菌感染,而且还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防治2号糖尿病;
6、青少年时身材苗条。研究人员针对137人进行研究,对他们从出生到28岁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14岁时体重超重会增加成年时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7、少吃红肉。美国癌症研究院的称,如果每周摄入的红肉超过500克,会提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每天摄入100克经过加工肉类食品(例如腊肉和火腿),患结直肠癌风险将提高42%。肉类在烧烤、烟熏、腌干或用硝酸盐一类的防腐剂的加工的过程会产生了致癌物亚硝酸盐。
8、读过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受教育时间超过12年的人,比受教育时间相对较少的人寿命长18个月。而且受教育越高,吸烟的可能性越小。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成人中约有10%的人吸烟,而学历为中学或者更低的人中约有35%的人吸烟。
9、人缘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压力的缓冲器。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寿命缩短4到8年。
10、朋友身体健康。如果好友体重增加,同样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将提高57%。要想维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应该与那些和自己有相同生活目标的人交往。比如参加一个减肥健身的俱乐部,或者发展一个能和你长期一起散步的朋友等等。
11、活到老,学到老。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参观博物馆、猜字谜、听音乐)的人群的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12、收养宠物经常爱抚或是接近那些可爱的小东西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率。一项研究证明,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的一年存活率是那些没有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的6倍。
13、有研究显示,那些自认为生活更有条理的、更自律的人活得更久。并且他们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没有他们勤奋认真的人低89%。
14、你是个勤快的主妇。使用吸尘器、清扫楼梯或擦窗户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便可让一般的人燃烧大约285卡路里热量,同时将死亡的危险降低30%。
15、性格开朗。《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称,性格比较活跃的人比沉闷的人更为健康。
2、你爱喝茶。一项对超过4万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最低。茶叶的天然成分儿茶酚还能阻止有害蛋白累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认知能力。与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叶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带有的副作用,如血压上升、头痛和乏力等。
3、每天散步半个小时。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左右的人,不管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他们的长寿几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的4倍。午饭后不妨走路散散步,或者下班后少乘一站地铁或公交车,提前下车散步回家。
4、戒掉碳酸饮料。美国科学家发现,每天喝一瓶可乐可能让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的风险翻一倍。倘若实在想喝几口饮料,不妨自己榨果汁。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也显示,部分碳酸饮料可能会导致人体细胞严重受损。专家们认为碳酸饮料里的一种常见防腐剂能够破坏人体 DNA的一些重要区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喝碳酸饮料造成的这种人体损伤一般都与衰老以及滥用酒精相关联,最终会导致肝硬化和帕金森病等疾病。
5、吃颜色鲜艳的食物。越艳丽、越新鲜、越自然的食物,越能抗氧化,帮助人体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富含多酚,可降低心脏病的几率,预防老年痴呆症。美研究人员称,用蓝莓和葡萄制成的紫檀芪不仅仅可以用于治疗真菌感染,而且还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防治2号糖尿病;
6、青少年时身材苗条。研究人员针对137人进行研究,对他们从出生到28岁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14岁时体重超重会增加成年时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7、少吃红肉。美国癌症研究院的称,如果每周摄入的红肉超过500克,会提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每天摄入100克经过加工肉类食品(例如腊肉和火腿),患结直肠癌风险将提高42%。肉类在烧烤、烟熏、腌干或用硝酸盐一类的防腐剂的加工的过程会产生了致癌物亚硝酸盐。
8、读过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受教育时间超过12年的人,比受教育时间相对较少的人寿命长18个月。而且受教育越高,吸烟的可能性越小。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成人中约有10%的人吸烟,而学历为中学或者更低的人中约有35%的人吸烟。
9、人缘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压力的缓冲器。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寿命缩短4到8年。
10、朋友身体健康。如果好友体重增加,同样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将提高57%。要想维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应该与那些和自己有相同生活目标的人交往。比如参加一个减肥健身的俱乐部,或者发展一个能和你长期一起散步的朋友等等。
11、活到老,学到老。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参观博物馆、猜字谜、听音乐)的人群的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12、收养宠物经常爱抚或是接近那些可爱的小东西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率。一项研究证明,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的一年存活率是那些没有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的6倍。
13、有研究显示,那些自认为生活更有条理的、更自律的人活得更久。并且他们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没有他们勤奋认真的人低89%。
14、你是个勤快的主妇。使用吸尘器、清扫楼梯或擦窗户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便可让一般的人燃烧大约285卡路里热量,同时将死亡的危险降低30%。
15、性格开朗。《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称,性格比较活跃的人比沉闷的人更为健康。
Thursday, March 10, 2011
中国的金融机构及证券知识
1,国务院中,相关部门有3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行)。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都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从历史上看,税务总局曾经是财政部的一个机构(税务总局曾经由财政部会计司代为管理),但后来分离成两个不同部门;从现实来看,虽然它们是两个不同部门,但实际上税务总局出台的政策还需要请示财政部。简单说,税务是负责收钱的,财政是负责花钱的。财政部下属税政司、关税司、预算司、国库司、国防司、金融司、会计司以及监督检查局等。税务总局下属货物劳务税司、所得税司、财产行为税司、国际税务司、规划核算司、纳税服务司、征管科技司、大企业管理司、稽查局、财务司、督察内审司、监察局等。
财政部和人行也都是管理钱财的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有14项(略)。
2,非国务院部门的国家级直属的非银行金融管理机构:银监会、证券委、证监会、保监会。
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商业银行只属于其中监管对象的一部分。银监会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在中央为银监会,一般在各省设立银监局,在各地级市设立银监分局。
证券委,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国务院证券委是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由国务院办公厅代管)。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保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负责监管所有的商业性保险公司。
中国金融监管系统:“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
3,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华夏银行等。
4,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人寿、人保健康、泰康人寿、新华人寿、民生人寿、太平人寿、合众人寿、人保财险、中国太保、人保寿险、中华财险、大地财险、国寿存续、生命人寿等。
5,基金:宝盈基金、博时基金、长城基金、长盛基金、东方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华富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鹰基金、中海基金等等。
6,投资公司: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众多证券或其他资产之中。广义的投资公司,既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等金融机构,也包括涉足产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各类企业。其业务范围包括购买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参加企业的创建和经营活动、提供中长期贷款、经营本国及外国政府债券、基金管理等,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自己的债券、股票或基金单位,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接受委托存款等。狭义的投资公司,则专指公司型投资基金的主体,这是依法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经由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定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该公司的资产。
7,监管机构: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海关总署、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等等。
附:基金、股票、债券之间的关系
证券包括基金、股票、债券、衍生证券等等。
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
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发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额获得经营收益和参与重大决策表决。
债券是指依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其特点是收益固定,风险较小。
基金与股票、债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区别:
(1)投资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债券的持有人是债券发行人的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基金单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体现的是信托关系。
(2)风险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股票的风险大于基金。对中小投资者而言,由于受可支配资产总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这就犯了“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禁忌,当其所投资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资本金有可能化为乌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则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把资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别投于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有价证券,把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债券在一般情况下,本金得到保证,收益相对固定,风险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况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债券的收益是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基金收益比债券高。以美国投资基金为例,国际投资者基金等25种基金1976~1981年5年间的收益增长率,平均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纪增长投资者基金为465%,最低的普利特伦德基金为243%;而1996年国内发行的二种5年期政府债券,利率分别只有13.06%和8.8%。
(4)投资方式不同。与股票、债券的投资者不同,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的投资者不再直接参与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不再直接承担投资风险,而是由专家具体负责投资方向的确定、投资对象的选择。
(5)价格取向不同。在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基金的价格主要决定于资产净值;而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价格则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巨大。
(6)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债券投资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满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资是无限期的,除非公司破产、进入清算,投资者不得从公司收回投资,如要收回,只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场价格变现;投资基金则要视所持有的基金形态不同而有区别:封闭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满后,投资者可按持有的份额分得相应的剩余资产。在封闭期内还可以在交易市场上变现;开放型基金一般没有期限,但投资者可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赎回。
虽然几种投资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间也存在不少联系:
基金、股票、债券都是有价证券,对它们的投资均为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划分类似于股票:股票是按“股”划分,计算其总资产;基金资产则划分为若干个“基金单位”,投资者按持有基金单位的份额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约型封闭基金与债券情况相似,在契约期满后一次收回投资。另外,股票、债券是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在国外有专门以股票、债券为投资对象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
区别债券和股票,债券和基金
我们家庭或个人来说,比较常用的几种投资工具就是债券、股票和基金了。不摸清它们的棱棱角角,有时候还真难以分辨它们谁优谁劣,投起资来也难以找着北。看了下面对债券和股票、债券和基金的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要找既有安全保证又有可观收益的投资工具,债券是最合适不过了。
一: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发行目的
债券:公司、政府、金融机构为追加资金而借债;股票:募集资金做自有资本,用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投资人的权限
债券:有权取得利息,到期索回本金,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股票:有权按股分红,要取回本金只能靠转让股票,有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优先股除外)
发行人
债券:可以是国家、金融机构、地方公共团体、企业等;股票:只能是股份公司。
收回本金的方式
债券:到期偿还时可以向发行者索回本金,也可以通过流通转让的方式;股票:一般不能退股,只能通过市场上交易转让。
风险与收益
债券:企业对债券负无限责任,收益与企业的经营好坏无关,风险小,收益相对固定且少;股票:企业对股票负有限责任,股息高低与企业的经营好坏挂钩,风险大,相对来说收益期望值大。
偿还程度
债券:是一种债权凭证,还款是铁板钉钉,就算公司破产倒闭也不能少一个子儿,要求偿还的权限优于股票;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公司破产倒闭时,股票投资人只有最后的要求偿还权或剩余清偿权。
税收负担
债券:一般来说是免税的;股票:要征收所得税。
区分债券和基金
二:债券和基金的区别
发行人
债券: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以发行债券;基金的发行主体只能是基金经理公司。
发行目的
债券的发行目的是公司,政府,金融机构为追加资金而进行的举债;基金的股份或受益凭证的发行是为了集中零散资金进行组合投资来共同获取最大的利益。
主体的经营权限
债券发行的主体有权经营募集来的资金;基金经理公司则只能将基金财产交由另外的信托投资机构持有,保管,和经营,基金经理公司只有对基金财产的运用进行监督的权力。
收回本金的方式
债券可流通转让,也可以在到期时向发行者索回本金;开放式投资基金可以随时通过流通转让收回本金;封闭式投资基金则只能在基金经营期满后分享基金剩余财产。
风险和收益
债券的还本付息具有法律的保护,安全性高,收益相对基金要少;基金由于在操作过程中能很好地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收益可观,但风险相对要大。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都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从历史上看,税务总局曾经是财政部的一个机构(税务总局曾经由财政部会计司代为管理),但后来分离成两个不同部门;从现实来看,虽然它们是两个不同部门,但实际上税务总局出台的政策还需要请示财政部。简单说,税务是负责收钱的,财政是负责花钱的。财政部下属税政司、关税司、预算司、国库司、国防司、金融司、会计司以及监督检查局等。税务总局下属货物劳务税司、所得税司、财产行为税司、国际税务司、规划核算司、纳税服务司、征管科技司、大企业管理司、稽查局、财务司、督察内审司、监察局等。
财政部和人行也都是管理钱财的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有14项(略)。
2,非国务院部门的国家级直属的非银行金融管理机构:银监会、证券委、证监会、保监会。
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商业银行只属于其中监管对象的一部分。银监会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在中央为银监会,一般在各省设立银监局,在各地级市设立银监分局。
证券委,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国务院证券委是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由国务院办公厅代管)。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保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负责监管所有的商业性保险公司。
中国金融监管系统:“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
3,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华夏银行等。
4,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人寿、人保健康、泰康人寿、新华人寿、民生人寿、太平人寿、合众人寿、人保财险、中国太保、人保寿险、中华财险、大地财险、国寿存续、生命人寿等。
5,基金:宝盈基金、博时基金、长城基金、长盛基金、东方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华富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建信基金、金鹰基金、中海基金等等。
6,投资公司: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众多证券或其他资产之中。广义的投资公司,既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等金融机构,也包括涉足产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各类企业。其业务范围包括购买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参加企业的创建和经营活动、提供中长期贷款、经营本国及外国政府债券、基金管理等,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自己的债券、股票或基金单位,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接受委托存款等。狭义的投资公司,则专指公司型投资基金的主体,这是依法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经由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定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该公司的资产。
7,监管机构: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海关总署、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等等。
附:基金、股票、债券之间的关系
证券包括基金、股票、债券、衍生证券等等。
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
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发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额获得经营收益和参与重大决策表决。
债券是指依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其特点是收益固定,风险较小。
基金与股票、债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区别:
(1)投资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债券的持有人是债券发行人的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基金单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体现的是信托关系。
(2)风险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股票的风险大于基金。对中小投资者而言,由于受可支配资产总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这就犯了“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禁忌,当其所投资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资本金有可能化为乌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则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把资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别投于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有价证券,把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债券在一般情况下,本金得到保证,收益相对固定,风险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况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债券的收益是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基金收益比债券高。以美国投资基金为例,国际投资者基金等25种基金1976~1981年5年间的收益增长率,平均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纪增长投资者基金为465%,最低的普利特伦德基金为243%;而1996年国内发行的二种5年期政府债券,利率分别只有13.06%和8.8%。
(4)投资方式不同。与股票、债券的投资者不同,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的投资者不再直接参与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不再直接承担投资风险,而是由专家具体负责投资方向的确定、投资对象的选择。
(5)价格取向不同。在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基金的价格主要决定于资产净值;而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价格则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巨大。
(6)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债券投资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满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资是无限期的,除非公司破产、进入清算,投资者不得从公司收回投资,如要收回,只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场价格变现;投资基金则要视所持有的基金形态不同而有区别:封闭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满后,投资者可按持有的份额分得相应的剩余资产。在封闭期内还可以在交易市场上变现;开放型基金一般没有期限,但投资者可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赎回。
虽然几种投资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间也存在不少联系:
基金、股票、债券都是有价证券,对它们的投资均为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划分类似于股票:股票是按“股”划分,计算其总资产;基金资产则划分为若干个“基金单位”,投资者按持有基金单位的份额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约型封闭基金与债券情况相似,在契约期满后一次收回投资。另外,股票、债券是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在国外有专门以股票、债券为投资对象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
区别债券和股票,债券和基金
我们家庭或个人来说,比较常用的几种投资工具就是债券、股票和基金了。不摸清它们的棱棱角角,有时候还真难以分辨它们谁优谁劣,投起资来也难以找着北。看了下面对债券和股票、债券和基金的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要找既有安全保证又有可观收益的投资工具,债券是最合适不过了。
一: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发行目的
债券:公司、政府、金融机构为追加资金而借债;股票:募集资金做自有资本,用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投资人的权限
债券:有权取得利息,到期索回本金,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股票:有权按股分红,要取回本金只能靠转让股票,有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优先股除外)
发行人
债券:可以是国家、金融机构、地方公共团体、企业等;股票:只能是股份公司。
收回本金的方式
债券:到期偿还时可以向发行者索回本金,也可以通过流通转让的方式;股票:一般不能退股,只能通过市场上交易转让。
风险与收益
债券:企业对债券负无限责任,收益与企业的经营好坏无关,风险小,收益相对固定且少;股票:企业对股票负有限责任,股息高低与企业的经营好坏挂钩,风险大,相对来说收益期望值大。
偿还程度
债券:是一种债权凭证,还款是铁板钉钉,就算公司破产倒闭也不能少一个子儿,要求偿还的权限优于股票;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公司破产倒闭时,股票投资人只有最后的要求偿还权或剩余清偿权。
税收负担
债券:一般来说是免税的;股票:要征收所得税。
区分债券和基金
二:债券和基金的区别
发行人
债券: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以发行债券;基金的发行主体只能是基金经理公司。
发行目的
债券的发行目的是公司,政府,金融机构为追加资金而进行的举债;基金的股份或受益凭证的发行是为了集中零散资金进行组合投资来共同获取最大的利益。
主体的经营权限
债券发行的主体有权经营募集来的资金;基金经理公司则只能将基金财产交由另外的信托投资机构持有,保管,和经营,基金经理公司只有对基金财产的运用进行监督的权力。
收回本金的方式
债券可流通转让,也可以在到期时向发行者索回本金;开放式投资基金可以随时通过流通转让收回本金;封闭式投资基金则只能在基金经营期满后分享基金剩余财产。
风险和收益
债券的还本付息具有法律的保护,安全性高,收益相对基金要少;基金由于在操作过程中能很好地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收益可观,但风险相对要大。
Monday, March 07, 2011
10 chinese stocks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今天刊登了美国著名的市场研究分析师克莱顿·里弗斯(Clayton Reeves)的文章称,投资者应当持有搜狐(纳斯达克:SOHU)、百度(纳斯达克:BIDU)和新浪(纳斯达克:SINA)等在内的10支中国概念股。
以下即为里弗斯的文章:
尽管投资中国公司可能也充满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投资者具备了经受市场考验的智慧,那么从投资中国公司的交易中获取丰厚的利润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以下就是投资者应当持有的10支中国概念股。
1、中国高速频道(纳斯达克:CCME)
2、旅程天下控股集团(NYSE:UTA)
3、携程网(纳斯达克:CTRP)
4、百度(纳斯达克:BIDU),百度是我最喜欢的互联网股票之一。我从去年8月左右开始研究百度,也从该股不断攀升的股价中获得了快乐。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仍持结充满变数,但是中国搜索和增值服务市场上的领先者仍将非百度莫属。我仍旧认为,百度的目标股价应当在145美元至255美元之间。
5、永业国际(纳斯达克:YONG)
6、新浪(纳斯达克:SINA),继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之后,新浪股价也一度遭遇挫折。尽管新浪业绩超出了分析师预期,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疲软业绩预期以及一些投资性亏损也激起了投资者一度纷纷抛售新浪股票。不过,新浪也有利好的消息,就是该公司的微博业务在近四个月的时间内,用户数量已经翻了一倍左右,达到了1亿,这一数量大大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目前,新浪股价仍处于上升斯,在此,我也将新浪目标股价定在80美元至125美元之间。
7、搜狐(纳斯达克:SOHU),搜狐/搜狗是中国的一大著名互联网公司,主要提供网络游戏、信息、搜索以及其它诸多颇具声誉的服务。搜狐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也一直保持稳健的利率。目前,在我看来,搜狐股价已经被低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更多的关注百度。搜狐的22 倍市盈率价格足以与百度的股票表现相媲美。目前,我预计搜狐的目标股价将在75美元至95美元之间。
8、完美时空(纳斯达克:PWRD),这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内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我认为,完美时空的价格已经大大低于其正常的合理范围,这一主要是因为其受近期新游戏表现不佳的负面影响所困扰。但是,在其近期的业绩报告中,完美时空已经推出了多样化的游戏产品,另外,完美时空当前股价较低,正是由于这种低价格的存在,再加上完美时空本身的业务发展潜力,因此我认为,完美时空仍充满着较大的投资商机,在此,我将完美时空的目标股价定在14美元至 26美元之间。
9、盛大(纳斯达克:SNDA),这家娱乐公司旗下还拥有盛大游戏(纳斯达克:GAME),我认为,这家游戏公司将为整个盛大公司提供巨大的发展动力。盛大目前股价被低估。由于盛大游戏仍将吸引更多中国玩家,因此盛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的投资机遇,目前我将盛大目标股价定在40美元至55美元之间。
10、中国东北石油控股有限公司(AMEX:NEP)
结论:上述部分公司的确比其它公司更具风险性,但是总体而言,我认为这些股票的确体现了中国市场充满多样的投资机遇。尽管上述公司多以互联网公司为主,但是这只是中国市场的一部分,我认为中国市场在中期范围内将会提供良好的投资机遇。当然,投资者需要记住,投资这些公司可能要比投资美国公司更具风险,如果你很担忧,那么在作出投资决定时不妨先咨询一些专业投资人士,相信你一定会享受这些公司股价上涨所带来的益处。
以下即为里弗斯的文章:
尽管投资中国公司可能也充满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投资者具备了经受市场考验的智慧,那么从投资中国公司的交易中获取丰厚的利润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以下就是投资者应当持有的10支中国概念股。
1、中国高速频道(纳斯达克:CCME)
2、旅程天下控股集团(NYSE:UTA)
3、携程网(纳斯达克:CTRP)
4、百度(纳斯达克:BIDU),百度是我最喜欢的互联网股票之一。我从去年8月左右开始研究百度,也从该股不断攀升的股价中获得了快乐。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仍持结充满变数,但是中国搜索和增值服务市场上的领先者仍将非百度莫属。我仍旧认为,百度的目标股价应当在145美元至255美元之间。
5、永业国际(纳斯达克:YONG)
6、新浪(纳斯达克:SINA),继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之后,新浪股价也一度遭遇挫折。尽管新浪业绩超出了分析师预期,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疲软业绩预期以及一些投资性亏损也激起了投资者一度纷纷抛售新浪股票。不过,新浪也有利好的消息,就是该公司的微博业务在近四个月的时间内,用户数量已经翻了一倍左右,达到了1亿,这一数量大大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目前,新浪股价仍处于上升斯,在此,我也将新浪目标股价定在80美元至125美元之间。
7、搜狐(纳斯达克:SOHU),搜狐/搜狗是中国的一大著名互联网公司,主要提供网络游戏、信息、搜索以及其它诸多颇具声誉的服务。搜狐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也一直保持稳健的利率。目前,在我看来,搜狐股价已经被低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更多的关注百度。搜狐的22 倍市盈率价格足以与百度的股票表现相媲美。目前,我预计搜狐的目标股价将在75美元至95美元之间。
8、完美时空(纳斯达克:PWRD),这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内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我认为,完美时空的价格已经大大低于其正常的合理范围,这一主要是因为其受近期新游戏表现不佳的负面影响所困扰。但是,在其近期的业绩报告中,完美时空已经推出了多样化的游戏产品,另外,完美时空当前股价较低,正是由于这种低价格的存在,再加上完美时空本身的业务发展潜力,因此我认为,完美时空仍充满着较大的投资商机,在此,我将完美时空的目标股价定在14美元至 26美元之间。
9、盛大(纳斯达克:SNDA),这家娱乐公司旗下还拥有盛大游戏(纳斯达克:GAME),我认为,这家游戏公司将为整个盛大公司提供巨大的发展动力。盛大目前股价被低估。由于盛大游戏仍将吸引更多中国玩家,因此盛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的投资机遇,目前我将盛大目标股价定在40美元至55美元之间。
10、中国东北石油控股有限公司(AMEX:NEP)
结论:上述部分公司的确比其它公司更具风险性,但是总体而言,我认为这些股票的确体现了中国市场充满多样的投资机遇。尽管上述公司多以互联网公司为主,但是这只是中国市场的一部分,我认为中国市场在中期范围内将会提供良好的投资机遇。当然,投资者需要记住,投资这些公司可能要比投资美国公司更具风险,如果你很担忧,那么在作出投资决定时不妨先咨询一些专业投资人士,相信你一定会享受这些公司股价上涨所带来的益处。
孩子要考名校,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孩子要考名校,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裔锦声博士
美国《汉新》月刊要办一个讲座,给人口最多、最注重教育的新泽西州孩子和家长支招:
孩子如何上名校?
邀我说上两句。
董事长美伦的盛情一是因为我的工作是为大洋行推荐高端人才10多年;二是因为我这几年在中国为大学生求胜职场做了10几场演讲,是南开、北大和中华全国工商联素质教育和金融教育顾问;再加上我女儿去年(2006)高中毕业,由学校推荐获得由美国教育部部长和布什总统共同签名的优秀学生总统奖;新泽西州州议院特别奖;还是由学生选举而出的2006年毕业生中最具艺术气质的女生,在放弃两所大学的商学院+文学院双学士奖学金后,最后决定去世界排名第一的电影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求学。这所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去年有7名走上奥斯卡红地毯,这包括最佳电影CRASH的男主角和电影《断背山》的著名导演李安。
鉴于这些原因吧,我有些体会,愿意和与我有同样心情的家长们,在这里交流。
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好学校,毕业后找工作时,路要宽一些?我们中国人,一是能吃苦,二是脑子好用,稍经指点,就会避免走很多弯路。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上大学,上名校,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一步。对如何考上名校,总结起来,我有三点体会:
1、 孩子为什么要考名校?目的明确,成功一半。
2、 考上名校的三大硬性指标、一大软性指标、三封推荐信:你和孩子都了解其实质吗?
3、 孩子的真正激情所在--你知道吗?怎样助燃它?
一. 孩子为什么要上名校?
首先,何为名校?美国共有四千多所大学,关于名校的定义,有硬性指标,也有软性指标,而且这个指标每年都在改变,根据该校的学术成就、学生和老师的比例,校友捐款和社会赞助的数目¥等等;这里还分学校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有纵向和横向两大指标,且每年也都在改变。这些资料全是公共资料,上网或去书店都可以查到。
排名前20名的大学基本上是在这个20名框架里交换位置,没什么大的改变。比如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今年哈佛大学可能第一,明年可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由于在这20名顶极名校中,一半是在美国建国初期的东部建立的,这些学校因为年深久远,墙外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绿色常春藤,于是又被称为常春藤大学。顾名思义,名校就=等于常春藤大学。
但这个定义是狭隘的。因为随着美国疆土的扩展,西部、中西部也出现了许多后起之秀,比如加州的柏克力、斯坦福大学,中西部的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等等;而且更有一些女子大学和专业性极强的学院,为美国政界、媒体输送了大批风云人物和第一夫人,你一定要对这些学院有所了解,否则有知识的美国人会认为你是出来乍到淘金的新移民,对美国的支柱经济之一——教育,毫无知晓。
有那么多大学可以上—4000多所任你挑,那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呢?
上名校总结起来有五大好处:
1、 能遇见大师或名师,受到特别启发。
2、 遇上旗鼓相当的同学,互相挑战激发自己最优秀的潜能。
3、 建立起一个极有用的强力人脉网。
4、 求职有路。还没毕业,大公司的门就为你开着,你不用到处碰壁,损伤自信。十多年前,我刚工作时替高圣、摩根这些在华尔街有名的外国大洋行去学校招人时,他们的首选全是排名头号的美国名校毕业生,且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对他们来讲,名校品牌就是贴了金的硬指标。
5、 高回报。好的教育都是花钱买来的。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是没有奖学金的;助学金有,但我们这样的双收入家庭是得不到的。如果你急需学费,这些学校可以低息贷款给你,因为学校相信你毕业后,他们的品牌可以让你在大公司立足,你的投资可以得到回报,且连本带息。如果你今天没有这个信心,那我也劝你别花家里这个钱。读书已经不再是一块精品装饰,那是务实。结婚、生子、养家、孝敬父母、回报社会,能是纸上谈兵?
十年寒窗,可以;一生清贫还带账,不可以!
二、考上名校的三大硬性指标、一个软性指标、三封推荐信
孩子一天8小时在学校以学为主,学校的老师和辅导员更应该知道我们孩子的长处和他们的弱点。两条腿有时还不一样长呢,何况一个人的后天发展?那么,我们家长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接上那条短腿呢?这就要求我们时常与学校取得联系,因为最后能否考上名校,三个硬性指标、一个软性指标、在校两位主科老师的两封推荐信和辅导员的一封推荐信,缺一不可。
首先,这三个硬性指标:一是指美国升学考试的英数主科SAT成绩;二是学生过去高中四年的平均分数GPA;三是SAT Subject两门辅科成绩。
1.SAT:各名校在招生简章上清清楚楚的写着SAT(数学和英文)两门主考分数不能低于1400分(总分1600分;从今年开始,增加了写作,三门总分为2400分。)对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这些头号名牌大学来讲,SAT得满分是常见的。每门700分对前20名学校来讲,也是最低要求。有些招生简章上则要求你的SAT成绩,必须是全国考试成绩的前10%比例当中。
2. GPA:前20名大学全都要求你高中四年的平均分数GPA必须是学校的前10%、5%、1%比例中的优秀生,不能低于3。6或3。8(总分4。0)。美国学校不排斥有天赋的学生,因此这个底线只供学校在普招时做参考。如果你是数学天才,可是在英文考试或写作上丢了一些分数,是会被原谅的。
3.SAT Subject: 除了这必考的SAT考试外,名校还需要另外两门“选科考分”——SAT Subject。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的课程,比如化学、数学、文学、语言什么的,自选。我女儿酷喜动漫,从10岁起就开始在国际动漫少儿画中得过奖(东京、巴黎和中国的一、二、三等奖都拿过);从六年级开始,女儿每年都由学校推荐,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画展,地区图书馆、书店、大学艺术馆、高中生艺术馆等,都展过她的作品。但在SAT Subject考试中,没有绘画这一科目。其实中国家庭看重的艺术熏陶,比如绘画、音乐、表演等等,如果不去专业学院,在普通大学考试中,没有竞争力。但是,如果你的三个硬性指标(SAT、GPA、SAT Subject)很强,过了名校的分数线,这些天赋和特长就会让考生大放异彩--大有可能获得全奖学金。读名校本科而不花钱——读研究生的时候总能申请到各项奖学金、助学金、TA的,找钱的路子要宽的多--能不是天下所有家长和学生的心愿?那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能力和荣誉!
第二,主科老师的两封推荐信
在填写大学申请表时,谁给你写推荐信?各个顶级名校的要求非常清楚:你的主要推荐人是教你的主科老师,以数学和英语为主;化学,写作,人文学等等为辅。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平时成绩,不懂的东西一定要随时随地问,不要拉帐。
无论如何,要进名校,这三个硬性指标(SAT、GPA、SAT Subject)和两门主科的推荐信,必须过硬.
第三,一大软性指标和辅导员的推荐信
软性指标和辅导员的推荐信往往是连在一起的,这主要指孩子的非成绩表现,可以说是德育或是素质教育。你在长知识和长大的过程中,对家庭、集体和社区有无责任心?你学的知识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同时还为了他人和社会?放学后假期中,你都做了些什么?哪些工作?哪些义工?那些对他人有意义的事?这包括对父母、对亲友。说到底,就是看你有无公民意识和领袖情愫。学校辅导员的这封推荐信,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重点高中的辅导员,全是在大学受过专门心理培训的佼佼者,他们有专业精神,对学生的一举一行都很清楚,对美国社会,对美国大学更加了解,因此,我们中国家长务必要随时与这些美国辅导员沟通,他们的建议往往是最忠诚的。比如,我女儿的辅导员在升学指导的“家长与辅导员会谈”的第一次见面上,就给了我一份美国排名前10的艺术学院名单,且答应动用学校的校友关系帮助推荐我女儿去艺术学院,但,我拒绝了。
我就怕孩子在美国学艺术,我认识的著名的前歌唱家、舞蹈家、前演员、前作曲家、前画家、前国学家不少,一到美国为了生活就得脱胎换骨,很是痛苦—包括我自己:学明清小说比较文学。一个人总不能老是在应聘表上写上10年前、20年前的辉煌吧?而且,20来岁,有什么辉煌?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还做得不错而已。所以我的女儿,不能上艺术学院。我在外国银行的人际关系,也不能白白的浪费掉了。再说,女儿不能站在父母的肩上往高处走,那站谁的肩上呢?谁又让你去站呢?
其实,在大转了一圈后,在放弃了两所商学院和文学院的高额奖学金后,我的女儿照样走了自己的路——去学动漫导演和游戏制作。所以,孩子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们家长不能对学校的建议,充耳不闻。
主意一定要孩子自己拿,是他要去读四年书,而不是你,对吗?他不幸福,你会高兴?
三、孩子的真正激情,你知道吗?怎样去助燃它?
最好的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我说这话,一是我的个人经历,二是我教授学生和鼓励女儿的经历。我在四所大学教过书,在华盛顿大学我教美国学生学中文,教了四年。在教书的过程中,成绩最好的学生,全是对这门课有真正兴趣的学生,他们无论年龄多大、多小,都想着法子要把布置的作业完成。比如,一次我带一个班的美国学生去中国店买了做饺子的材料,然后让他们回家集体包饺子,叫他们将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用简单的中文描述出来,比如怎么和面、调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如何用筷子,醋碟,拍大蒜……结果18个学生写了18篇全过程--够我改的!其中一位美国学生,成为NIKE在中国深圳鞋厂的总管,那是1989年吧?为什么呢?他当时就有心学中文,明白学中文将来拿它干什么。
目标清楚就有动力,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好它。
我的女儿更是一个例子。每天下午2:38分左右,她放学回家,因为我很多时间不在美国,所以当我在家时,下午2:38分就成为我在北美生活中的一大亮点:和女儿用餐。一边用餐,一边聊天。从政治经济美国攻打伊拉克到三国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红楼梦》中的石头有了欲望也能走上120章,留下一本《石头记》到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又回到中国的企业界和银行界:该有怎样的银企关系和公司哲学,才能从好的董事长导向好的公司,导向好的股票市场,最终健康的国民经济?我们也谈亲情、友情、爱情,谈如果一个女人爱她的丈夫,就要帮他担担子,如果爱自己的国家,就要为她分忧,除作贤妻良母外,还该对社会尽责——如何去做义工、当一个好的公民等等。
主题在不断变换,女儿的志向也跟着我们谈话的内容不断变换,她会两眼亮亮的看着我说:“妈咪,我要去当律师,为那些没有出生的孩子、被堕胎掉的孩子说话,他们不是苹果的种子,他们是人类的种子,是要长成人类的;妈咪,我要去当脑科医生,为那些出了车祸脑子一时缺氧的人,找来灵药,不让他们造成脑坏死;妈咪,我要去幼儿园当老师,给天下的孤儿天天讲故事……”
可一到四点钟我们必须结束谈话将杯盘碗盏放进洗碗机时,她总是说同样的一句话:妈咪,我得画画去了,2小时后做作业!
于是我就知道了女儿可以被一时的激情左右,但是她真正的激情--永远是画画。
画画和写小说--为她游戏中的人物画出一个性格来,写出一个故事来。所以,她最终放弃了学文学、学商学,去学电影制作。我相信女儿后劲大,但更相信,一个人只要干着自己激情所在的事,就会不辞劳苦的将它干好。
不干好不罢休!
今天我无法回美国来参加这场讲座,原因之一就是我要接送我的女儿去向动漫界的大师学习,以补偿我对她过去的不支持,甚至打击。今天,教她动漫画的正是和李安合作2008年奥运项目、多次在Disney动漫大片中参与设计、今年7月获得大连主题公园动漫人物中标的韩辉--中标奖金一百二十万人民币。我的读者都记得当我知道我的女儿只做了八套SAT题而朋友的女儿做了200套复习题时,我不知怎样把女儿骂得死去活来!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多做题就能轻车熟路地面对考试,她不明白吗?我也恨不得煽自己几个大耳光:一个女人,怎能把对社会的责任,凌架于对子女的责任之上?
但是,正如我的朋友--第一位走上奥斯卡奖台抱上小金人(1999年,动漫BUNNY)的华人、纽约大学教授、北师大副校长,中国第一所动漫学院创始人、800集动漫《三国演义》总导演肖永亮教授说:你将他人的事当做了自己的事;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把你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确实是这样。我们在北京见面后,他立刻将自己的高材生介绍给我女儿做朋友,将他妻子——中国动漫界出版第一人介绍给我女儿,向我女儿约稿。(我女儿的第一部小说《RO:仙境传说》—那是她拿本该用来做192套SAT练习题的时间写成的20万字动漫小说—不久就会在中国出版)。不少出版界和媒体策划公司的朋友也鼓励我女儿说:做出一个好项目来,叔叔、阿姨的公司,很需要好的LOGO哦!
说到底,孩子要考上名校,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孩子所在的美国中学老师和辅导员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发现和尊重孩子的激情;一定要在银行里为我们的子女存钱,在人生的路上,为我们的子女存爱!
孩子就能上名校,就能成为更有用的---社会人!
裔锦声博士
美国《汉新》月刊要办一个讲座,给人口最多、最注重教育的新泽西州孩子和家长支招:
孩子如何上名校?
邀我说上两句。
董事长美伦的盛情一是因为我的工作是为大洋行推荐高端人才10多年;二是因为我这几年在中国为大学生求胜职场做了10几场演讲,是南开、北大和中华全国工商联素质教育和金融教育顾问;再加上我女儿去年(2006)高中毕业,由学校推荐获得由美国教育部部长和布什总统共同签名的优秀学生总统奖;新泽西州州议院特别奖;还是由学生选举而出的2006年毕业生中最具艺术气质的女生,在放弃两所大学的商学院+文学院双学士奖学金后,最后决定去世界排名第一的电影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求学。这所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去年有7名走上奥斯卡红地毯,这包括最佳电影CRASH的男主角和电影《断背山》的著名导演李安。
鉴于这些原因吧,我有些体会,愿意和与我有同样心情的家长们,在这里交流。
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好学校,毕业后找工作时,路要宽一些?我们中国人,一是能吃苦,二是脑子好用,稍经指点,就会避免走很多弯路。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上大学,上名校,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一步。对如何考上名校,总结起来,我有三点体会:
1、 孩子为什么要考名校?目的明确,成功一半。
2、 考上名校的三大硬性指标、一大软性指标、三封推荐信:你和孩子都了解其实质吗?
3、 孩子的真正激情所在--你知道吗?怎样助燃它?
一. 孩子为什么要上名校?
首先,何为名校?美国共有四千多所大学,关于名校的定义,有硬性指标,也有软性指标,而且这个指标每年都在改变,根据该校的学术成就、学生和老师的比例,校友捐款和社会赞助的数目¥等等;这里还分学校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有纵向和横向两大指标,且每年也都在改变。这些资料全是公共资料,上网或去书店都可以查到。
排名前20名的大学基本上是在这个20名框架里交换位置,没什么大的改变。比如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今年哈佛大学可能第一,明年可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由于在这20名顶极名校中,一半是在美国建国初期的东部建立的,这些学校因为年深久远,墙外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绿色常春藤,于是又被称为常春藤大学。顾名思义,名校就=等于常春藤大学。
但这个定义是狭隘的。因为随着美国疆土的扩展,西部、中西部也出现了许多后起之秀,比如加州的柏克力、斯坦福大学,中西部的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等等;而且更有一些女子大学和专业性极强的学院,为美国政界、媒体输送了大批风云人物和第一夫人,你一定要对这些学院有所了解,否则有知识的美国人会认为你是出来乍到淘金的新移民,对美国的支柱经济之一——教育,毫无知晓。
有那么多大学可以上—4000多所任你挑,那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呢?
上名校总结起来有五大好处:
1、 能遇见大师或名师,受到特别启发。
2、 遇上旗鼓相当的同学,互相挑战激发自己最优秀的潜能。
3、 建立起一个极有用的强力人脉网。
4、 求职有路。还没毕业,大公司的门就为你开着,你不用到处碰壁,损伤自信。十多年前,我刚工作时替高圣、摩根这些在华尔街有名的外国大洋行去学校招人时,他们的首选全是排名头号的美国名校毕业生,且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对他们来讲,名校品牌就是贴了金的硬指标。
5、 高回报。好的教育都是花钱买来的。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这些学校的本科生,是没有奖学金的;助学金有,但我们这样的双收入家庭是得不到的。如果你急需学费,这些学校可以低息贷款给你,因为学校相信你毕业后,他们的品牌可以让你在大公司立足,你的投资可以得到回报,且连本带息。如果你今天没有这个信心,那我也劝你别花家里这个钱。读书已经不再是一块精品装饰,那是务实。结婚、生子、养家、孝敬父母、回报社会,能是纸上谈兵?
十年寒窗,可以;一生清贫还带账,不可以!
二、考上名校的三大硬性指标、一个软性指标、三封推荐信
孩子一天8小时在学校以学为主,学校的老师和辅导员更应该知道我们孩子的长处和他们的弱点。两条腿有时还不一样长呢,何况一个人的后天发展?那么,我们家长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接上那条短腿呢?这就要求我们时常与学校取得联系,因为最后能否考上名校,三个硬性指标、一个软性指标、在校两位主科老师的两封推荐信和辅导员的一封推荐信,缺一不可。
首先,这三个硬性指标:一是指美国升学考试的英数主科SAT成绩;二是学生过去高中四年的平均分数GPA;三是SAT Subject两门辅科成绩。
1.SAT:各名校在招生简章上清清楚楚的写着SAT(数学和英文)两门主考分数不能低于1400分(总分1600分;从今年开始,增加了写作,三门总分为2400分。)对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这些头号名牌大学来讲,SAT得满分是常见的。每门700分对前20名学校来讲,也是最低要求。有些招生简章上则要求你的SAT成绩,必须是全国考试成绩的前10%比例当中。
2. GPA:前20名大学全都要求你高中四年的平均分数GPA必须是学校的前10%、5%、1%比例中的优秀生,不能低于3。6或3。8(总分4。0)。美国学校不排斥有天赋的学生,因此这个底线只供学校在普招时做参考。如果你是数学天才,可是在英文考试或写作上丢了一些分数,是会被原谅的。
3.SAT Subject: 除了这必考的SAT考试外,名校还需要另外两门“选科考分”——SAT Subject。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的课程,比如化学、数学、文学、语言什么的,自选。我女儿酷喜动漫,从10岁起就开始在国际动漫少儿画中得过奖(东京、巴黎和中国的一、二、三等奖都拿过);从六年级开始,女儿每年都由学校推荐,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画展,地区图书馆、书店、大学艺术馆、高中生艺术馆等,都展过她的作品。但在SAT Subject考试中,没有绘画这一科目。其实中国家庭看重的艺术熏陶,比如绘画、音乐、表演等等,如果不去专业学院,在普通大学考试中,没有竞争力。但是,如果你的三个硬性指标(SAT、GPA、SAT Subject)很强,过了名校的分数线,这些天赋和特长就会让考生大放异彩--大有可能获得全奖学金。读名校本科而不花钱——读研究生的时候总能申请到各项奖学金、助学金、TA的,找钱的路子要宽的多--能不是天下所有家长和学生的心愿?那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能力和荣誉!
第二,主科老师的两封推荐信
在填写大学申请表时,谁给你写推荐信?各个顶级名校的要求非常清楚:你的主要推荐人是教你的主科老师,以数学和英语为主;化学,写作,人文学等等为辅。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平时成绩,不懂的东西一定要随时随地问,不要拉帐。
无论如何,要进名校,这三个硬性指标(SAT、GPA、SAT Subject)和两门主科的推荐信,必须过硬.
第三,一大软性指标和辅导员的推荐信
软性指标和辅导员的推荐信往往是连在一起的,这主要指孩子的非成绩表现,可以说是德育或是素质教育。你在长知识和长大的过程中,对家庭、集体和社区有无责任心?你学的知识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同时还为了他人和社会?放学后假期中,你都做了些什么?哪些工作?哪些义工?那些对他人有意义的事?这包括对父母、对亲友。说到底,就是看你有无公民意识和领袖情愫。学校辅导员的这封推荐信,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重点高中的辅导员,全是在大学受过专门心理培训的佼佼者,他们有专业精神,对学生的一举一行都很清楚,对美国社会,对美国大学更加了解,因此,我们中国家长务必要随时与这些美国辅导员沟通,他们的建议往往是最忠诚的。比如,我女儿的辅导员在升学指导的“家长与辅导员会谈”的第一次见面上,就给了我一份美国排名前10的艺术学院名单,且答应动用学校的校友关系帮助推荐我女儿去艺术学院,但,我拒绝了。
我就怕孩子在美国学艺术,我认识的著名的前歌唱家、舞蹈家、前演员、前作曲家、前画家、前国学家不少,一到美国为了生活就得脱胎换骨,很是痛苦—包括我自己:学明清小说比较文学。一个人总不能老是在应聘表上写上10年前、20年前的辉煌吧?而且,20来岁,有什么辉煌?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还做得不错而已。所以我的女儿,不能上艺术学院。我在外国银行的人际关系,也不能白白的浪费掉了。再说,女儿不能站在父母的肩上往高处走,那站谁的肩上呢?谁又让你去站呢?
其实,在大转了一圈后,在放弃了两所商学院和文学院的高额奖学金后,我的女儿照样走了自己的路——去学动漫导演和游戏制作。所以,孩子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们家长不能对学校的建议,充耳不闻。
主意一定要孩子自己拿,是他要去读四年书,而不是你,对吗?他不幸福,你会高兴?
三、孩子的真正激情,你知道吗?怎样去助燃它?
最好的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我说这话,一是我的个人经历,二是我教授学生和鼓励女儿的经历。我在四所大学教过书,在华盛顿大学我教美国学生学中文,教了四年。在教书的过程中,成绩最好的学生,全是对这门课有真正兴趣的学生,他们无论年龄多大、多小,都想着法子要把布置的作业完成。比如,一次我带一个班的美国学生去中国店买了做饺子的材料,然后让他们回家集体包饺子,叫他们将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用简单的中文描述出来,比如怎么和面、调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如何用筷子,醋碟,拍大蒜……结果18个学生写了18篇全过程--够我改的!其中一位美国学生,成为NIKE在中国深圳鞋厂的总管,那是1989年吧?为什么呢?他当时就有心学中文,明白学中文将来拿它干什么。
目标清楚就有动力,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好它。
我的女儿更是一个例子。每天下午2:38分左右,她放学回家,因为我很多时间不在美国,所以当我在家时,下午2:38分就成为我在北美生活中的一大亮点:和女儿用餐。一边用餐,一边聊天。从政治经济美国攻打伊拉克到三国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红楼梦》中的石头有了欲望也能走上120章,留下一本《石头记》到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又回到中国的企业界和银行界:该有怎样的银企关系和公司哲学,才能从好的董事长导向好的公司,导向好的股票市场,最终健康的国民经济?我们也谈亲情、友情、爱情,谈如果一个女人爱她的丈夫,就要帮他担担子,如果爱自己的国家,就要为她分忧,除作贤妻良母外,还该对社会尽责——如何去做义工、当一个好的公民等等。
主题在不断变换,女儿的志向也跟着我们谈话的内容不断变换,她会两眼亮亮的看着我说:“妈咪,我要去当律师,为那些没有出生的孩子、被堕胎掉的孩子说话,他们不是苹果的种子,他们是人类的种子,是要长成人类的;妈咪,我要去当脑科医生,为那些出了车祸脑子一时缺氧的人,找来灵药,不让他们造成脑坏死;妈咪,我要去幼儿园当老师,给天下的孤儿天天讲故事……”
可一到四点钟我们必须结束谈话将杯盘碗盏放进洗碗机时,她总是说同样的一句话:妈咪,我得画画去了,2小时后做作业!
于是我就知道了女儿可以被一时的激情左右,但是她真正的激情--永远是画画。
画画和写小说--为她游戏中的人物画出一个性格来,写出一个故事来。所以,她最终放弃了学文学、学商学,去学电影制作。我相信女儿后劲大,但更相信,一个人只要干着自己激情所在的事,就会不辞劳苦的将它干好。
不干好不罢休!
今天我无法回美国来参加这场讲座,原因之一就是我要接送我的女儿去向动漫界的大师学习,以补偿我对她过去的不支持,甚至打击。今天,教她动漫画的正是和李安合作2008年奥运项目、多次在Disney动漫大片中参与设计、今年7月获得大连主题公园动漫人物中标的韩辉--中标奖金一百二十万人民币。我的读者都记得当我知道我的女儿只做了八套SAT题而朋友的女儿做了200套复习题时,我不知怎样把女儿骂得死去活来!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多做题就能轻车熟路地面对考试,她不明白吗?我也恨不得煽自己几个大耳光:一个女人,怎能把对社会的责任,凌架于对子女的责任之上?
但是,正如我的朋友--第一位走上奥斯卡奖台抱上小金人(1999年,动漫BUNNY)的华人、纽约大学教授、北师大副校长,中国第一所动漫学院创始人、800集动漫《三国演义》总导演肖永亮教授说:你将他人的事当做了自己的事;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把你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确实是这样。我们在北京见面后,他立刻将自己的高材生介绍给我女儿做朋友,将他妻子——中国动漫界出版第一人介绍给我女儿,向我女儿约稿。(我女儿的第一部小说《RO:仙境传说》—那是她拿本该用来做192套SAT练习题的时间写成的20万字动漫小说—不久就会在中国出版)。不少出版界和媒体策划公司的朋友也鼓励我女儿说:做出一个好项目来,叔叔、阿姨的公司,很需要好的LOGO哦!
说到底,孩子要考上名校,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孩子所在的美国中学老师和辅导员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发现和尊重孩子的激情;一定要在银行里为我们的子女存钱,在人生的路上,为我们的子女存爱!
孩子就能上名校,就能成为更有用的---社会人!
Friday, February 25, 2011
Cash Kings
As an investor, it pays to follow the cash. If you figure out how a company moves its money, you might eventually find some of that cash flowing into your pockets.
In this series, we'll highlight three big dogs in an industry, and compare their "cash king margins" over time, trying to determine which has the greatest likelihood of putting cash back in your pocket. After all, a company can pay dividends and buy back stock only after it's actually received cash -- not just when it books those accounting figments known as "profits."
The cash king margin
Looking at a company's cash flow statement can help you determine whether its free cash flow actually backs up its reported profit. Companies that can create 10% or more free cash flow from their revenue can be powerful compounding machines for your portfolio.
To find the cash king margin, divide the free cash flow from the cash flow statement by sales:
Cash king margin = Free cash flow / sales
Let's take McDonald's as an example. Over the last four quarters, the restaurateur generated $6.0 billion in operating cash flow. It invested about $1.9 billion i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o calculate free cash flow, subtract McDonald's investment ($1.9 billion) from its operating cash flow ($6.0 billion). That leaves us with $4.1 billion in free cash flow, which the company can save for future expenditures or distribute to shareholders.
Taking McDonald's sales of $23.8 bill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we can figure that the company has a cash king margin of about 17% -- a nice high number. In other words, for every dollar of sales, McDonald's produces $0.17 in free cash.
Ideally, we'd like to see the cash king margin top 10%. The best blue chips can notch numbers greater than 20%, making them true cash dynamos. But some businesses, including many types of retailing, just can't sustain such margins.
We're also looking for companies that can consistently increase their margins over tim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ir competitive position is improving. Erratic swings in margins could signal a deteriorating business, or perhaps some financial skullduggery; you'll have to dig deeper to discover the reason.
Three companies
Today, let's look at three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Company
Cash King Margin (TTM)
1 Year Ago
3 Years Ago
5 Years Ago
Intel (Nasdaq: INTC)
26.3%
18.9%
19.9%
23.1%
Applied Materials (Nasdaq: AMAT)
15.8%
12.0%
20.3%
17.2%
Texas Instruments (NYSE: TXN)
18.8%
18.1%
26.9%
20.1%
Each of these companies has attractive cash king margins. Intel has pushed margins higher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Applied Materials is off the lows of a year ago but is still way below the levels of three and five years back. TI's margins also look nice, even though they're off from five years ago and down substantially from three years, too. These returns pale in comparison to the blue chips of software and biotech, of course, but it's useful to get some context.
The cash king margin can help you find highly profitable businesses, but it should only be the start of your search. The ratio does have its limits, especially for fast-growing small businesses. Many such companies reinvest all of their cash flow into growing the business, leaving them little or no free cash --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ake them poor investments. You'll need to look closer to determine exactly how a company is using its cash.
Still, if you can cut through the earnings headlines to follow the cash instead, you might be on the path toward seriously great investments.
Want to read more about Intel? Add it to My Watchlist, which will find all of our Foolish analysis on this stock.
The Tru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s Fortune... In the early days, Buffett had incredible success scooping up REVILED COMPANIES for pennies on the dollar. At the exact moment they were most out-of-favor... Here at The Motley Fool, we call these "Special Ops" – investments where timing is everything: deep value plays, spinoffs, mergers, turnarounds, and microcaps. These are the investments that can turn even SMALL STAKES INTO FORTUNES! To get your hands on 3 actionable, "Special Ops" recommendations, simply enter your name here. It's FREE for a limited time.
In this series, we'll highlight three big dogs in an industry, and compare their "cash king margins" over time, trying to determine which has the greatest likelihood of putting cash back in your pocket. After all, a company can pay dividends and buy back stock only after it's actually received cash -- not just when it books those accounting figments known as "profits."
The cash king margin
Looking at a company's cash flow statement can help you determine whether its free cash flow actually backs up its reported profit. Companies that can create 10% or more free cash flow from their revenue can be powerful compounding machines for your portfolio.
To find the cash king margin, divide the free cash flow from the cash flow statement by sales:
Cash king margin = Free cash flow / sales
Let's take McDonald's as an example. Over the last four quarters, the restaurateur generated $6.0 billion in operating cash flow. It invested about $1.9 billion i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o calculate free cash flow, subtract McDonald's investment ($1.9 billion) from its operating cash flow ($6.0 billion). That leaves us with $4.1 billion in free cash flow, which the company can save for future expenditures or distribute to shareholders.
Taking McDonald's sales of $23.8 bill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we can figure that the company has a cash king margin of about 17% -- a nice high number. In other words, for every dollar of sales, McDonald's produces $0.17 in free cash.
Ideally, we'd like to see the cash king margin top 10%. The best blue chips can notch numbers greater than 20%, making them true cash dynamos. But some businesses, including many types of retailing, just can't sustain such margins.
We're also looking for companies that can consistently increase their margins over tim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ir competitive position is improving. Erratic swings in margins could signal a deteriorating business, or perhaps some financial skullduggery; you'll have to dig deeper to discover the reason.
Three companies
Today, let's look at three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Company
Cash King Margin (TTM)
1 Year Ago
3 Years Ago
5 Years Ago
Intel (Nasdaq: INTC)
26.3%
18.9%
19.9%
23.1%
Applied Materials (Nasdaq: AMAT)
15.8%
12.0%
20.3%
17.2%
Texas Instruments (NYSE: TXN)
18.8%
18.1%
26.9%
20.1%
Each of these companies has attractive cash king margins. Intel has pushed margins higher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Applied Materials is off the lows of a year ago but is still way below the levels of three and five years back. TI's margins also look nice, even though they're off from five years ago and down substantially from three years, too. These returns pale in comparison to the blue chips of software and biotech, of course, but it's useful to get some context.
The cash king margin can help you find highly profitable businesses, but it should only be the start of your search. The ratio does have its limits, especially for fast-growing small businesses. Many such companies reinvest all of their cash flow into growing the business, leaving them little or no free cash --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ake them poor investments. You'll need to look closer to determine exactly how a company is using its cash.
Still, if you can cut through the earnings headlines to follow the cash instead, you might be on the path toward seriously great investments.
Want to read more about Intel? Add it to My Watchlist, which will find all of our Foolish analysis on this stock.
The Tru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s Fortune... In the early days, Buffett had incredible success scooping up REVILED COMPANIES for pennies on the dollar. At the exact moment they were most out-of-favor... Here at The Motley Fool, we call these "Special Ops" – investments where timing is everything: deep value plays, spinoffs, mergers, turnarounds, and microcaps. These are the investments that can turn even SMALL STAKES INTO FORTUNES! To get your hands on 3 actionable, "Special Ops" recommendations, simply enter your name here. It's FREE for a limited time.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11
50岁
过50岁的生日是在美国过的。没有人给我过,我也从不过生日。
50岁是个什么坎,在过去,这个岁数是老头了,古人说知天命了。 在今天,有人称壮年。
这 个年龄在中国,我都可以退休了,我离开中国的时候一次是38岁, 一次是41岁,当时我在中国的工龄已经有26年了,再有四年,我就可以退休了,享受国家的三五政策了。而在美国我还在第一线拼杀,拼杀为了医疗保险,为了 假期,为了养老保险,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养家糊口。在中国可以高喊口号,过去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上大学的时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 斗,现在是为了建设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而奋斗。在美国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中国空洞,美国实在,中国讲政治,美国讲实 惠。中国快乐,一颗烟,一张报,没有危机。美国抑郁,一个房,一个车,危机四起。中国人退休了干什么,吃喝玩乐。美国人退休了,继续工作。好还是不好,只 有自己知道。
美 国人说,50岁才是开始。我懂美国人说的。很多成功的人士50岁才开始创业,50岁以后才开始当医生,50岁才生小孩,50岁找个18岁的妙龄少女当老 婆,50岁了才开了自己的公司,50岁了才盖起了自己的房子,50岁了才开始上大学,50岁了才开始开汽车,50岁才开始学电脑,50岁了才离 婚。。。。。。
他们所说的50岁才开始,是他们50岁才明白,明白他能够做什么,能够成功什么。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50知天命了,他们50岁知道自己干什么,不是知天命是什么。
可 不是吗,我上大学到今天可不是已经30年了。30年前我从一个下乡知青郁郁葱葱的小子变成了现在一脸沧桑,皱纹邋遢的老男人。同事的孩子叫我大伯,农村里 的孩子叫我老爹,城市里的小朋友叫我老大爷了。30十年前人家称呼我小某某,学生成我某某老师,现在同事称我老某某,学生叫我老教授。
说老吧,不太老,半老不老。说年轻吧,那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干劲没了,无论从机体还是思想,都老了。有人称我老迂,大有贬义之意。意思是你这么老了,朽木不可雕也,还占着茅司不拉屎拉屎。
是 啊,肌肉少了,肚子大了,脂肪多了,头发白了,就像一部旧汽车,发动机老了,力量不足了,火车头变成了火火车尾,八九点钟的太阳已近到了夕阳落山的时候 了。有首歌叫作什么来着,夕阳红,我现在可能最喜欢唱的就是它了。还有医学上又一个词叫作更年期,我怎么一晃眼就到了这个时候了。人家跑步进入小康生活, 我是跑步进入更年期,真是时间不等人啊,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人就夕阳红了。
青春的年华在是在是唱着国际歌,手举红宝书,背诵老三篇,向毛主席敬礼,为理想而奋斗了,为祖国而工作,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作贡献,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的30年中度过来的。多少有点可歌可泣的壮举,回味,鞭策,和反思。
我这30年中,20年在中国,10年在美国,最好的年龄都献给了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我的祖国,一个是我的第二故乡。想一想十分感慨。在中国,这个年龄已经可以退休了,该想想福气了。可是在美国,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什么是叫享福,更不知道什么是享受。
现 在想一想,享福的日子还是有的,那是在中国,有位老妈一辈子的照顾。从小到大,我的事没有哪一件事让老妈不操心。到了今天,50的大伯了,老妈还惦记着这 个儿子,为这个儿子操心。老妈为我操心,这不叫享福吗。这辈子的依靠,不靠什么神灵保佑,也不靠空喊几声口号,实实在在的就靠老妈的关心和厚爱了,那是一 针一线的爱,一直穿到现在。她给的照顾,给我的温暖,我一辈子都还不清啊。我的勇气和智慧,完全是她造就的。她给了我一直往前走而没有停下来的勇气,就是 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她的鼓舞和鞭策。我不信佛,也不信教,但是我相信这一条, 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时以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尾座右铭。。。。。。
但 是享受,就很难说了,特别是来了美国,50岁了,还不知道享福的滋味,以之相反的,到是时时刻刻的危机,焦虑和千篇一律的机械动作,上班,下班,教书,回 家。不上班不行啊,没有粮食,没有老米钱了,家里要断粮了。话又说回来了,不上班又干什么呢。这里没有口号,只有白猫黑猫,坐住老鼠就是好猫。想要过舒服 的日子,要想享受,那就要有足够的粮食,美钞,过去叫做丰衣足食。在美国要想在第一代丰衣足食,没有近忧,难啊。所谓享受,另一种含义就是饱暖生淫欲,这 里连生活都很过不去,哪里来的异想天开,生活无忧呢。
我 不怪别人,只怪自己没有本事, 我在中国没有学好基本功,没有学好做事,所以苦头吃尽。别人已来到美国,苦读个3年五载,迎来光明一片,他们才是为着理想活着,越活越有滋味。可我到好, 到了美国,也为了理想,十年八载没有混出个人样,越活越没有盼头。生活的艰辛早就把我过去理想变为了为每一天的口粮而奋斗,为5斗米折腰,不折不行啊。因 为我没有来美国的本钱,没有好的本事,没有学位,只能做最低级的体力活。不干行吗,不行啊,我是个大男人,大事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养家糊口的责任还是要 负的。当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过去的理想,最多只是一个梦了。做梦的时候笑一下,醒过来的时候还是要去面对那个油糊糊的厨房,还是要四手四脚奏起锅碗 瓢勺变奏曲。
以 前可以享受老妈的的关怀,衣食无忧。现在成家了,还结婚两次,但还是未立业,那个不成器啊,又让老妈操心了。在美国哪里有什么福气可享,更不可能有什么享 受了。特别是来美的头三年,除了自己喜欢的没干了,不喜欢的都干了。以前的事业的干不了,阳春白雪变到了下里巴人,从原来的人们教师变成了打杂下厨的勤杂 工。
为什么,美国就没有我的专业。
美国没有我喜欢的。那你来干什么来了,很多人会问。不是不知道吗,要知道我就不来了。过去总这么敷衍回答。
说归说,传归传,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先暂时把口粮拿到,再谈其他的。。。。。。
这 三十年来,努力过吗,努力过。从双脚赤着走进城的知青,一直走到美国来了。在中国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到了美国,刷过碗,洗过菜,端过盘,炒过菜,前前 后后20多种工作都做过,到现在做了教授,当了医生,不努力行吗?汽车,房子,医疗保险,小孩子的上学,养老保险,每天雪片一样的账单飞来,你不得不面 对,不努力赚钱行吗。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还在继续耗着,熬着,要熬到什么时候。这种熬着,是一种努力还是一种挣扎?
这 三十年来,蹉跎过吗,蹉跎过。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蹉跎,这一路上坑坑洼洼走过来,踉踉跄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无论是学习,工作,还 是家庭,蹉跎岁月就像一条河,下去游泳那有不呛水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才刚学游泳的人。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蹉跎锻炼人的意志。那是鼓励人,教育人的大 话,大道理花。好听不中用,好看不卖钱。谁愿意有好日子不过,要去蹉跎岁月。人的天性是什么,一方面是懒惰的,一方面是不甘心的,不瞒足的,和不知道的, 还有就是攀比的。哪里有什么天生就是勤奋的。
所 谓懒惰,就是不劳而获的意思。没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要去过那种艰苦,痛苦日子,要去蹉跎,要去磨难,除非这个人大脑有病。给我一个舒服的日子,给我所有 我想要的条件,给我每星期休息三天,不上班,不劳动,不考虑问题,酒饱饭足,代替我现在的工作,我愿意,我太愿意了。问题是谁可以提供这种日子给我?要提 供也是要条件的,我又没有平等或者不平等交换的条件,我懒我活得下来吗。
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意思是勤劳而获。人的勤奋是后天的,是被逼迫出来的。能不劳而获,为什么要披星戴月,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懒能获得,可必勤奋。我不是讲歪道理,也不是狡辩,更不是唱反调。我只表达我对懒和勤的理解,不代表其他人的意志。
我 承认我是一个勤劳的人,勤快的手。我是想懒的,可是因为我没有懒的资本。如果我能够懒,受别人的照顾,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比如说老妈的照顾。一旦离开了老 妈,自己也有了家了,不靠自己靠谁去,不勤奋,更勤奋,我怎么活,家怎么养。再说了,这是一个社会,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诱惑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要想 获得,一个是靠别人施舍,采取消极的懒人态度。另一个就是采取积极,就是勤奋。总是有个什么东西的诱惑或逼迫,勤奋才出得来。
那 么人为什么要拼命努力呢,就是不甘心,不满足的,不知道的东西在作怪。知道的地东西,本来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是知道了就显得无足轻重。而不知道的就成了 希望。这个不知道的很难说就比已经知道的结果要好。所以为了这个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说婚姻,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后面的不一定比前面的好。以为比以前的好,实际上更糟糕。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无欲则按是什么,就是指人的欲望不能太过分。过头了,就不快乐,不安了。人学到50岁,悟出一点道理来,就是能懒就一点吧,懒人心低,容易满足。。。。。。
虽然我不信命,但是太多的蹉跎,我有时又觉得是一种天意。长期的这种挫折,不是把人的一切都磨平了吗。我现在的绰号是叫鹅卵石。
就 说学习吧,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名类前茅的前几名,不仅如此,还是历届的班干部。在学校你要学习好才行,当个干部也要学习好才有威信。为了这个学习,没有 少花力气。那个时候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少年英雄得志,英姿飒爽红卫兵。到了大学,虽说学习没有排上前几名,但是还是鼓足干劲争上游。大家都是从尖子 里面拔出来的,要想独占鳌头,鹤立鸡群,我赶不上啊。学习当然十分努力刻苦,那可是半夜鸡叫仍苦读,睡上一觉继续读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上大学,我们还没有 教科书,读的课本有很多都是蜡纸印刷的,但是并没有影响多少学习热情和钻研。那个时候我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就是天生骄子77界。我们的口号是攻书 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们的校长是老红军,我们跟着她吃着清水萝卜一路苦读过来,虽然面如菜色,但是比起红军长征两万五,好多啦。大学毕业后 又努力苦读,终于又进入了更苦的衙门。在这里,与其说是读书,倒不如说是工作,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泡论文,泡成果,泡毕业。又是三年寒窗,最后拿到一 个绿本本。然后接着又是出国前的苦读,从专业转向外语,又燃烧了两年已经不小的岁月。为了所谓的理想和前途,为了下一代能比我更好,我也就认了。人生38 的时候,终于有曙光了,到了美国,还以为是进了天堂。更糟的是,这个天堂不接纳我,天下乌鸦一般黑,我落入不间断的苦读,苦干,苦考之中,和永无天日的打 杂中。好像这个读书考试一生都没有间断过,一天到晚都是忙,忙,忙,还是忙。有的人读书不费力,是一种享受,那是他天生的好,脑子聪敏。可对我来说,读书 是一件苦差事。多少次不想再头悬梁,锥刺股了。但是不做这个苦差事,我又能做什么呢。家庭出生小知的我,即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后台,又不是根正苗青的培养对 象,更不要说三梯队不要我,就是五梯队我也轮不到啊。能做的,只有自己了。我读书并不聪明,是一种笨读,速度慢,记忆差。唯一可以值得炫耀的靠的就是一点 磨蹭的功夫,有人美言称之毅力。不苦读没有办法拚饭吃啊,和那些脑容量大的拚,只能通过时间和透支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到了50岁这个年龄,又是突然一醒,原来,生活就是古人总结的,到了这一天,谁都会醒过来。
醒过来的时候,自己也给自己总结不是经典的经典:当官不成,经商不了,不福不贵,平平淡淡。
今 天的自己其实也就是昨天的自己,天意早定了,不管你怎么折腾,你的命早就捏在如来佛的手心里了。自己没有大的造诣,也没有过人的天才或能力,什么也没有干 成。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也就只有在书中寻找快乐了,因为几十年的甘苦,只有书是最忠诚的朋友,它不会嫌弃你,不会因为你的落魄远离你。也难怪,算来 算去,30年的改革开放,自己也跟书打了30年的交道,不管走到哪里,有一本书,读一点前人的经验,写下自己的心得,也算是心灵的一种释放和享受吧,自我 陶醉一下,这一点,还是向阿Q学的。
再 说30年工作吧,谈不最好,也不可能是最好,因为我就不是最好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很多的时候还马马虎虎,经常叫别人抓住小辫子。自己也痛心疾首的 知道这一点,但是一再屡犯,就像是抽大烟一样,上瘾了。自己觉得虽然自己的工作有毛病,但是还是兢兢业业,刻刻苦苦,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没有作亏心 的事,没有消极怠工,更没有耍小聪明。为此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给我了一个美称,叫什么知道吗,叫不耻下问。我提的问题确实和一般人不一样,别人懂了,我还 蒙在鼓里。
我 到是出了一堆文章,书,还有美其名的科研成果,科技产品。后来一看,这些东西只是给自己读的,别人不会去读,因为都是废品。本以为这些东西还是点阳春白 雪,评个职称可以用上,后来才知道,评职称不靠这个,我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意外的是办理美国的绿卡移民,美国移民局到是第一时间承认了我是中国的杰出人 才,不是因为我是教授,而是我这堆谁也不去看的文章。。。。。。
再说家庭吧,30年到现在,成了两次家,结了两次婚。不是最坏,不够幸福,更谈不上美满,心里酸酸的。原来想着50年的白头金婚,现在是万万是不可能实现了,头婚就出了毛病。白头到老的梦只是我过去一个人的梦。我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
过 去在中国的时候觉得我的婚姻很美满幸福,在朋友和同事的堆里,我家是公认的五好家庭,我被公认是模范丈夫,家庭从来和睦,没有钉钉铆铆的碰撞。来到了美 国,原来好好的家庭,怎么就散了呢,这个五好家庭的底子也太差了,我的黄粱美梦也没有做到头。老婆跑了,孩子也丢了。怪谁,怪自己。老婆跑了可以再娶一 个,孩子丢了就难找回来了。
过 去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像我这样的人会失去家庭,会妻离子散。我还自以为是个模范丈夫,不吃喝嫖赌,无不良嗜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里里外外一把手,艰苦的 生活我担着。现在看来,我有毛病。一个男人要在社会上有地位,不仅以上都要具备以上优点,而且还要有权或者有钱,不说会说拉弹唱,打球照相,也要见机行 事,八面玲珑。可是这些我自愧不如,惭愧啊,不用说教,打都打不会。不过现在多少开了一点了驴敲了,什么驴窍,继续往下面看。
在 中国要有权,在美国要有钱。没有权和钱,丈夫即使是一百个真心,一千个诚意,一万个听话,就是喝洗脚水,都是无用的,更不用说是一家之主。所谓过去的论文 成果,当不了饭吃,清高不能解决肚子问题,阳春白雪也不能当花衣服来穿。实实在在的是生活的精髓,简单一点的是柴米油盐,复杂一点的是电影录像,再大一点 的就是房子汽车,更大一点的就是飞机大炮了。而这些实实在在的这些东西是靠经济支撑的。没有粮食,别人跟你一辈子?笑话。别人跟你,图个什么,就图你的真 诚吗,不够,还要是安全,舒服,享受。如果没有这些,谁愿意跟你。不要说50年,就是一朝一宿也难过啊。
所 要有这些,国内我没有办到,因为我没有办法当官,不是不想当,是当不了,没有哪个福气。国外我也没有办到,因为我没有赚钱。不是不想赚钱,是赚不到钱。这 绿花花的美利坚老头票看着都顺眼,花着多痛快。但是拿不到,就凭我拿洗碗的本事,就想实现美国梦,骗人去吧。这种一辈子都穷兮兮的人,谁愿意要,即使要 了,谁又能持久。和我结婚,我已经是走了八辈子桃花运了,要不就是上辈子欠我什么了,要不然我怎么什么都没有的人居然结了两次婚了,娶的老婆还如花似 玉。。。。。。
在 国内我是绝望了才跑了出来,那时因为我混不出来,当和尚又不甘心,我的家人跟着我没有味道。出来了更混不出来了,威信名声早已扫地出门,钱更是赚不到,比 国内还惨。美国是什么,就是钱的社会,钱就是资本,要不怎么叫了资本主义。美国资本主义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钱运转的。社会主义过去还有点人味。过去每个 月5两肉一两油的时候,大家的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然现在就不好说了,据说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都是钱闹的。
而 资本主义除了铜味就是铜味。所有到了美国的人好象一夜间兄弟情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铜钱死拼硬打,好像都变成了一丘之貉。铜多的就当然算是成功,不 管他过去有过多少劣迹。铜少的,就失败,不管他过去多么光荣。没铜的,就妻离子散,如同丧家之犬,我就是那个没铜的。难怪别人住旅馆的时候我只能住在露天 的车里,就像一条没有家可回的丧家犬。。。。。。
你 再痛心疾首,你再把地板剁穿,你也改变不了现实。大人散了没有办法,但是殃及到了孩子,她成了大人的牺牲品。她的成长,她的家庭温暖,她的教育,她的关 爱,她的所有,也随着父母得离散失去了,远离了。我不是不关爱她,而是没有能力关爱她,没有过多的财力支持她,没有过多心力呵护她,没有过多的精力教育 她。回首往事,我多么想弥补过去对她的失误和失去的父爱啊。这一个人伤了,可能带给她的是一辈子的记忆和伤心,刻在心里的东西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我做的 不好的是,我把她带来了美国,为的是她的前途。我把她带来了,丢掉的还是她的前途,这是我一辈子都很难原谅我自己。我没有把她带到我身边。。。。。。
30 年来没有野心吗,或者说是雄心,不能说没有。30年前上大学就想干点事,现在依然想做点事。30年前年少气盛,心比天高,冲冲闯闯,心气太足,力大无比, 指望着一天做点事。30年来也卧薪尝胆,埋头苦干,特别是到了美国,更是做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工作,尝试过了各种角色。通过这些不断的失败,教训,深刻地认 识到自己是谁,重新认识了自己是谁。从原来开始想做一点事到为了生计无论做什么事的变迁,从原来的有野心或者说雄心变成一个庸庸碌碌,无所用心,心境日趋 平静,日子淡如清水草民。
过 去在中国多少还是有点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原因都是别人的,能力都是自己的。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在中国的一切是多么的幸福。原来的天下不是自己 打的,是政府给你的饭碗,是单位给你的工资。虽然区区56六元工资,但是你不用发愁没有饭吃,每个月还可以有20块钱的结余。可是当时总算怨天尤人,满腹 牢骚,不知好歹。要叫我今天再回去做人,我绝对是领导的好部下,支持者,听从者,追随者。给领导提包包,鞍前马后跟着转,我不会有任何意见。他们就是你的 衣食父母啊,在那一个山头唱那一支歌,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这一点进化和感悟,我是到了美国后反省的。
到 了美国所有原来的一切都没有了,一切从零开始,开始了从身份,心态,思想的根本转化。过去在中国做事看不起所谓的钱,要搞的是有价值的东西,搞什么科研, 从不去考虑有没有市场。而在美国,如果不去面对市场,你一天也活不下来。哪怕你打餐馆,你不熟悉,你不是熟手,你都找不到工作。你不实际你马上就会饿死冻 死病死。我想我的懂事,真正含义上来说,是从美国开始的,虽然我在美国没有了那么多的所谓论文,更没有科研成果,著作,产品,但是我懂得了如何面对市场, 如何生存。我在生存夹缝中和拼搏中,体会了人生,体会了人,体会了社会,体会了那种酸甜苦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痛苦,失业,失去家庭,病痛,绝 望,无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真正有了草根人命的生活和对钱的渴望,对家人对亲情的热爱,对工作的企盼,对未来的渴望,还有对人生的感慨。在美国的头三年,尽管我已经拼到了极限,但是 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真正到了一个天翻地覆失落魄,丧家之犬无家回的场面。就连住在一起的中国同胞,也要把我扫地出门,赶出处宿舍凄凉境地。因为人穷 志短,马瘦毛长。(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以后在“我在美国的中国室友”中介绍)
有 了真正的痛苦,有了真正的不易,就知道了有对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珍惜,点点滴滴的感激,点点滴滴的踏实,点点滴滴的做人。我不是说我有什么节约的优良品质, 我也不是怕大家笑话,我的一顿饭,只要吃不完,绝对不会倒掉的,要冷冻起来,再解冻吃掉,从来不敢浪费粮食。我从加州到明州,2100 英里走了四天,一顿饭都没有在外面吃过,舍不得啊。我女儿拉美国的时候,我都没有舍得给她每一个美金的汉堡包。我的太太才来美国的时候,我都没给她买一袋 正常标价的洋芋片(没有ON SALE )她一直记我的仇到今天。大家一定觉得我过分了,我是过分了,我也觉得我很过分,我知道我错了。但是在当时,作为我,一个男人,我没有工作,也没有身份, 更没有钱。但是一家大小要吃的,用的,要交房租水电,这些是不能不交的。我该怎么办,我没有,我怎么变出钱来,我只能靠节省度日。我要把这些来之不易的钱 用在刀刃上。花去一分,从那里来第二分。我那时候的那个焦虑,让我的头发都竖了起来,每天头皮都是麻的,那是要中风的前兆。 我的同胞,我不是在诉苦,我可真是这样过来的。如果现在给我200块钱,我都可以活下来。给我一堆胡萝卜,我就可以挺过来,因为就可以靠着些残汤剩菜,我 可以活下来,可以坚持下来。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希望。
当初在中国下农村的时候,我每年的总收入才10元人民币,不是也坚持下来了吗。
如 今要检讨和自责的是,我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是别人不能。我不能用我的思维,来让别人适应我的生活和贫困。当时的情况虽然非常不好,但毕竟不至 于连这点东西都买不起,还是我自己的错,但是在当时,没有这样想。当时是急红了眼了,就差没有抢银行了。现在想起来,心里真的很难受,我想所有有我处境的 男同胞,都会有些或多或少的体会。我说的这些话也是在今天顿悟过来说的,如果我没有今天,可能我也不会有这番感言。
有 了后来对新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有着这种对父母,前辈,朋友的感恩,有了对子女的厚爱和包容,有了对物质欲望的减少,有了对自己对生活的检查和检点,有了 这种体会,人才会突然成熟起来。这个阶段,我的理解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明白了,不糊涂了。实际上是否还糊涂呢,我看是,只是学会了 一点生活哲理,能把一些东西放下了,学会了一些放弃。 我 已经懂得了一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人应该做他可以做得事,如果做不到,不要硬去做,硬做的结果,就是逆水行舟,很艰难。不服气不行,人年轻的时候 好逞能,你能做到我就能做到,这是指一般规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很多人的忍受力和承受力不同,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事,要看人。原来很有雄心的我到了 美国三年,做了不下20种工作,我原来的雄心壮志早就烟飞云散了。让我看清楚了一点,就是男人就是要有力量,这个我前面说了,就是权和钱。过去说知识就是 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知识不转化的话,也就是不能变成有用的钱和权的话,那种知识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难 怪在中国那么多的能人志士栽倒在钱的上面。如果他们能够像美国一样自己挣的钱,多少都可厚非。利用某种权力得到的全钱交易,当然要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为 什么都出这个问题,就是社会的财富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掌握这个全力的人,动用的不是他自己的财富,是把公共的利益放到了他们自己的腰包里面。
难 怪这么多的人对当官感兴趣,这个官就是权力,是成功男人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成功男人之所以成功了,最大的突出特色就是权和钱的力度增加了。所 谓的本事,也是一种权和钱的代名词,这个人有本事,就说明这个人创造的价值高,价值是什么,就是钱,体现价值的也是钱。过去说空气有价值,人人都离不开 它,但是人人都不把空气当作一回事,因为太廉价了,就变得没有价值了。但是钱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为了钱很多人赴汤蹈火,上了断头台的多的很。作为男人 的钱可更是万万不能没有,没有钱,在这个社会里就没有了你的地位和尊严。不能说金钱万能论,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特别是男人。我之所以做了那么多的不 同种类的工作,就是没有钱,有了钱,谁会愿意做那些无意义的工作。不管正理论也好,歪理论也罢,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也好,知识也好,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 良心,能赚到钱,能当上官,是有本事的体现,特别是男人。
30 年的奋斗,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老男人。过去是有力无处使,现在是心有余力不足。30年前乳臭味干,雄心壮志冲霄汉,比李玉和还李玉和,比杨子荣还杨子 荣。30年后,牙齿掉了,气喘病来了,高血压,高血脂接撞而来。50岁的人开始生病了,身体走下坡路了,明显感到想做的事离我越来越远,理想毕竟是理想, 现实就是现实。人不服老不行,不懂事更是不行。这句话还用得上,就是指知事务者为俊杰,这是我老师在20年前经常敲打我的,今天我才开窍。
30 年没有闯劲吗,不能说没有,要不然怎么一路闯到美国来了。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是没有选择,由不得自己,而且下乡的人都是自己同年龄的同胞,没有什 么怕与不怕的,而且是极其共荣的使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嘛。而到美国,这是自己的选择。来美国怕不怕,怕呀,一个人在外闯荡,没有靠背,没有依托,没有钱 财,没有本事,那里会不怕。但是机会比怕更难得到,失望的时候得到机会,就像你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你不去抓,别人想抓得多了是了。你是要机会,还是要怕 呢,我选择了前者。怕是可以克服的,机会是不可以失掉的,失去了就遗恨百年。为了这次机会,最后还是丢掉了亲情,丢掉了家庭,丢掉了亲人。按经济学的观点 算一下账,那个老鼻子亏本了,亏了夫人又折兵。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叫做有得必有失,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呢。。。。。。?
这 三十年,容易吗,不容易,不仅对我,对所有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容易。虽然说不容易,但是我赶上了中国有始以来的最好最快的变革与发展时期,我一直都经历了 祖国30年变化和变迁。直到现在,我的朋友和同事有的已经退休了,可是我仍然在奋斗。很难说我对家,对祖国做了什么,一个人的3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的这 一趟,是值得还是不值?
今 天我得朋友从英国打电话来,问我到美国后悔不后悔。我说后悔,后悔什么,后悔什么都没有什么。我讲得是真心话。如果在中国,我也一样能活下来,不比现在 差。起码能和父母在一起,服侍他们安度晚年。在国内我这样的同学朋友,不说物质条件,至少心里装的比我的要满当当的,这种心里面的财富,是永远没有用钱买 来的。
50 岁这个年龄看问题,物质所欲已经不是我追求的第一目标了,我更看重的是家庭和满,父母健康,儿女长大成人。我这个年龄已经不是索取的年龄了,应该是奉献给 予的年龄了。我有心奉献,但是我用什么来奉献?下一步我在考虑更多的问题是如何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国家的养育,教育之恩。
50岁这个年龄,我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自己一生的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现在这个轮廓已经慢慢清楚起来。能做的已经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不了,因为身体,思想,都已经不是那个能折腾得时候了,想的最多的,还是自己最后的归宿和使命。
50岁的时候考虑问题,已经不会找借口,推委。事能不能做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 不能再找借口活着。
50岁已经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了。天命天命由天而名,由不得你。当你知道的时候,就标志着你成熟了。我女儿这次2009年的一月一日见到我的时候说,爸爸成熟了。这是一个22岁女儿的评价。也就是说50岁以前,我还不成熟。
50岁这个年龄,孩子已经大了,不需要或者少操心了。 对孩子,该尽到的义务已经尽到了,或者尽量弥补。就我的孩子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来美国,也是为了她。她的到来,我才没有回去。现在她已经长大,可以自立了,我是否该想想自己的归宿了?
50 岁这个年龄了,还能干几年。干几年又为了什么,为了谁。 在美国这样的文化沙漠里面,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一天为的就是这点活命钱,把自己全部的全部都陷入到了这个为钱的黑洞里。不为钱行吗,至少我这个家是不行 的。我可以以最简单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别人不是这样。我要支撑这么一个家,不仅体力,而且脑力还要向年轻人一样飞转,高速运转。我感到很累,而且无望。 前面已经说过,没有钱支撑生活,是不行的。把自己养活,也需要钱,所以钱是万万不能没有的。没有了钱,就会失去很多,包括自己的家。但是为了钱,又得到了 家吗?。
和 中国的老百姓来比,从表面上看, 我现在的物质生活是要比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要好,外表看起来要好一些,房子大一些,车子多一些,收入要高一些。但是我有幸福感吗?50岁体现的幸福感已经不 是可以用物质生活来来衡量。最大的满意是从心灵深处。为什么干到现在,有车,有房,有绿卡但是并不快乐呢?为什么有钱人并不幸福呢。为什么有钱人乐忠于慈 善事业。这个问题天天都在围绕我的思想。我时时刻刻都在想这个很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有 人信教,可我不行。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博士,高科技人事,总统,政府要员,他们信教。为什么?他们已经是世界的精英,100万人里面才可能出来的这么一个 人物。为什么到了美国,都开始信仰了宗教,他们在干什么?我最大的体会是他们实在找一个可以使自己心灵能够得到安慰,释放的地方,找一个平衡点。有困难, 找上帝去,假设一个上帝放在台上面,天天拜,兴许自我安慰一下。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人心迷信,定时要到庙里烧香拜佛,求老天保佑,自己心里有宁静,因为别人 帮不了你,只有自己找个能够让自己一安静平衡的方式,我想就是这个道理。信的人,可以得到所谓的安慰。不信的人,像我,安慰从那里来呢?
但在中国为么那么多的人有不信教,包括我在内。这也是我常常在想得一个问题。 他们是寻求一种寄托?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他们有了台阶,我的台阶在那里?
50 岁的人牙齿掉了,一吃酸冷的东西全口牙痛。用冷酸灵牙膏也没有用。想吃什么也有问题了,猪蹄牛筋已经咬不动的,花生也嚼不碎了,鸡蛋炒饭吃起来也不香了, 以前能吃的东西现在一下子都不能吃了。最能吃的又回到了婴儿时代,吃牛奶鸡蛋,吃蒸鸡蛋糕,喝稀饭,就腐乳,因为不用嚼。
50岁的人开始眼睛花了。过去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现在看报纸也不能近看了,要远一点,虽然还不至于戴上老花眼镜,但是人生的衰老不可避免写在了脸上。这么皱皮皱脸的还能有什么用。男人可以说得阅历无限,女人呢?
50 岁的时候,没有力气了。 干什么时间长了,就感到力不从心。 本来可以工作10个小时的,现在工作8个小时还嫌累,动一动就气喘,各个关节都喀喀作响,到了50肩的年龄了,不要指望手脚还像从前。该吃该喝的已经够 了,绝对不能再去粘花惹草了,如果有力气,最好还是下田劳动,不要去泡妞了,因为你不是那个年龄了。
50 岁的时候多开始回忆往事,往事历历心头,特别是重大的事件。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其实也是一种回忆。回忆过去,记录有兴趣的东西,总结自己的失败也好,经 验也好。不为别人,就为自己,让自己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自己。如果被人有苟同的地方,算是老友一场,虽然见不上面。
50 岁的时候时时检讨自己,看看自己一生的奋斗中有哪些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失误的地方。尽管这些失误和遗憾都都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是总结自己的经 验教训,让不好的东西不要再发生。机会允许的话,和下一代谈心,喜欢他们借鉴一些我过去失败的教训,这样年轻人少走弯路。当然当听得人就会接受,不当听得 人就不会介意。很多东西很多经验都是不经意取得的,感悟人生的快,进步就快。我是感悟人生比较慢的人,所以吃了不少苦头。
50 岁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亲情,考虑孩子的下一步成长和定位,考虑父母的生老病死。对小的,感触更深的不是要孩子要个什么学位,要什么光荣的头衔,而是希望 他们自己能够生活下去,自己能够独当一面,自己能够经济独立,自己能够把自己的路走好。如果孩子走不好的话,我心里感到没有尽到责任。现在在美国,美国的 教育已经使我们两代人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很多思想是不能再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在美国不是那么一回事。自己无力改变别人,更无力改变 社会。
50岁感悟人生1
过50岁的生日是在美国过的。没有人给我过,我也从不过生日。
50岁是个什么坎,在过去,这个岁数是老头了,古人说知天命了。 在今天,有人称壮年。
这 个年龄在中国,我都可以退休了,我离开中国的时候一次是38岁, 一次是41岁,当时我在中国的工龄已经有26年了,再有四年,我就可以退休了,享受国家的三五政策了。而在美国我还在第一线拼杀,拼杀为了医疗保险,为了 假期,为了养老保险,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养家糊口。在中国可以高喊口号,过去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上大学的时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 斗,现在是为了建设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而奋斗。在美国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中国空洞,美国实在,中国讲政治,美国讲实 惠。中国快乐,一颗烟,一张报,没有危机。美国抑郁,一个房,一个车,危机四起。中国人退休了干什么,吃喝玩乐。美国人退休了,继续工作。好还是不好,只 有自己知道。
美 国人说,50岁才是开始。我懂美国人说的。很多成功的人士50岁才开始创业,50岁以后才开始当医生,50岁才生小孩,50岁找个18岁的妙龄少女当老 婆,50岁了才开了自己的公司,50岁了才盖起了自己的房子,50岁了才开始上大学,50岁了才开始开汽车,50岁才开始学电脑,50岁了才离 婚。。。。。。
他们所说的50岁才开始,是他们50岁才明白,明白他能够做什么,能够成功什么。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50知天命了,他们50岁知道自己干什么,不是知天命是什么。
可 不是吗,我上大学到今天可不是已经30年了。30年前我从一个下乡知青郁郁葱葱的小子变成了现在一脸沧桑,皱纹邋遢的老男人。同事的孩子叫我大伯,农村里 的孩子叫我老爹,城市里的小朋友叫我老大爷了。30十年前人家称呼我小某某,学生成我某某老师,现在同事称我老某某,学生叫我老教授。
说老吧,不太老,半老不老。说年轻吧,那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干劲没了,无论从机体还是思想,都老了。有人称我老迂,大有贬义之意。意思是你这么老了,朽木不可雕也,还占着茅司不拉屎拉屎。
是 啊,肌肉少了,肚子大了,脂肪多了,头发白了,就像一部旧汽车,发动机老了,力量不足了,火车头变成了火火车尾,八九点钟的太阳已近到了夕阳落山的时候 了。有首歌叫作什么来着,夕阳红,我现在可能最喜欢唱的就是它了。还有医学上又一个词叫作更年期,我怎么一晃眼就到了这个时候了。人家跑步进入小康生活, 我是跑步进入更年期,真是时间不等人啊,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人就夕阳红了。
青春的年华在是在是唱着国际歌,手举红宝书,背诵老三篇,向毛主席敬礼,为理想而奋斗了,为祖国而工作,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作贡献,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的30年中度过来的。多少有点可歌可泣的壮举,回味,鞭策,和反思。
我这30年中,20年在中国,10年在美国,最好的年龄都献给了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我的祖国,一个是我的第二故乡。想一想十分感慨。在中国,这个年龄已经可以退休了,该想想福气了。可是在美国,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什么是叫享福,更不知道什么是享受。
现 在想一想,享福的日子还是有的,那是在中国,有位老妈一辈子的照顾。从小到大,我的事没有哪一件事让老妈不操心。到了今天,50的大伯了,老妈还惦记着这 个儿子,为这个儿子操心。老妈为我操心,这不叫享福吗。这辈子的依靠,不靠什么神灵保佑,也不靠空喊几声口号,实实在在的就靠老妈的关心和厚爱了,那是一 针一线的爱,一直穿到现在。她给的照顾,给我的温暖,我一辈子都还不清啊。我的勇气和智慧,完全是她造就的。她给了我一直往前走而没有停下来的勇气,就是 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她的鼓舞和鞭策。我不信佛,也不信教,但是我相信这一条, 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时以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尾座右铭。。。。。。
但 是享受,就很难说了,特别是来了美国,50岁了,还不知道享福的滋味,以之相反的,到是时时刻刻的危机,焦虑和千篇一律的机械动作,上班,下班,教书,回 家。不上班不行啊,没有粮食,没有老米钱了,家里要断粮了。话又说回来了,不上班又干什么呢。这里没有口号,只有白猫黑猫,坐住老鼠就是好猫。想要过舒服 的日子,要想享受,那就要有足够的粮食,美钞,过去叫做丰衣足食。在美国要想在第一代丰衣足食,没有近忧,难啊。所谓享受,另一种含义就是饱暖生淫欲,这 里连生活都很过不去,哪里来的异想天开,生活无忧呢。
我 不怪别人,只怪自己没有本事, 我在中国没有学好基本功,没有学好做事,所以苦头吃尽。别人已来到美国,苦读个3年五载,迎来光明一片,他们才是为着理想活着,越活越有滋味。可我到好, 到了美国,也为了理想,十年八载没有混出个人样,越活越没有盼头。生活的艰辛早就把我过去理想变为了为每一天的口粮而奋斗,为5斗米折腰,不折不行啊。因 为我没有来美国的本钱,没有好的本事,没有学位,只能做最低级的体力活。不干行吗,不行啊,我是个大男人,大事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养家糊口的责任还是要 负的。当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过去的理想,最多只是一个梦了。做梦的时候笑一下,醒过来的时候还是要去面对那个油糊糊的厨房,还是要四手四脚奏起锅碗 瓢勺变奏曲。
以 前可以享受老妈的的关怀,衣食无忧。现在成家了,还结婚两次,但还是未立业,那个不成器啊,又让老妈操心了。在美国哪里有什么福气可享,更不可能有什么享 受了。特别是来美的头三年,除了自己喜欢的没干了,不喜欢的都干了。以前的事业的干不了,阳春白雪变到了下里巴人,从原来的人们教师变成了打杂下厨的勤杂 工。
为什么,美国就没有我的专业。
美国没有我喜欢的。那你来干什么来了,很多人会问。不是不知道吗,要知道我就不来了。过去总这么敷衍回答。
说归说,传归传,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先暂时把口粮拿到,再谈其他的。。。。。。
这 三十年来,努力过吗,努力过。从双脚赤着走进城的知青,一直走到美国来了。在中国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到了美国,刷过碗,洗过菜,端过盘,炒过菜,前前 后后20多种工作都做过,到现在做了教授,当了医生,不努力行吗?汽车,房子,医疗保险,小孩子的上学,养老保险,每天雪片一样的账单飞来,你不得不面 对,不努力赚钱行吗。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还在继续耗着,熬着,要熬到什么时候。这种熬着,是一种努力还是一种挣扎?
这 三十年来,蹉跎过吗,蹉跎过。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蹉跎,这一路上坑坑洼洼走过来,踉踉跄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无论是学习,工作,还 是家庭,蹉跎岁月就像一条河,下去游泳那有不呛水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才刚学游泳的人。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蹉跎锻炼人的意志。那是鼓励人,教育人的大 话,大道理花。好听不中用,好看不卖钱。谁愿意有好日子不过,要去蹉跎岁月。人的天性是什么,一方面是懒惰的,一方面是不甘心的,不瞒足的,和不知道的, 还有就是攀比的。哪里有什么天生就是勤奋的。
所 谓懒惰,就是不劳而获的意思。没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要去过那种艰苦,痛苦日子,要去蹉跎,要去磨难,除非这个人大脑有病。给我一个舒服的日子,给我所有 我想要的条件,给我每星期休息三天,不上班,不劳动,不考虑问题,酒饱饭足,代替我现在的工作,我愿意,我太愿意了。问题是谁可以提供这种日子给我?要提 供也是要条件的,我又没有平等或者不平等交换的条件,我懒我活得下来吗。
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意思是勤劳而获。人的勤奋是后天的,是被逼迫出来的。能不劳而获,为什么要披星戴月,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懒能获得,可必勤奋。我不是讲歪道理,也不是狡辩,更不是唱反调。我只表达我对懒和勤的理解,不代表其他人的意志。
我 承认我是一个勤劳的人,勤快的手。我是想懒的,可是因为我没有懒的资本。如果我能够懒,受别人的照顾,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比如说老妈的照顾。一旦离开了老 妈,自己也有了家了,不靠自己靠谁去,不勤奋,更勤奋,我怎么活,家怎么养。再说了,这是一个社会,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诱惑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要想 获得,一个是靠别人施舍,采取消极的懒人态度。另一个就是采取积极,就是勤奋。总是有个什么东西的诱惑或逼迫,勤奋才出得来。
那 么人为什么要拼命努力呢,就是不甘心,不满足的,不知道的东西在作怪。知道的地东西,本来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是知道了就显得无足轻重。而不知道的就成了 希望。这个不知道的很难说就比已经知道的结果要好。所以为了这个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说婚姻,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后面的不一定比前面的好。以为比以前的好,实际上更糟糕。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无欲则按是什么,就是指人的欲望不能太过分。过头了,就不快乐,不安了。人学到50岁,悟出一点道理来,就是能懒就一点吧,懒人心低,容易满足。。。。。。
虽然我不信命,但是太多的蹉跎,我有时又觉得是一种天意。长期的这种挫折,不是把人的一切都磨平了吗。我现在的绰号是叫鹅卵石。
就 说学习吧,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名类前茅的前几名,不仅如此,还是历届的班干部。在学校你要学习好才行,当个干部也要学习好才有威信。为了这个学习,没有 少花力气。那个时候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少年英雄得志,英姿飒爽红卫兵。到了大学,虽说学习没有排上前几名,但是还是鼓足干劲争上游。大家都是从尖子 里面拔出来的,要想独占鳌头,鹤立鸡群,我赶不上啊。学习当然十分努力刻苦,那可是半夜鸡叫仍苦读,睡上一觉继续读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上大学,我们还没有 教科书,读的课本有很多都是蜡纸印刷的,但是并没有影响多少学习热情和钻研。那个时候我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就是天生骄子77界。我们的口号是攻书 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们的校长是老红军,我们跟着她吃着清水萝卜一路苦读过来,虽然面如菜色,但是比起红军长征两万五,好多啦。大学毕业后 又努力苦读,终于又进入了更苦的衙门。在这里,与其说是读书,倒不如说是工作,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泡论文,泡成果,泡毕业。又是三年寒窗,最后拿到一 个绿本本。然后接着又是出国前的苦读,从专业转向外语,又燃烧了两年已经不小的岁月。为了所谓的理想和前途,为了下一代能比我更好,我也就认了。人生38 的时候,终于有曙光了,到了美国,还以为是进了天堂。更糟的是,这个天堂不接纳我,天下乌鸦一般黑,我落入不间断的苦读,苦干,苦考之中,和永无天日的打 杂中。好像这个读书考试一生都没有间断过,一天到晚都是忙,忙,忙,还是忙。有的人读书不费力,是一种享受,那是他天生的好,脑子聪敏。可对我来说,读书 是一件苦差事。多少次不想再头悬梁,锥刺股了。但是不做这个苦差事,我又能做什么呢。家庭出生小知的我,即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后台,又不是根正苗青的培养对 象,更不要说三梯队不要我,就是五梯队我也轮不到啊。能做的,只有自己了。我读书并不聪明,是一种笨读,速度慢,记忆差。唯一可以值得炫耀的靠的就是一点 磨蹭的功夫,有人美言称之毅力。不苦读没有办法拚饭吃啊,和那些脑容量大的拚,只能通过时间和透支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到了50岁这个年龄,又是突然一醒,原来,生活就是古人总结的,到了这一天,谁都会醒过来。
醒过来的时候,自己也给自己总结不是经典的经典:当官不成,经商不了,不福不贵,平平淡淡。
今 天的自己其实也就是昨天的自己,天意早定了,不管你怎么折腾,你的命早就捏在如来佛的手心里了。自己没有大的造诣,也没有过人的天才或能力,什么也没有干 成。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也就只有在书中寻找快乐了,因为几十年的甘苦,只有书是最忠诚的朋友,它不会嫌弃你,不会因为你的落魄远离你。也难怪,算来 算去,30年的改革开放,自己也跟书打了30年的交道,不管走到哪里,有一本书,读一点前人的经验,写下自己的心得,也算是心灵的一种释放和享受吧,自我 陶醉一下,这一点,还是向阿Q学的。
再 说30年工作吧,谈不最好,也不可能是最好,因为我就不是最好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很多的时候还马马虎虎,经常叫别人抓住小辫子。自己也痛心疾首的 知道这一点,但是一再屡犯,就像是抽大烟一样,上瘾了。自己觉得虽然自己的工作有毛病,但是还是兢兢业业,刻刻苦苦,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没有作亏心 的事,没有消极怠工,更没有耍小聪明。为此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给我了一个美称,叫什么知道吗,叫不耻下问。我提的问题确实和一般人不一样,别人懂了,我还 蒙在鼓里。
我 到是出了一堆文章,书,还有美其名的科研成果,科技产品。后来一看,这些东西只是给自己读的,别人不会去读,因为都是废品。本以为这些东西还是点阳春白 雪,评个职称可以用上,后来才知道,评职称不靠这个,我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意外的是办理美国的绿卡移民,美国移民局到是第一时间承认了我是中国的杰出人 才,不是因为我是教授,而是我这堆谁也不去看的文章。。。。。。
再说家庭吧,30年到现在,成了两次家,结了两次婚。不是最坏,不够幸福,更谈不上美满,心里酸酸的。原来想着50年的白头金婚,现在是万万是不可能实现了,头婚就出了毛病。白头到老的梦只是我过去一个人的梦。我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
过 去在中国的时候觉得我的婚姻很美满幸福,在朋友和同事的堆里,我家是公认的五好家庭,我被公认是模范丈夫,家庭从来和睦,没有钉钉铆铆的碰撞。来到了美 国,原来好好的家庭,怎么就散了呢,这个五好家庭的底子也太差了,我的黄粱美梦也没有做到头。老婆跑了,孩子也丢了。怪谁,怪自己。老婆跑了可以再娶一 个,孩子丢了就难找回来了。
过 去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像我这样的人会失去家庭,会妻离子散。我还自以为是个模范丈夫,不吃喝嫖赌,无不良嗜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里里外外一把手,艰苦的 生活我担着。现在看来,我有毛病。一个男人要在社会上有地位,不仅以上都要具备以上优点,而且还要有权或者有钱,不说会说拉弹唱,打球照相,也要见机行 事,八面玲珑。可是这些我自愧不如,惭愧啊,不用说教,打都打不会。不过现在多少开了一点了驴敲了,什么驴窍,继续往下面看。
50岁是个什么坎,在过去,这个岁数是老头了,古人说知天命了。 在今天,有人称壮年。
这 个年龄在中国,我都可以退休了,我离开中国的时候一次是38岁, 一次是41岁,当时我在中国的工龄已经有26年了,再有四年,我就可以退休了,享受国家的三五政策了。而在美国我还在第一线拼杀,拼杀为了医疗保险,为了 假期,为了养老保险,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养家糊口。在中国可以高喊口号,过去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上大学的时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 斗,现在是为了建设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而奋斗。在美国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中国空洞,美国实在,中国讲政治,美国讲实 惠。中国快乐,一颗烟,一张报,没有危机。美国抑郁,一个房,一个车,危机四起。中国人退休了干什么,吃喝玩乐。美国人退休了,继续工作。好还是不好,只 有自己知道。
美 国人说,50岁才是开始。我懂美国人说的。很多成功的人士50岁才开始创业,50岁以后才开始当医生,50岁才生小孩,50岁找个18岁的妙龄少女当老 婆,50岁了才开了自己的公司,50岁了才盖起了自己的房子,50岁了才开始上大学,50岁了才开始开汽车,50岁才开始学电脑,50岁了才离 婚。。。。。。
他们所说的50岁才开始,是他们50岁才明白,明白他能够做什么,能够成功什么。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50知天命了,他们50岁知道自己干什么,不是知天命是什么。
可 不是吗,我上大学到今天可不是已经30年了。30年前我从一个下乡知青郁郁葱葱的小子变成了现在一脸沧桑,皱纹邋遢的老男人。同事的孩子叫我大伯,农村里 的孩子叫我老爹,城市里的小朋友叫我老大爷了。30十年前人家称呼我小某某,学生成我某某老师,现在同事称我老某某,学生叫我老教授。
说老吧,不太老,半老不老。说年轻吧,那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干劲没了,无论从机体还是思想,都老了。有人称我老迂,大有贬义之意。意思是你这么老了,朽木不可雕也,还占着茅司不拉屎拉屎。
是 啊,肌肉少了,肚子大了,脂肪多了,头发白了,就像一部旧汽车,发动机老了,力量不足了,火车头变成了火火车尾,八九点钟的太阳已近到了夕阳落山的时候 了。有首歌叫作什么来着,夕阳红,我现在可能最喜欢唱的就是它了。还有医学上又一个词叫作更年期,我怎么一晃眼就到了这个时候了。人家跑步进入小康生活, 我是跑步进入更年期,真是时间不等人啊,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人就夕阳红了。
青春的年华在是在是唱着国际歌,手举红宝书,背诵老三篇,向毛主席敬礼,为理想而奋斗了,为祖国而工作,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作贡献,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的30年中度过来的。多少有点可歌可泣的壮举,回味,鞭策,和反思。
我这30年中,20年在中国,10年在美国,最好的年龄都献给了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我的祖国,一个是我的第二故乡。想一想十分感慨。在中国,这个年龄已经可以退休了,该想想福气了。可是在美国,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什么是叫享福,更不知道什么是享受。
现 在想一想,享福的日子还是有的,那是在中国,有位老妈一辈子的照顾。从小到大,我的事没有哪一件事让老妈不操心。到了今天,50的大伯了,老妈还惦记着这 个儿子,为这个儿子操心。老妈为我操心,这不叫享福吗。这辈子的依靠,不靠什么神灵保佑,也不靠空喊几声口号,实实在在的就靠老妈的关心和厚爱了,那是一 针一线的爱,一直穿到现在。她给的照顾,给我的温暖,我一辈子都还不清啊。我的勇气和智慧,完全是她造就的。她给了我一直往前走而没有停下来的勇气,就是 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她的鼓舞和鞭策。我不信佛,也不信教,但是我相信这一条, 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时以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尾座右铭。。。。。。
但 是享受,就很难说了,特别是来了美国,50岁了,还不知道享福的滋味,以之相反的,到是时时刻刻的危机,焦虑和千篇一律的机械动作,上班,下班,教书,回 家。不上班不行啊,没有粮食,没有老米钱了,家里要断粮了。话又说回来了,不上班又干什么呢。这里没有口号,只有白猫黑猫,坐住老鼠就是好猫。想要过舒服 的日子,要想享受,那就要有足够的粮食,美钞,过去叫做丰衣足食。在美国要想在第一代丰衣足食,没有近忧,难啊。所谓享受,另一种含义就是饱暖生淫欲,这 里连生活都很过不去,哪里来的异想天开,生活无忧呢。
我 不怪别人,只怪自己没有本事, 我在中国没有学好基本功,没有学好做事,所以苦头吃尽。别人已来到美国,苦读个3年五载,迎来光明一片,他们才是为着理想活着,越活越有滋味。可我到好, 到了美国,也为了理想,十年八载没有混出个人样,越活越没有盼头。生活的艰辛早就把我过去理想变为了为每一天的口粮而奋斗,为5斗米折腰,不折不行啊。因 为我没有来美国的本钱,没有好的本事,没有学位,只能做最低级的体力活。不干行吗,不行啊,我是个大男人,大事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养家糊口的责任还是要 负的。当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过去的理想,最多只是一个梦了。做梦的时候笑一下,醒过来的时候还是要去面对那个油糊糊的厨房,还是要四手四脚奏起锅碗 瓢勺变奏曲。
以 前可以享受老妈的的关怀,衣食无忧。现在成家了,还结婚两次,但还是未立业,那个不成器啊,又让老妈操心了。在美国哪里有什么福气可享,更不可能有什么享 受了。特别是来美的头三年,除了自己喜欢的没干了,不喜欢的都干了。以前的事业的干不了,阳春白雪变到了下里巴人,从原来的人们教师变成了打杂下厨的勤杂 工。
为什么,美国就没有我的专业。
美国没有我喜欢的。那你来干什么来了,很多人会问。不是不知道吗,要知道我就不来了。过去总这么敷衍回答。
说归说,传归传,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先暂时把口粮拿到,再谈其他的。。。。。。
这 三十年来,努力过吗,努力过。从双脚赤着走进城的知青,一直走到美国来了。在中国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到了美国,刷过碗,洗过菜,端过盘,炒过菜,前前 后后20多种工作都做过,到现在做了教授,当了医生,不努力行吗?汽车,房子,医疗保险,小孩子的上学,养老保险,每天雪片一样的账单飞来,你不得不面 对,不努力赚钱行吗。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还在继续耗着,熬着,要熬到什么时候。这种熬着,是一种努力还是一种挣扎?
这 三十年来,蹉跎过吗,蹉跎过。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蹉跎,这一路上坑坑洼洼走过来,踉踉跄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无论是学习,工作,还 是家庭,蹉跎岁月就像一条河,下去游泳那有不呛水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才刚学游泳的人。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蹉跎锻炼人的意志。那是鼓励人,教育人的大 话,大道理花。好听不中用,好看不卖钱。谁愿意有好日子不过,要去蹉跎岁月。人的天性是什么,一方面是懒惰的,一方面是不甘心的,不瞒足的,和不知道的, 还有就是攀比的。哪里有什么天生就是勤奋的。
所 谓懒惰,就是不劳而获的意思。没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要去过那种艰苦,痛苦日子,要去蹉跎,要去磨难,除非这个人大脑有病。给我一个舒服的日子,给我所有 我想要的条件,给我每星期休息三天,不上班,不劳动,不考虑问题,酒饱饭足,代替我现在的工作,我愿意,我太愿意了。问题是谁可以提供这种日子给我?要提 供也是要条件的,我又没有平等或者不平等交换的条件,我懒我活得下来吗。
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意思是勤劳而获。人的勤奋是后天的,是被逼迫出来的。能不劳而获,为什么要披星戴月,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懒能获得,可必勤奋。我不是讲歪道理,也不是狡辩,更不是唱反调。我只表达我对懒和勤的理解,不代表其他人的意志。
我 承认我是一个勤劳的人,勤快的手。我是想懒的,可是因为我没有懒的资本。如果我能够懒,受别人的照顾,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比如说老妈的照顾。一旦离开了老 妈,自己也有了家了,不靠自己靠谁去,不勤奋,更勤奋,我怎么活,家怎么养。再说了,这是一个社会,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诱惑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要想 获得,一个是靠别人施舍,采取消极的懒人态度。另一个就是采取积极,就是勤奋。总是有个什么东西的诱惑或逼迫,勤奋才出得来。
那 么人为什么要拼命努力呢,就是不甘心,不满足的,不知道的东西在作怪。知道的地东西,本来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是知道了就显得无足轻重。而不知道的就成了 希望。这个不知道的很难说就比已经知道的结果要好。所以为了这个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说婚姻,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后面的不一定比前面的好。以为比以前的好,实际上更糟糕。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无欲则按是什么,就是指人的欲望不能太过分。过头了,就不快乐,不安了。人学到50岁,悟出一点道理来,就是能懒就一点吧,懒人心低,容易满足。。。。。。
虽然我不信命,但是太多的蹉跎,我有时又觉得是一种天意。长期的这种挫折,不是把人的一切都磨平了吗。我现在的绰号是叫鹅卵石。
就 说学习吧,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名类前茅的前几名,不仅如此,还是历届的班干部。在学校你要学习好才行,当个干部也要学习好才有威信。为了这个学习,没有 少花力气。那个时候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少年英雄得志,英姿飒爽红卫兵。到了大学,虽说学习没有排上前几名,但是还是鼓足干劲争上游。大家都是从尖子 里面拔出来的,要想独占鳌头,鹤立鸡群,我赶不上啊。学习当然十分努力刻苦,那可是半夜鸡叫仍苦读,睡上一觉继续读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上大学,我们还没有 教科书,读的课本有很多都是蜡纸印刷的,但是并没有影响多少学习热情和钻研。那个时候我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就是天生骄子77界。我们的口号是攻书 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们的校长是老红军,我们跟着她吃着清水萝卜一路苦读过来,虽然面如菜色,但是比起红军长征两万五,好多啦。大学毕业后 又努力苦读,终于又进入了更苦的衙门。在这里,与其说是读书,倒不如说是工作,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泡论文,泡成果,泡毕业。又是三年寒窗,最后拿到一 个绿本本。然后接着又是出国前的苦读,从专业转向外语,又燃烧了两年已经不小的岁月。为了所谓的理想和前途,为了下一代能比我更好,我也就认了。人生38 的时候,终于有曙光了,到了美国,还以为是进了天堂。更糟的是,这个天堂不接纳我,天下乌鸦一般黑,我落入不间断的苦读,苦干,苦考之中,和永无天日的打 杂中。好像这个读书考试一生都没有间断过,一天到晚都是忙,忙,忙,还是忙。有的人读书不费力,是一种享受,那是他天生的好,脑子聪敏。可对我来说,读书 是一件苦差事。多少次不想再头悬梁,锥刺股了。但是不做这个苦差事,我又能做什么呢。家庭出生小知的我,即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后台,又不是根正苗青的培养对 象,更不要说三梯队不要我,就是五梯队我也轮不到啊。能做的,只有自己了。我读书并不聪明,是一种笨读,速度慢,记忆差。唯一可以值得炫耀的靠的就是一点 磨蹭的功夫,有人美言称之毅力。不苦读没有办法拚饭吃啊,和那些脑容量大的拚,只能通过时间和透支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到了50岁这个年龄,又是突然一醒,原来,生活就是古人总结的,到了这一天,谁都会醒过来。
醒过来的时候,自己也给自己总结不是经典的经典:当官不成,经商不了,不福不贵,平平淡淡。
今 天的自己其实也就是昨天的自己,天意早定了,不管你怎么折腾,你的命早就捏在如来佛的手心里了。自己没有大的造诣,也没有过人的天才或能力,什么也没有干 成。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也就只有在书中寻找快乐了,因为几十年的甘苦,只有书是最忠诚的朋友,它不会嫌弃你,不会因为你的落魄远离你。也难怪,算来 算去,30年的改革开放,自己也跟书打了30年的交道,不管走到哪里,有一本书,读一点前人的经验,写下自己的心得,也算是心灵的一种释放和享受吧,自我 陶醉一下,这一点,还是向阿Q学的。
再 说30年工作吧,谈不最好,也不可能是最好,因为我就不是最好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很多的时候还马马虎虎,经常叫别人抓住小辫子。自己也痛心疾首的 知道这一点,但是一再屡犯,就像是抽大烟一样,上瘾了。自己觉得虽然自己的工作有毛病,但是还是兢兢业业,刻刻苦苦,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没有作亏心 的事,没有消极怠工,更没有耍小聪明。为此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给我了一个美称,叫什么知道吗,叫不耻下问。我提的问题确实和一般人不一样,别人懂了,我还 蒙在鼓里。
我 到是出了一堆文章,书,还有美其名的科研成果,科技产品。后来一看,这些东西只是给自己读的,别人不会去读,因为都是废品。本以为这些东西还是点阳春白 雪,评个职称可以用上,后来才知道,评职称不靠这个,我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意外的是办理美国的绿卡移民,美国移民局到是第一时间承认了我是中国的杰出人 才,不是因为我是教授,而是我这堆谁也不去看的文章。。。。。。
再说家庭吧,30年到现在,成了两次家,结了两次婚。不是最坏,不够幸福,更谈不上美满,心里酸酸的。原来想着50年的白头金婚,现在是万万是不可能实现了,头婚就出了毛病。白头到老的梦只是我过去一个人的梦。我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
过 去在中国的时候觉得我的婚姻很美满幸福,在朋友和同事的堆里,我家是公认的五好家庭,我被公认是模范丈夫,家庭从来和睦,没有钉钉铆铆的碰撞。来到了美 国,原来好好的家庭,怎么就散了呢,这个五好家庭的底子也太差了,我的黄粱美梦也没有做到头。老婆跑了,孩子也丢了。怪谁,怪自己。老婆跑了可以再娶一 个,孩子丢了就难找回来了。
过 去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像我这样的人会失去家庭,会妻离子散。我还自以为是个模范丈夫,不吃喝嫖赌,无不良嗜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里里外外一把手,艰苦的 生活我担着。现在看来,我有毛病。一个男人要在社会上有地位,不仅以上都要具备以上优点,而且还要有权或者有钱,不说会说拉弹唱,打球照相,也要见机行 事,八面玲珑。可是这些我自愧不如,惭愧啊,不用说教,打都打不会。不过现在多少开了一点了驴敲了,什么驴窍,继续往下面看。
在 中国要有权,在美国要有钱。没有权和钱,丈夫即使是一百个真心,一千个诚意,一万个听话,就是喝洗脚水,都是无用的,更不用说是一家之主。所谓过去的论文 成果,当不了饭吃,清高不能解决肚子问题,阳春白雪也不能当花衣服来穿。实实在在的是生活的精髓,简单一点的是柴米油盐,复杂一点的是电影录像,再大一点 的就是房子汽车,更大一点的就是飞机大炮了。而这些实实在在的这些东西是靠经济支撑的。没有粮食,别人跟你一辈子?笑话。别人跟你,图个什么,就图你的真 诚吗,不够,还要是安全,舒服,享受。如果没有这些,谁愿意跟你。不要说50年,就是一朝一宿也难过啊。
所 要有这些,国内我没有办到,因为我没有办法当官,不是不想当,是当不了,没有哪个福气。国外我也没有办到,因为我没有赚钱。不是不想赚钱,是赚不到钱。这 绿花花的美利坚老头票看着都顺眼,花着多痛快。但是拿不到,就凭我拿洗碗的本事,就想实现美国梦,骗人去吧。这种一辈子都穷兮兮的人,谁愿意要,即使要 了,谁又能持久。和我结婚,我已经是走了八辈子桃花运了,要不就是上辈子欠我什么了,要不然我怎么什么都没有的人居然结了两次婚了,娶的老婆还如花似 玉。。。。。。
在 国内我是绝望了才跑了出来,那时因为我混不出来,当和尚又不甘心,我的家人跟着我没有味道。出来了更混不出来了,威信名声早已扫地出门,钱更是赚不到,比 国内还惨。美国是什么,就是钱的社会,钱就是资本,要不怎么叫了资本主义。美国资本主义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钱运转的。社会主义过去还有点人味。过去每个 月5两肉一两油的时候,大家的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然现在就不好说了,据说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都是钱闹的。
而 资本主义除了铜味就是铜味。所有到了美国的人好象一夜间兄弟情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铜钱死拼硬打,好像都变成了一丘之貉。铜多的就当然算是成功,不 管他过去有过多少劣迹。铜少的,就失败,不管他过去多么光荣。没铜的,就妻离子散,如同丧家之犬,我就是那个没铜的。难怪别人住旅馆的时候我只能住在露天 的车里,就像一条没有家可回的丧家犬。。。。。。
你 再痛心疾首,你再把地板剁穿,你也改变不了现实。大人散了没有办法,但是殃及到了孩子,她成了大人的牺牲品。她的成长,她的家庭温暖,她的教育,她的关 爱,她的所有,也随着父母得离散失去了,远离了。我不是不关爱她,而是没有能力关爱她,没有过多的财力支持她,没有过多心力呵护她,没有过多的精力教育 她。回首往事,我多么想弥补过去对她的失误和失去的父爱啊。这一个人伤了,可能带给她的是一辈子的记忆和伤心,刻在心里的东西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我做的 不好的是,我把她带来了美国,为的是她的前途。我把她带来了,丢掉的还是她的前途,这是我一辈子都很难原谅我自己。我没有把她带到我身边。。。。。。
30 年来没有野心吗,或者说是雄心,不能说没有。30年前上大学就想干点事,现在依然想做点事。30年前年少气盛,心比天高,冲冲闯闯,心气太足,力大无比, 指望着一天做点事。30年来也卧薪尝胆,埋头苦干,特别是到了美国,更是做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工作,尝试过了各种角色。通过这些不断的失败,教训,深刻地认 识到自己是谁,重新认识了自己是谁。从原来开始想做一点事到为了生计无论做什么事的变迁,从原来的有野心或者说雄心变成一个庸庸碌碌,无所用心,心境日趋 平静,日子淡如清水草民。
过 去在中国多少还是有点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原因都是别人的,能力都是自己的。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在中国的一切是多么的幸福。原来的天下不是自己 打的,是政府给你的饭碗,是单位给你的工资。虽然区区56六元工资,但是你不用发愁没有饭吃,每个月还可以有20块钱的结余。可是当时总算怨天尤人,满腹 牢骚,不知好歹。要叫我今天再回去做人,我绝对是领导的好部下,支持者,听从者,追随者。给领导提包包,鞍前马后跟着转,我不会有任何意见。他们就是你的 衣食父母啊,在那一个山头唱那一支歌,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这一点进化和感悟,我是到了美国后反省的。
到 了美国所有原来的一切都没有了,一切从零开始,开始了从身份,心态,思想的根本转化。过去在中国做事看不起所谓的钱,要搞的是有价值的东西,搞什么科研, 从不去考虑有没有市场。而在美国,如果不去面对市场,你一天也活不下来。哪怕你打餐馆,你不熟悉,你不是熟手,你都找不到工作。你不实际你马上就会饿死冻 死病死。我想我的懂事,真正含义上来说,是从美国开始的,虽然我在美国没有了那么多的所谓论文,更没有科研成果,著作,产品,但是我懂得了如何面对市场, 如何生存。我在生存夹缝中和拼搏中,体会了人生,体会了人,体会了社会,体会了那种酸甜苦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痛苦,失业,失去家庭,病痛,绝 望,无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真正有了草根人命的生活和对钱的渴望,对家人对亲情的热爱,对工作的企盼,对未来的渴望,还有对人生的感慨。在美国的头三年,尽管我已经拼到了极限,但是 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真正到了一个天翻地覆失落魄,丧家之犬无家回的场面。就连住在一起的中国同胞,也要把我扫地出门,赶出处宿舍凄凉境地。因为人穷 志短,马瘦毛长。(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以后在“我在美国的中国室友”中介绍)
有 了真正的痛苦,有了真正的不易,就知道了有对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珍惜,点点滴滴的感激,点点滴滴的踏实,点点滴滴的做人。我不是说我有什么节约的优良品质, 我也不是怕大家笑话,我的一顿饭,只要吃不完,绝对不会倒掉的,要冷冻起来,再解冻吃掉,从来不敢浪费粮食。我从加州到明州,2100 英里走了四天,一顿饭都没有在外面吃过,舍不得啊。我女儿拉美国的时候,我都没有舍得给她每一个美金的汉堡包。我的太太才来美国的时候,我都没给她买一袋 正常标价的洋芋片(没有ON SALE )她一直记我的仇到今天。大家一定觉得我过分了,我是过分了,我也觉得我很过分,我知道我错了。但是在当时,作为我,一个男人,我没有工作,也没有身份, 更没有钱。但是一家大小要吃的,用的,要交房租水电,这些是不能不交的。我该怎么办,我没有,我怎么变出钱来,我只能靠节省度日。我要把这些来之不易的钱 用在刀刃上。花去一分,从那里来第二分。我那时候的那个焦虑,让我的头发都竖了起来,每天头皮都是麻的,那是要中风的前兆。 我的同胞,我不是在诉苦,我可真是这样过来的。如果现在给我200块钱,我都可以活下来。给我一堆胡萝卜,我就可以挺过来,因为就可以靠着些残汤剩菜,我 可以活下来,可以坚持下来。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希望。
当初在中国下农村的时候,我每年的总收入才10元人民币,不是也坚持下来了吗。
如 今要检讨和自责的是,我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是别人不能。我不能用我的思维,来让别人适应我的生活和贫困。当时的情况虽然非常不好,但毕竟不至 于连这点东西都买不起,还是我自己的错,但是在当时,没有这样想。当时是急红了眼了,就差没有抢银行了。现在想起来,心里真的很难受,我想所有有我处境的 男同胞,都会有些或多或少的体会。我说的这些话也是在今天顿悟过来说的,如果我没有今天,可能我也不会有这番感言。
有 了后来对新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有着这种对父母,前辈,朋友的感恩,有了对子女的厚爱和包容,有了对物质欲望的减少,有了对自己对生活的检查和检点,有了 这种体会,人才会突然成熟起来。这个阶段,我的理解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明白了,不糊涂了。实际上是否还糊涂呢,我看是,只是学会了 一点生活哲理,能把一些东西放下了,学会了一些放弃。 我 已经懂得了一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人应该做他可以做得事,如果做不到,不要硬去做,硬做的结果,就是逆水行舟,很艰难。不服气不行,人年轻的时候 好逞能,你能做到我就能做到,这是指一般规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很多人的忍受力和承受力不同,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事,要看人。原来很有雄心的我到了 美国三年,做了不下20种工作,我原来的雄心壮志早就烟飞云散了。让我看清楚了一点,就是男人就是要有力量,这个我前面说了,就是权和钱。过去说知识就是 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知识不转化的话,也就是不能变成有用的钱和权的话,那种知识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难 怪在中国那么多的能人志士栽倒在钱的上面。如果他们能够像美国一样自己挣的钱,多少都可厚非。利用某种权力得到的全钱交易,当然要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为 什么都出这个问题,就是社会的财富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掌握这个全力的人,动用的不是他自己的财富,是把公共的利益放到了他们自己的腰包里面。
难 怪这么多的人对当官感兴趣,这个官就是权力,是成功男人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成功男人之所以成功了,最大的突出特色就是权和钱的力度增加了。所 谓的本事,也是一种权和钱的代名词,这个人有本事,就说明这个人创造的价值高,价值是什么,就是钱,体现价值的也是钱。过去说空气有价值,人人都离不开 它,但是人人都不把空气当作一回事,因为太廉价了,就变得没有价值了。但是钱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为了钱很多人赴汤蹈火,上了断头台的多的很。作为男人 的钱可更是万万不能没有,没有钱,在这个社会里就没有了你的地位和尊严。不能说金钱万能论,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特别是男人。我之所以做了那么多的不 同种类的工作,就是没有钱,有了钱,谁会愿意做那些无意义的工作。不管正理论也好,歪理论也罢,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也好,知识也好,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 良心,能赚到钱,能当上官,是有本事的体现,特别是男人。
30 年的奋斗,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老男人。过去是有力无处使,现在是心有余力不足。30年前乳臭味干,雄心壮志冲霄汉,比李玉和还李玉和,比杨子荣还杨子 荣。30年后,牙齿掉了,气喘病来了,高血压,高血脂接撞而来。50岁的人开始生病了,身体走下坡路了,明显感到想做的事离我越来越远,理想毕竟是理想, 现实就是现实。人不服老不行,不懂事更是不行。这句话还用得上,就是指知事务者为俊杰,这是我老师在20年前经常敲打我的,今天我才开窍。
30 年没有闯劲吗,不能说没有,要不然怎么一路闯到美国来了。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是没有选择,由不得自己,而且下乡的人都是自己同年龄的同胞,没有什 么怕与不怕的,而且是极其共荣的使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嘛。而到美国,这是自己的选择。来美国怕不怕,怕呀,一个人在外闯荡,没有靠背,没有依托,没有钱 财,没有本事,那里会不怕。但是机会比怕更难得到,失望的时候得到机会,就像你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你不去抓,别人想抓得多了是了。你是要机会,还是要怕 呢,我选择了前者。怕是可以克服的,机会是不可以失掉的,失去了就遗恨百年。为了这次机会,最后还是丢掉了亲情,丢掉了家庭,丢掉了亲人。按经济学的观点 算一下账,那个老鼻子亏本了,亏了夫人又折兵。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叫做有得必有失,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呢。。。。。。?
这 三十年,容易吗,不容易,不仅对我,对所有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容易。虽然说不容易,但是我赶上了中国有始以来的最好最快的变革与发展时期,我一直都经历了 祖国30年变化和变迁。直到现在,我的朋友和同事有的已经退休了,可是我仍然在奋斗。很难说我对家,对祖国做了什么,一个人的3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的这 一趟,是值得还是不值?
今 天我得朋友从英国打电话来,问我到美国后悔不后悔。我说后悔,后悔什么,后悔什么都没有什么。我讲得是真心话。如果在中国,我也一样能活下来,不比现在 差。起码能和父母在一起,服侍他们安度晚年。在国内我这样的同学朋友,不说物质条件,至少心里装的比我的要满当当的,这种心里面的财富,是永远没有用钱买 来的。
50 岁这个年龄看问题,物质所欲已经不是我追求的第一目标了,我更看重的是家庭和满,父母健康,儿女长大成人。我这个年龄已经不是索取的年龄了,应该是奉献给 予的年龄了。我有心奉献,但是我用什么来奉献?下一步我在考虑更多的问题是如何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国家的养育,教育之恩。
50岁这个年龄,我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自己一生的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现在这个轮廓已经慢慢清楚起来。能做的已经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不了,因为身体,思想,都已经不是那个能折腾得时候了,想的最多的,还是自己最后的归宿和使命。
50岁的时候考虑问题,已经不会找借口,推委。事能不能做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 不能再找借口活着。
50岁已经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了。天命天命由天而名,由不得你。当你知道的时候,就标志着你成熟了。我女儿这次2009年的一月一日见到我的时候说,爸爸成熟了。这是一个22岁女儿的评价。也就是说50岁以前,我还不成熟。
50岁这个年龄,孩子已经大了,不需要或者少操心了。 对孩子,该尽到的义务已经尽到了,或者尽量弥补。就我的孩子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来美国,也是为了她。她的到来,我才没有回去。现在她已经长大,可以自立了,我是否该想想自己的归宿了?
50 岁这个年龄了,还能干几年。干几年又为了什么,为了谁。 在美国这样的文化沙漠里面,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一天为的就是这点活命钱,把自己全部的全部都陷入到了这个为钱的黑洞里。不为钱行吗,至少我这个家是不行 的。我可以以最简单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别人不是这样。我要支撑这么一个家,不仅体力,而且脑力还要向年轻人一样飞转,高速运转。我感到很累,而且无望。 前面已经说过,没有钱支撑生活,是不行的。把自己养活,也需要钱,所以钱是万万不能没有的。没有了钱,就会失去很多,包括自己的家。但是为了钱,又得到了 家吗?。
和 中国的老百姓来比,从表面上看, 我现在的物质生活是要比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要好,外表看起来要好一些,房子大一些,车子多一些,收入要高一些。但是我有幸福感吗?50岁体现的幸福感已经不 是可以用物质生活来来衡量。最大的满意是从心灵深处。为什么干到现在,有车,有房,有绿卡但是并不快乐呢?为什么有钱人并不幸福呢。为什么有钱人乐忠于慈 善事业。这个问题天天都在围绕我的思想。我时时刻刻都在想这个很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有 人信教,可我不行。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博士,高科技人事,总统,政府要员,他们信教。为什么?他们已经是世界的精英,100万人里面才可能出来的这么一个 人物。为什么到了美国,都开始信仰了宗教,他们在干什么?我最大的体会是他们实在找一个可以使自己心灵能够得到安慰,释放的地方,找一个平衡点。有困难, 找上帝去,假设一个上帝放在台上面,天天拜,兴许自我安慰一下。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人心迷信,定时要到庙里烧香拜佛,求老天保佑,自己心里有宁静,因为别人 帮不了你,只有自己找个能够让自己一安静平衡的方式,我想就是这个道理。信的人,可以得到所谓的安慰。不信的人,像我,安慰从那里来呢?
但在中国为么那么多的人有不信教,包括我在内。这也是我常常在想得一个问题。 他们是寻求一种寄托?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他们有了台阶,我的台阶在那里?
50 岁的人牙齿掉了,一吃酸冷的东西全口牙痛。用冷酸灵牙膏也没有用。想吃什么也有问题了,猪蹄牛筋已经咬不动的,花生也嚼不碎了,鸡蛋炒饭吃起来也不香了, 以前能吃的东西现在一下子都不能吃了。最能吃的又回到了婴儿时代,吃牛奶鸡蛋,吃蒸鸡蛋糕,喝稀饭,就腐乳,因为不用嚼。
50岁的人开始眼睛花了。过去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现在看报纸也不能近看了,要远一点,虽然还不至于戴上老花眼镜,但是人生的衰老不可避免写在了脸上。这么皱皮皱脸的还能有什么用。男人可以说得阅历无限,女人呢?
50 岁的时候,没有力气了。 干什么时间长了,就感到力不从心。 本来可以工作10个小时的,现在工作8个小时还嫌累,动一动就气喘,各个关节都喀喀作响,到了50肩的年龄了,不要指望手脚还像从前。该吃该喝的已经够 了,绝对不能再去粘花惹草了,如果有力气,最好还是下田劳动,不要去泡妞了,因为你不是那个年龄了。
50 岁的时候多开始回忆往事,往事历历心头,特别是重大的事件。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其实也是一种回忆。回忆过去,记录有兴趣的东西,总结自己的失败也好,经 验也好。不为别人,就为自己,让自己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自己。如果被人有苟同的地方,算是老友一场,虽然见不上面。
50 岁的时候时时检讨自己,看看自己一生的奋斗中有哪些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失误的地方。尽管这些失误和遗憾都都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是总结自己的经 验教训,让不好的东西不要再发生。机会允许的话,和下一代谈心,喜欢他们借鉴一些我过去失败的教训,这样年轻人少走弯路。当然当听得人就会接受,不当听得 人就不会介意。很多东西很多经验都是不经意取得的,感悟人生的快,进步就快。我是感悟人生比较慢的人,所以吃了不少苦头。
50 岁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就是亲情,考虑孩子的下一步成长和定位,考虑父母的生老病死。对小的,感触更深的不是要孩子要个什么学位,要什么光荣的头衔,而是希望 他们自己能够生活下去,自己能够独当一面,自己能够经济独立,自己能够把自己的路走好。如果孩子走不好的话,我心里感到没有尽到责任。现在在美国,美国的 教育已经使我们两代人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很多思想是不能再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在美国不是那么一回事。自己无力改变别人,更无力改变 社会。
50岁感悟人生1
过50岁的生日是在美国过的。没有人给我过,我也从不过生日。
50岁是个什么坎,在过去,这个岁数是老头了,古人说知天命了。 在今天,有人称壮年。
这 个年龄在中国,我都可以退休了,我离开中国的时候一次是38岁, 一次是41岁,当时我在中国的工龄已经有26年了,再有四年,我就可以退休了,享受国家的三五政策了。而在美国我还在第一线拼杀,拼杀为了医疗保险,为了 假期,为了养老保险,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养家糊口。在中国可以高喊口号,过去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上大学的时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 斗,现在是为了建设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而奋斗。在美国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中国空洞,美国实在,中国讲政治,美国讲实 惠。中国快乐,一颗烟,一张报,没有危机。美国抑郁,一个房,一个车,危机四起。中国人退休了干什么,吃喝玩乐。美国人退休了,继续工作。好还是不好,只 有自己知道。
美 国人说,50岁才是开始。我懂美国人说的。很多成功的人士50岁才开始创业,50岁以后才开始当医生,50岁才生小孩,50岁找个18岁的妙龄少女当老 婆,50岁了才开了自己的公司,50岁了才盖起了自己的房子,50岁了才开始上大学,50岁了才开始开汽车,50岁才开始学电脑,50岁了才离 婚。。。。。。
他们所说的50岁才开始,是他们50岁才明白,明白他能够做什么,能够成功什么。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50知天命了,他们50岁知道自己干什么,不是知天命是什么。
可 不是吗,我上大学到今天可不是已经30年了。30年前我从一个下乡知青郁郁葱葱的小子变成了现在一脸沧桑,皱纹邋遢的老男人。同事的孩子叫我大伯,农村里 的孩子叫我老爹,城市里的小朋友叫我老大爷了。30十年前人家称呼我小某某,学生成我某某老师,现在同事称我老某某,学生叫我老教授。
说老吧,不太老,半老不老。说年轻吧,那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干劲没了,无论从机体还是思想,都老了。有人称我老迂,大有贬义之意。意思是你这么老了,朽木不可雕也,还占着茅司不拉屎拉屎。
是 啊,肌肉少了,肚子大了,脂肪多了,头发白了,就像一部旧汽车,发动机老了,力量不足了,火车头变成了火火车尾,八九点钟的太阳已近到了夕阳落山的时候 了。有首歌叫作什么来着,夕阳红,我现在可能最喜欢唱的就是它了。还有医学上又一个词叫作更年期,我怎么一晃眼就到了这个时候了。人家跑步进入小康生活, 我是跑步进入更年期,真是时间不等人啊,还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人就夕阳红了。
青春的年华在是在是唱着国际歌,手举红宝书,背诵老三篇,向毛主席敬礼,为理想而奋斗了,为祖国而工作,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作贡献,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的30年中度过来的。多少有点可歌可泣的壮举,回味,鞭策,和反思。
我这30年中,20年在中国,10年在美国,最好的年龄都献给了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我的祖国,一个是我的第二故乡。想一想十分感慨。在中国,这个年龄已经可以退休了,该想想福气了。可是在美国,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什么是叫享福,更不知道什么是享受。
现 在想一想,享福的日子还是有的,那是在中国,有位老妈一辈子的照顾。从小到大,我的事没有哪一件事让老妈不操心。到了今天,50的大伯了,老妈还惦记着这 个儿子,为这个儿子操心。老妈为我操心,这不叫享福吗。这辈子的依靠,不靠什么神灵保佑,也不靠空喊几声口号,实实在在的就靠老妈的关心和厚爱了,那是一 针一线的爱,一直穿到现在。她给的照顾,给我的温暖,我一辈子都还不清啊。我的勇气和智慧,完全是她造就的。她给了我一直往前走而没有停下来的勇气,就是 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她的鼓舞和鞭策。我不信佛,也不信教,但是我相信这一条, 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时以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尾座右铭。。。。。。
但 是享受,就很难说了,特别是来了美国,50岁了,还不知道享福的滋味,以之相反的,到是时时刻刻的危机,焦虑和千篇一律的机械动作,上班,下班,教书,回 家。不上班不行啊,没有粮食,没有老米钱了,家里要断粮了。话又说回来了,不上班又干什么呢。这里没有口号,只有白猫黑猫,坐住老鼠就是好猫。想要过舒服 的日子,要想享受,那就要有足够的粮食,美钞,过去叫做丰衣足食。在美国要想在第一代丰衣足食,没有近忧,难啊。所谓享受,另一种含义就是饱暖生淫欲,这 里连生活都很过不去,哪里来的异想天开,生活无忧呢。
我 不怪别人,只怪自己没有本事, 我在中国没有学好基本功,没有学好做事,所以苦头吃尽。别人已来到美国,苦读个3年五载,迎来光明一片,他们才是为着理想活着,越活越有滋味。可我到好, 到了美国,也为了理想,十年八载没有混出个人样,越活越没有盼头。生活的艰辛早就把我过去理想变为了为每一天的口粮而奋斗,为5斗米折腰,不折不行啊。因 为我没有来美国的本钱,没有好的本事,没有学位,只能做最低级的体力活。不干行吗,不行啊,我是个大男人,大事也已经没有希望,但是养家糊口的责任还是要 负的。当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过去的理想,最多只是一个梦了。做梦的时候笑一下,醒过来的时候还是要去面对那个油糊糊的厨房,还是要四手四脚奏起锅碗 瓢勺变奏曲。
以 前可以享受老妈的的关怀,衣食无忧。现在成家了,还结婚两次,但还是未立业,那个不成器啊,又让老妈操心了。在美国哪里有什么福气可享,更不可能有什么享 受了。特别是来美的头三年,除了自己喜欢的没干了,不喜欢的都干了。以前的事业的干不了,阳春白雪变到了下里巴人,从原来的人们教师变成了打杂下厨的勤杂 工。
为什么,美国就没有我的专业。
美国没有我喜欢的。那你来干什么来了,很多人会问。不是不知道吗,要知道我就不来了。过去总这么敷衍回答。
说归说,传归传,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先暂时把口粮拿到,再谈其他的。。。。。。
这 三十年来,努力过吗,努力过。从双脚赤着走进城的知青,一直走到美国来了。在中国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到了美国,刷过碗,洗过菜,端过盘,炒过菜,前前 后后20多种工作都做过,到现在做了教授,当了医生,不努力行吗?汽车,房子,医疗保险,小孩子的上学,养老保险,每天雪片一样的账单飞来,你不得不面 对,不努力赚钱行吗。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还在继续耗着,熬着,要熬到什么时候。这种熬着,是一种努力还是一种挣扎?
这 三十年来,蹉跎过吗,蹉跎过。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蹉跎,这一路上坑坑洼洼走过来,踉踉跄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无论是学习,工作,还 是家庭,蹉跎岁月就像一条河,下去游泳那有不呛水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才刚学游泳的人。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蹉跎锻炼人的意志。那是鼓励人,教育人的大 话,大道理花。好听不中用,好看不卖钱。谁愿意有好日子不过,要去蹉跎岁月。人的天性是什么,一方面是懒惰的,一方面是不甘心的,不瞒足的,和不知道的, 还有就是攀比的。哪里有什么天生就是勤奋的。
所 谓懒惰,就是不劳而获的意思。没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要去过那种艰苦,痛苦日子,要去蹉跎,要去磨难,除非这个人大脑有病。给我一个舒服的日子,给我所有 我想要的条件,给我每星期休息三天,不上班,不劳动,不考虑问题,酒饱饭足,代替我现在的工作,我愿意,我太愿意了。问题是谁可以提供这种日子给我?要提 供也是要条件的,我又没有平等或者不平等交换的条件,我懒我活得下来吗。
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意思是勤劳而获。人的勤奋是后天的,是被逼迫出来的。能不劳而获,为什么要披星戴月,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懒能获得,可必勤奋。我不是讲歪道理,也不是狡辩,更不是唱反调。我只表达我对懒和勤的理解,不代表其他人的意志。
我 承认我是一个勤劳的人,勤快的手。我是想懒的,可是因为我没有懒的资本。如果我能够懒,受别人的照顾,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比如说老妈的照顾。一旦离开了老 妈,自己也有了家了,不靠自己靠谁去,不勤奋,更勤奋,我怎么活,家怎么养。再说了,这是一个社会,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诱惑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要想 获得,一个是靠别人施舍,采取消极的懒人态度。另一个就是采取积极,就是勤奋。总是有个什么东西的诱惑或逼迫,勤奋才出得来。
那 么人为什么要拼命努力呢,就是不甘心,不满足的,不知道的东西在作怪。知道的地东西,本来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是知道了就显得无足轻重。而不知道的就成了 希望。这个不知道的很难说就比已经知道的结果要好。所以为了这个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说婚姻,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后面的不一定比前面的好。以为比以前的好,实际上更糟糕。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无欲则按是什么,就是指人的欲望不能太过分。过头了,就不快乐,不安了。人学到50岁,悟出一点道理来,就是能懒就一点吧,懒人心低,容易满足。。。。。。
虽然我不信命,但是太多的蹉跎,我有时又觉得是一种天意。长期的这种挫折,不是把人的一切都磨平了吗。我现在的绰号是叫鹅卵石。
就 说学习吧,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名类前茅的前几名,不仅如此,还是历届的班干部。在学校你要学习好才行,当个干部也要学习好才有威信。为了这个学习,没有 少花力气。那个时候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少年英雄得志,英姿飒爽红卫兵。到了大学,虽说学习没有排上前几名,但是还是鼓足干劲争上游。大家都是从尖子 里面拔出来的,要想独占鳌头,鹤立鸡群,我赶不上啊。学习当然十分努力刻苦,那可是半夜鸡叫仍苦读,睡上一觉继续读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上大学,我们还没有 教科书,读的课本有很多都是蜡纸印刷的,但是并没有影响多少学习热情和钻研。那个时候我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就是天生骄子77界。我们的口号是攻书 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们的校长是老红军,我们跟着她吃着清水萝卜一路苦读过来,虽然面如菜色,但是比起红军长征两万五,好多啦。大学毕业后 又努力苦读,终于又进入了更苦的衙门。在这里,与其说是读书,倒不如说是工作,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泡论文,泡成果,泡毕业。又是三年寒窗,最后拿到一 个绿本本。然后接着又是出国前的苦读,从专业转向外语,又燃烧了两年已经不小的岁月。为了所谓的理想和前途,为了下一代能比我更好,我也就认了。人生38 的时候,终于有曙光了,到了美国,还以为是进了天堂。更糟的是,这个天堂不接纳我,天下乌鸦一般黑,我落入不间断的苦读,苦干,苦考之中,和永无天日的打 杂中。好像这个读书考试一生都没有间断过,一天到晚都是忙,忙,忙,还是忙。有的人读书不费力,是一种享受,那是他天生的好,脑子聪敏。可对我来说,读书 是一件苦差事。多少次不想再头悬梁,锥刺股了。但是不做这个苦差事,我又能做什么呢。家庭出生小知的我,即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后台,又不是根正苗青的培养对 象,更不要说三梯队不要我,就是五梯队我也轮不到啊。能做的,只有自己了。我读书并不聪明,是一种笨读,速度慢,记忆差。唯一可以值得炫耀的靠的就是一点 磨蹭的功夫,有人美言称之毅力。不苦读没有办法拚饭吃啊,和那些脑容量大的拚,只能通过时间和透支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到了50岁这个年龄,又是突然一醒,原来,生活就是古人总结的,到了这一天,谁都会醒过来。
醒过来的时候,自己也给自己总结不是经典的经典:当官不成,经商不了,不福不贵,平平淡淡。
今 天的自己其实也就是昨天的自己,天意早定了,不管你怎么折腾,你的命早就捏在如来佛的手心里了。自己没有大的造诣,也没有过人的天才或能力,什么也没有干 成。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也就只有在书中寻找快乐了,因为几十年的甘苦,只有书是最忠诚的朋友,它不会嫌弃你,不会因为你的落魄远离你。也难怪,算来 算去,30年的改革开放,自己也跟书打了30年的交道,不管走到哪里,有一本书,读一点前人的经验,写下自己的心得,也算是心灵的一种释放和享受吧,自我 陶醉一下,这一点,还是向阿Q学的。
再 说30年工作吧,谈不最好,也不可能是最好,因为我就不是最好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很多的时候还马马虎虎,经常叫别人抓住小辫子。自己也痛心疾首的 知道这一点,但是一再屡犯,就像是抽大烟一样,上瘾了。自己觉得虽然自己的工作有毛病,但是还是兢兢业业,刻刻苦苦,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没有作亏心 的事,没有消极怠工,更没有耍小聪明。为此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给我了一个美称,叫什么知道吗,叫不耻下问。我提的问题确实和一般人不一样,别人懂了,我还 蒙在鼓里。
我 到是出了一堆文章,书,还有美其名的科研成果,科技产品。后来一看,这些东西只是给自己读的,别人不会去读,因为都是废品。本以为这些东西还是点阳春白 雪,评个职称可以用上,后来才知道,评职称不靠这个,我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意外的是办理美国的绿卡移民,美国移民局到是第一时间承认了我是中国的杰出人 才,不是因为我是教授,而是我这堆谁也不去看的文章。。。。。。
再说家庭吧,30年到现在,成了两次家,结了两次婚。不是最坏,不够幸福,更谈不上美满,心里酸酸的。原来想着50年的白头金婚,现在是万万是不可能实现了,头婚就出了毛病。白头到老的梦只是我过去一个人的梦。我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
过 去在中国的时候觉得我的婚姻很美满幸福,在朋友和同事的堆里,我家是公认的五好家庭,我被公认是模范丈夫,家庭从来和睦,没有钉钉铆铆的碰撞。来到了美 国,原来好好的家庭,怎么就散了呢,这个五好家庭的底子也太差了,我的黄粱美梦也没有做到头。老婆跑了,孩子也丢了。怪谁,怪自己。老婆跑了可以再娶一 个,孩子丢了就难找回来了。
过 去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像我这样的人会失去家庭,会妻离子散。我还自以为是个模范丈夫,不吃喝嫖赌,无不良嗜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里里外外一把手,艰苦的 生活我担着。现在看来,我有毛病。一个男人要在社会上有地位,不仅以上都要具备以上优点,而且还要有权或者有钱,不说会说拉弹唱,打球照相,也要见机行 事,八面玲珑。可是这些我自愧不如,惭愧啊,不用说教,打都打不会。不过现在多少开了一点了驴敲了,什么驴窍,继续往下面看。
Tuesday, February 22, 2011
11 long words
1. 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
这个字是由27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剧本「空爱一场」Love s Labour s Lost里,意思是「不胜光荣」。
2.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
这个字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根据范克和华格若尔斯编的「英语新标准辞」里面的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反对教会与国家分开学说」。它曾被英国首相格来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8引述过一次。
3. floccinaucinihilipipification
这个字是由29个字母组成的。「牛津英文辞典」里就有这个字,意思是「把某事的价值加以抹杀的行为或习惯」。
4. 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docious
这个字是由34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一部名叫Mary Poppins的电影里,意思是「好」。
5. hepaticocholecystostcholecystntenterostomy
这个字是由40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高德编的「医学辞典」里,为一个外科术语,亦即在胆囊与胆管之间或肠子与胆囊之间接人工管子的手术。
6. pneumonoultramicyoscpicailicovolcanoconiosis
这个字是由45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韦氏辞典第八版的版本中意思是「吸入硅酸盐细末或石英岩灰而形成的肺尘埃沉着病」。矿工特别容易得这种病。
7. Antipericatametaanaparcircumvolutiorectumgustpoops of the Coprofied
这个字是由50个字母组成的。有个图书馆的书架上,陈列着法国作家拉伯雷着的「葛甘塔和潘特古」故事系列。其中有一本,书名就是这个长长的英文字。
8. osseocaynisanguineoviscericartilagininervomedullary
这个字是由51个字母组成的。它是人体构造一术语,曾出现在英国作家皮考克Thomas LovePeacock,1785-1866那本名叫Headlong Hall的小说中。
9. aequeosalinocalcalinoceraceoaluminosocupreovitriolie
这个字是由52个字母组成的。它是英国医学作者爱德华.史特罗哲Dr Edward Strother,1675-1737创造的字,专用来形容英格兰格洛斯特夏布瑞斯陀这个地方的矿泉水成分。
10.bababadalgharaghtakamminarronnkonnbronntonnerronntuonnthunntrovarrhounawnskawntoohoohoordenenthurnuk
这个字是由100个字母组成的。就出现在爱尔兰作家乔埃斯James Joyce,1882-1942作品FinnegansWake的扉页,象征,代表亚当和夏娃的堕落。
11.lopadotemachoselachogaleokranioleipsanodrimhypotrimmatosilphioparaomelitokatakechymenokichlepikossyphophattoperisteralektryonoptekephalliokigklopeleiolagoiosiraiosiraiobaphetraganopterygon
这个字是由182个字母组成的。它是从希腊字英译过来的英文字,源出自希腊喜剧作家亚里斯多芬尼斯Aristophanes,448-385的剧本The Ecclesiazusae中。它是指由剩余的菜和牛肉函煮而成的辣味食物。
这个字是由27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剧本「空爱一场」Love s Labour s Lost里,意思是「不胜光荣」。
2.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
这个字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根据范克和华格若尔斯编的「英语新标准辞」里面的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反对教会与国家分开学说」。它曾被英国首相格来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8引述过一次。
3. floccinaucinihilipipification
这个字是由29个字母组成的。「牛津英文辞典」里就有这个字,意思是「把某事的价值加以抹杀的行为或习惯」。
4. 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docious
这个字是由34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一部名叫Mary Poppins的电影里,意思是「好」。
5. hepaticocholecystostcholecystntenterostomy
这个字是由40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高德编的「医学辞典」里,为一个外科术语,亦即在胆囊与胆管之间或肠子与胆囊之间接人工管子的手术。
6. pneumonoultramicyoscpicailicovolcanoconiosis
这个字是由45个字母组成的。出现在韦氏辞典第八版的版本中意思是「吸入硅酸盐细末或石英岩灰而形成的肺尘埃沉着病」。矿工特别容易得这种病。
7. Antipericatametaanaparcircumvolutiorectumgustpoops of the Coprofied
这个字是由50个字母组成的。有个图书馆的书架上,陈列着法国作家拉伯雷着的「葛甘塔和潘特古」故事系列。其中有一本,书名就是这个长长的英文字。
8. osseocaynisanguineoviscericartilagininervomedullary
这个字是由51个字母组成的。它是人体构造一术语,曾出现在英国作家皮考克Thomas LovePeacock,1785-1866那本名叫Headlong Hall的小说中。
9. aequeosalinocalcalinoceraceoaluminosocupreovitriolie
这个字是由52个字母组成的。它是英国医学作者爱德华.史特罗哲Dr Edward Strother,1675-1737创造的字,专用来形容英格兰格洛斯特夏布瑞斯陀这个地方的矿泉水成分。
10.bababadalgharaghtakamminarronnkonnbronntonnerronntuonnthunntrovarrhounawnskawntoohoohoordenenthurnuk
这个字是由100个字母组成的。就出现在爱尔兰作家乔埃斯James Joyce,1882-1942作品FinnegansWake的扉页,象征,代表亚当和夏娃的堕落。
11.lopadotemachoselachogaleokranioleipsanodrimhypotrimmatosilphioparaomelitokatakechymenokichlepikossyphophattoperisteralektryonoptekephalliokigklopeleiolagoiosiraiosiraiobaphetraganopterygon
这个字是由182个字母组成的。它是从希腊字英译过来的英文字,源出自希腊喜剧作家亚里斯多芬尼斯Aristophanes,448-385的剧本The Ecclesiazusae中。它是指由剩余的菜和牛肉函煮而成的辣味食物。
Saturday, January 22, 2011
中国社会腐败文化探源——儒文化与世俗权力的神化
中国的社会腐败是令人痛心的。它发展到今天,几乎已经无药可医。虽然腐败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但是,中国的腐败之所以触目惊心,还因为它与中国的文化遗传基因密不可分,而传统文化中的儒文化,就是社会腐败的文化根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是儒家文化把世俗权力神化了。是儒文化把皇帝的最高权力与上天意志联系起来(董仲舒),是儒文化维护了专制社会的伦理纲常,是儒文化的 “礼”维护了人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是儒文化论证了专制统治的合法性,是儒文化把下层社会(包括女性)的生存状态的悲惨归结于上天的意志(天命);是儒文化的道德理性过早觉醒排除了宗教信仰中最高权威对人间权力的监督,最后导致失去监督的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是儒文化成功地实现了政教合一,把人间权力绝对化;是儒文化排除了鬼神意志对人间善恶的奖惩,导致了恶人的肆无忌惮;是儒文化导致了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管理模式,以至于关系网盘根错节,官场之中的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儒文化导致了官本位的文化传统,以至于直至今天公务员热始终不能降温…总之,是儒文化把世俗权力绝对化,引起了权力监督的缺位,从而导致了根源性的社会腐败。
要想根治腐败,就必须从中国文化的源头上抓起。而儒文化,就是中国社会腐败的文化根源。中国社会若要进入现代化,就必须清算儒文化的余毒,而寻找中国文化的真正源头 ——道家文化。文革时代,毛泽东发动批儒评法,是用心良苦的,他老人家真正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停滞、治乱交替的文化根源,那就是儒文化的腐朽性,我们今天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和重新评价。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至少没有类似于西方的上帝观念。这表现在中国文化和哲学只关心人,也就是所谓“人本”,这比西方哲学的“物本”更显出中国先哲们的人文关怀。弘扬人的价值,凸显人的生命意义,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
中国哲学是精神力量指向于内,指向人自身的。人只要向内,就可以发现一个内在完满的自我,一个道德自我,一个可以体现宇宙自然之大道的生命体,这个生命本体的内涵是那样丰富,那样深邃,甚至可以达到至善至美。这与西方文化视人性为恶,因此必须接受外在力量的监督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其精神指向是向内的。向内,就发现了一个道德自我,可以和天地之道合而为一,也即天人合一,人与道合,这样的人生,也就是体道的人生,人的生命就是道的体现,人用自身的生命实践,体现着永恒的“道”。而在儒家,就是“仁道”,落实到社会政治层面,就是行“仁政”,把社会管理的外在监督,替换为管理者的内在道德自觉,用管理者和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来维护社会秩序,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也是儒家想要起的社会历史作用。
应该说,精神力量指向于内,向内发现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内涵,这种哲学是深刻的、自觉的,因为它抓住了人的根本。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这种特色,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阐释的。这里只能粗略提及。
中国文化的世界观是一元论,是天人合一,人与天地万物不可分。儒家所谓“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从来没有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去,人的活动、人性与天命浑然为一。在这种理性中,既然天人为一,也就没有什么外在于人的最高存在,人自身就可以达到顶天立地的生命境界,就可以“人参造化”;人的修养达到最高,就可以体现大道,可以体现天地自然的生命意志和生命精神。
然而,需要注意和借鉴的是西方文化。西方是基督教文明,它的世界观是人与世界的分离也就是二元对立的。这种对立,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理性与情感的对立,最终产生了人与神的对立,人与上帝这一绝对存在的对立。
西方文化既然是分裂的,人与世界分裂为二元,因此人的精神力量也就容易指向于外。无论是作为最高权威的上帝,还是自然,都是外在于人的。只不过外在于人的自然可以认识,外在于人的神祗不可认识,是绝对的存在。
在西方,上帝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高存在,是超越一切的最高权威。一切世俗利益的纷争,最终都会在上帝面前摆平,一切矛盾,都将在上帝面前化解,上帝是人的行为的监督者,又是一切人间利害关系的裁判者。她绝不会偏袒于哪一方,绝对是超越的存在。因此,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被所有人接受的。故在西方社会中,平等观念在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人没有上帝观念。在儒家看来,只有世俗权力是高于一切的。天地之间,只有人是自觉的存在,是道德理性的觉悟者。因此,对于人,无需上帝来监督,人自己就可以约束自己,孔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首先从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开始的。人是自觉的道德实践者,不需要有一个凌驾于人之外的上帝来约束、来监督,这就是儒家的道德自觉。
这当然是好的。儒家之所以认为人可以自我完善、自我约束,是因为儒家的人性论是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人所共知的。至于孔子,虽没有明确人之性善与性恶,但却有“中和之性”,谓“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中和之性塑造自己,人之自觉,无需外在异己力量来约束,他自己就可以无限完善,就可以达到尽善尽美。既然如此,那么在社会中用以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也就只有靠人自身,而不是什么外在于人的上帝,不是神的权威。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不需要外在神祗,只有人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这种控制,如果说是一种精神控制,那么就是关于人的道德伦理,关于心性涵养方面。儒家用 “礼”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修身”也就是加强心性涵养来约束自己。这样一来,人对自己的约束和人与人之间的约束就都有了,社会有了这样两层次的约束,也就没有不稳定的了。社会的稳定,是靠人对自己的约束和人与人之间的约束来维系的。而在西方文明中,就没有“修身”这一层含义,基本没有人对自己的约束,如果有的话,那么也只是上帝的监督。所以,人们必须每星期去教堂礼拜忏悔,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不同。
儒家的自我反省要比西方的上帝监督更自觉,因为不管上帝是否在,是否缺席,人都是自觉的道德实践者,中国儒家认为人性善,所以只要反省自己的良知就行了;而西方,则认为人性恶,无所谓良知,在上帝面前,每一个人都有罪,这就是原罪。因此只需要向上帝忏悔就行了,任何人,在上帝面前都是恶的,都需要忏悔,这就决定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需要接受上帝的监督。
而中国儒家文化就不同了。中国有圣人,而所谓“圣人”,就是道德自觉程度最高的人,自我约束最强的人。在中国儒家,由于道德自觉的程度不一样,人群就有了 “君子”和“小人”之分,“圣人”与庶人之别,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出现了等级差别,这一点绝对不同于西方文化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由于有圣人和庶人的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当然,儒家讲天命,虽然,“天命以为性,修道以为教”,人之性本乎天,也就是人性秉承了上天的意志。人之道德本乎天德,而在天之德在于“生生”,体现于人性的道德层面,就是“仁”。而人性本善,就是人的道德自觉的内在依据。这与西方基督教文明假定人性恶是完全相反的。性恶,就容易干坏事,就必须有监督;性善,就可以自己约束自己,自我约束的程度不同,也就是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下,这就决定了君子与小人,圣人和庶人。
问题还在于,儒文化不是具有平等意识的文化。这一点和道家文化截然不同。儒家规定了有君子和小人,这就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道家尤其是庄子,对于君子小人之分是完全否定的。“同乎无知,是为天德;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焉。恶乎为君子小人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君子小人的划分,是违背自然的,只能有利于少数人凌驾于多数人之上。而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有“为贤者讳”的传统,也就是大人物有了毛病可以掩饰,有了私心和见不得人的事可以隐瞒。而对于“小人”,则没有这种优惠。这种向一方倾斜偏袒的文化心理,是儒文化虚伪性的体现之一。
儒家给“大人”和“圣人”以种种“优惠政策”,如果这些人手中掌握了权力,当然也就不需要监督,监督就可以免除或可有可无。而儒文化鼓励人们从政,“学而优则仕”,“大人”和“圣人”皆有官职,他孔夫子不就是几度从政而不得志,最后死了还要追封为“文宣王”吗?
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对有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外在监督(请注意,对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则绝无这种优惠),这对于行使权力的人来说,无疑是网开一面。儒家说教靠人的内在自觉来约束自己,因而不需要外在监督;但内在自觉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并无检验的尺度,只是一种理想而已。但这样一来,“大人”“君子”甚至皇帝这些可以行使权力的人,就可以不受外在监督的约束,而形成特权了。
当然,这只是就道德修养层面来说的,但是,道德修养自觉的人群往往也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道德修养较高也就意味着社会地位也高。这一点不同于现代社会。但是,这样就出现了“大人”与“小人”之分野。加之世俗用“礼”来维系社会等级秩序,所以“大人”与“小人”也就被固定下来了,从而形成了制度性的社会等级差别。
问题是,天命和天意这外在于人的超越存在,现在可以由人来体现,人能体现到什么程度,那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在儒家文化中,人之外并没有一个超越于人之上的绝对存在,作为价值参考系而规范人间秩序,摆平不同人群和阶级之间的利害关系。如果说有,那就是儒道两家都有的“道”,也就是天的意志。甚至高高在上的“道”也可以有人来体现。“人能体道”。但是儒家之道在人间,道家之道在自然。在儒文化的视界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出现了利害冲突,没有一个绝对的力量可以摆平,而只是用同样具有私心和利益考虑的“大人”来做出有倾向性的选择。因此,这种超越人间利害关系之上的最高权威的缺失,导致了人间不平等,是人为制造人间不平等的精巧设计和安排。这就是儒家之学中隐藏的猫腻,这就是为什么历代专制统治者都要弘扬儒学,独尊儒术,把儒家之学作为官方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原因。儒家,可以利用来维护人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进行精神控制,这就是儒家的高妙之处,也是儒文化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
有等级差别的社会需要维护其稳定,就需要有一个世俗的权力。而世俗权力,无非是“君权”和地方长官的权威。在西方,上帝是人间事务的监督者,而在中国,既然没有上帝,人自己就是最高存在,所以人间事务也就没有监督。在西方,人间权力比如说国家权力,应该置于上帝的监督之下;但是在中国,国家权利没有上帝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者自身就是上帝,就是“圣上”,就是完人,就是民众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天然统治者,就是代表上天意志的最高权威。
当然,在中国文化中,皇帝之上也存在一个有人格有意志的“天”,是为“天命”。有时天降灾异,皇帝也要下“罪己诏”,甚至大赦天下。但是除了这一特殊情况之外,皇帝本人就是天之子,就是“真命天子”,就是上天意志的体现者,所以“天意从来高难问”。所谓“圣上”,那是道德人格与权力的合一,绝对是“金口玉言”,不容怀疑的。本来是世俗的权力,现在终于被儒文化神圣化了。“神”的缺位,导致了人间权力的绝对化,导致了权力的滥用。没有了神的干预,帝王行使起权力来,就无所顾忌,而他的臣民,也只有绝对服从了。
在西方文明中,由于上帝高高在上,所以神权与人权对立。但是在中国的儒文化中,没有上帝也就没有神权,结果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帝王手中,所以帝王的权力也就被神化了。没有上帝,没有神权,那就只有绝对化了的世俗权力。于是世俗权力至高无上,一切人世间的价值都以世俗权力为转移,而皇权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权力也与之类似,都需要人们绝对服从。结果导致了官本位的文化习俗,它沿袭至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问题在于,把世俗权力绝对化,世俗权力却并不是最公平的。因为掌握权力的人也有私心私欲,甚至欲望膨胀。这就决定了,掌握权力的人总是要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私。而一旦权力失去了监督,那么就可以为所欲为,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甚至无恶不作。而腐败黑暗,就成为专制社会的痼疾。西方有句格言,“失去监督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世俗权力既然已经被神化,那么一旦腐败起来也就不可救药。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伴随着腐败,而腐败至极,则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则揭竿而起,群起造反。结果就是,中国历史永远在治乱循环中震荡,而改革三十年后的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也许我们正处在治乱交替循环的临界点上。
延安时期,毛主席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谈话时曾说,中国的新政权完全可以走出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GCD避免治乱循环的办法就是真正实现民主,实现对权力运作的监督。但是今天呢?今天的中国历史,已经走到了哪一步?想当年,有伟人踌躇满志,指点江山;看今日,危机四伏人心不安,社会腐败令人不堪。原因何在?是我们倒行逆施,又恢复了私有制,还是法制不健全导致了社会整体失控?改革以来,灌输法制观念可谓家喻户晓,可是“法令兹彰,而盗贼多有”,并未改善社会治安,也没有能够制止腐败,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原因当然有许多方面。而溯其根源,传统文化的惰性至关重要,在这里,就是儒家文化。它是滋生社会腐败的文化酵母。根治腐败,不仅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更有历史文化的遗传因素在内。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永远滋生腐败。
儒家文化是反动的。不管它外表看来有多么精巧,多么完备,多么深刻,它骨子里那种为专制皇权合理性作辩护、论证其合法性的本质是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的。虽然儒文化已深入人心,迷惑民众,虽然新儒家气势汹汹,尊孔闹剧愈演愈烈,但是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格格不入的。中国要进入现代化,第一个任务就是批判儒文化,揭穿儒文化为专制统治合理性作辩护的本质,构建起自己新时代的新文化,也就是说,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文化革命。中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文化领先,是免不了要走弯路的,注定是要把现代化搞得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自我,而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是儒家文化把世俗权力神化了。是儒文化把皇帝的最高权力与上天意志联系起来(董仲舒),是儒文化维护了专制社会的伦理纲常,是儒文化的 “礼”维护了人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是儒文化论证了专制统治的合法性,是儒文化把下层社会(包括女性)的生存状态的悲惨归结于上天的意志(天命);是儒文化的道德理性过早觉醒排除了宗教信仰中最高权威对人间权力的监督,最后导致失去监督的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是儒文化成功地实现了政教合一,把人间权力绝对化;是儒文化排除了鬼神意志对人间善恶的奖惩,导致了恶人的肆无忌惮;是儒文化导致了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管理模式,以至于关系网盘根错节,官场之中的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儒文化导致了官本位的文化传统,以至于直至今天公务员热始终不能降温…总之,是儒文化把世俗权力绝对化,引起了权力监督的缺位,从而导致了根源性的社会腐败。
要想根治腐败,就必须从中国文化的源头上抓起。而儒文化,就是中国社会腐败的文化根源。中国社会若要进入现代化,就必须清算儒文化的余毒,而寻找中国文化的真正源头 ——道家文化。文革时代,毛泽东发动批儒评法,是用心良苦的,他老人家真正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停滞、治乱交替的文化根源,那就是儒文化的腐朽性,我们今天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和重新评价。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至少没有类似于西方的上帝观念。这表现在中国文化和哲学只关心人,也就是所谓“人本”,这比西方哲学的“物本”更显出中国先哲们的人文关怀。弘扬人的价值,凸显人的生命意义,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
中国哲学是精神力量指向于内,指向人自身的。人只要向内,就可以发现一个内在完满的自我,一个道德自我,一个可以体现宇宙自然之大道的生命体,这个生命本体的内涵是那样丰富,那样深邃,甚至可以达到至善至美。这与西方文化视人性为恶,因此必须接受外在力量的监督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其精神指向是向内的。向内,就发现了一个道德自我,可以和天地之道合而为一,也即天人合一,人与道合,这样的人生,也就是体道的人生,人的生命就是道的体现,人用自身的生命实践,体现着永恒的“道”。而在儒家,就是“仁道”,落实到社会政治层面,就是行“仁政”,把社会管理的外在监督,替换为管理者的内在道德自觉,用管理者和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来维护社会秩序,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也是儒家想要起的社会历史作用。
应该说,精神力量指向于内,向内发现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内涵,这种哲学是深刻的、自觉的,因为它抓住了人的根本。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这种特色,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阐释的。这里只能粗略提及。
中国文化的世界观是一元论,是天人合一,人与天地万物不可分。儒家所谓“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从来没有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去,人的活动、人性与天命浑然为一。在这种理性中,既然天人为一,也就没有什么外在于人的最高存在,人自身就可以达到顶天立地的生命境界,就可以“人参造化”;人的修养达到最高,就可以体现大道,可以体现天地自然的生命意志和生命精神。
然而,需要注意和借鉴的是西方文化。西方是基督教文明,它的世界观是人与世界的分离也就是二元对立的。这种对立,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理性与情感的对立,最终产生了人与神的对立,人与上帝这一绝对存在的对立。
西方文化既然是分裂的,人与世界分裂为二元,因此人的精神力量也就容易指向于外。无论是作为最高权威的上帝,还是自然,都是外在于人的。只不过外在于人的自然可以认识,外在于人的神祗不可认识,是绝对的存在。
在西方,上帝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高存在,是超越一切的最高权威。一切世俗利益的纷争,最终都会在上帝面前摆平,一切矛盾,都将在上帝面前化解,上帝是人的行为的监督者,又是一切人间利害关系的裁判者。她绝不会偏袒于哪一方,绝对是超越的存在。因此,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被所有人接受的。故在西方社会中,平等观念在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人没有上帝观念。在儒家看来,只有世俗权力是高于一切的。天地之间,只有人是自觉的存在,是道德理性的觉悟者。因此,对于人,无需上帝来监督,人自己就可以约束自己,孔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首先从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开始的。人是自觉的道德实践者,不需要有一个凌驾于人之外的上帝来约束、来监督,这就是儒家的道德自觉。
这当然是好的。儒家之所以认为人可以自我完善、自我约束,是因为儒家的人性论是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人所共知的。至于孔子,虽没有明确人之性善与性恶,但却有“中和之性”,谓“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中和之性塑造自己,人之自觉,无需外在异己力量来约束,他自己就可以无限完善,就可以达到尽善尽美。既然如此,那么在社会中用以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也就只有靠人自身,而不是什么外在于人的上帝,不是神的权威。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不需要外在神祗,只有人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这种控制,如果说是一种精神控制,那么就是关于人的道德伦理,关于心性涵养方面。儒家用 “礼”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修身”也就是加强心性涵养来约束自己。这样一来,人对自己的约束和人与人之间的约束就都有了,社会有了这样两层次的约束,也就没有不稳定的了。社会的稳定,是靠人对自己的约束和人与人之间的约束来维系的。而在西方文明中,就没有“修身”这一层含义,基本没有人对自己的约束,如果有的话,那么也只是上帝的监督。所以,人们必须每星期去教堂礼拜忏悔,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不同。
儒家的自我反省要比西方的上帝监督更自觉,因为不管上帝是否在,是否缺席,人都是自觉的道德实践者,中国儒家认为人性善,所以只要反省自己的良知就行了;而西方,则认为人性恶,无所谓良知,在上帝面前,每一个人都有罪,这就是原罪。因此只需要向上帝忏悔就行了,任何人,在上帝面前都是恶的,都需要忏悔,这就决定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需要接受上帝的监督。
而中国儒家文化就不同了。中国有圣人,而所谓“圣人”,就是道德自觉程度最高的人,自我约束最强的人。在中国儒家,由于道德自觉的程度不一样,人群就有了 “君子”和“小人”之分,“圣人”与庶人之别,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出现了等级差别,这一点绝对不同于西方文化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由于有圣人和庶人的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当然,儒家讲天命,虽然,“天命以为性,修道以为教”,人之性本乎天,也就是人性秉承了上天的意志。人之道德本乎天德,而在天之德在于“生生”,体现于人性的道德层面,就是“仁”。而人性本善,就是人的道德自觉的内在依据。这与西方基督教文明假定人性恶是完全相反的。性恶,就容易干坏事,就必须有监督;性善,就可以自己约束自己,自我约束的程度不同,也就是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下,这就决定了君子与小人,圣人和庶人。
问题还在于,儒文化不是具有平等意识的文化。这一点和道家文化截然不同。儒家规定了有君子和小人,这就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道家尤其是庄子,对于君子小人之分是完全否定的。“同乎无知,是为天德;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焉。恶乎为君子小人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君子小人的划分,是违背自然的,只能有利于少数人凌驾于多数人之上。而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有“为贤者讳”的传统,也就是大人物有了毛病可以掩饰,有了私心和见不得人的事可以隐瞒。而对于“小人”,则没有这种优惠。这种向一方倾斜偏袒的文化心理,是儒文化虚伪性的体现之一。
儒家给“大人”和“圣人”以种种“优惠政策”,如果这些人手中掌握了权力,当然也就不需要监督,监督就可以免除或可有可无。而儒文化鼓励人们从政,“学而优则仕”,“大人”和“圣人”皆有官职,他孔夫子不就是几度从政而不得志,最后死了还要追封为“文宣王”吗?
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对有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外在监督(请注意,对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则绝无这种优惠),这对于行使权力的人来说,无疑是网开一面。儒家说教靠人的内在自觉来约束自己,因而不需要外在监督;但内在自觉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并无检验的尺度,只是一种理想而已。但这样一来,“大人”“君子”甚至皇帝这些可以行使权力的人,就可以不受外在监督的约束,而形成特权了。
当然,这只是就道德修养层面来说的,但是,道德修养自觉的人群往往也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道德修养较高也就意味着社会地位也高。这一点不同于现代社会。但是,这样就出现了“大人”与“小人”之分野。加之世俗用“礼”来维系社会等级秩序,所以“大人”与“小人”也就被固定下来了,从而形成了制度性的社会等级差别。
问题是,天命和天意这外在于人的超越存在,现在可以由人来体现,人能体现到什么程度,那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在儒家文化中,人之外并没有一个超越于人之上的绝对存在,作为价值参考系而规范人间秩序,摆平不同人群和阶级之间的利害关系。如果说有,那就是儒道两家都有的“道”,也就是天的意志。甚至高高在上的“道”也可以有人来体现。“人能体道”。但是儒家之道在人间,道家之道在自然。在儒文化的视界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出现了利害冲突,没有一个绝对的力量可以摆平,而只是用同样具有私心和利益考虑的“大人”来做出有倾向性的选择。因此,这种超越人间利害关系之上的最高权威的缺失,导致了人间不平等,是人为制造人间不平等的精巧设计和安排。这就是儒家之学中隐藏的猫腻,这就是为什么历代专制统治者都要弘扬儒学,独尊儒术,把儒家之学作为官方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原因。儒家,可以利用来维护人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进行精神控制,这就是儒家的高妙之处,也是儒文化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
有等级差别的社会需要维护其稳定,就需要有一个世俗的权力。而世俗权力,无非是“君权”和地方长官的权威。在西方,上帝是人间事务的监督者,而在中国,既然没有上帝,人自己就是最高存在,所以人间事务也就没有监督。在西方,人间权力比如说国家权力,应该置于上帝的监督之下;但是在中国,国家权利没有上帝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者自身就是上帝,就是“圣上”,就是完人,就是民众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天然统治者,就是代表上天意志的最高权威。
当然,在中国文化中,皇帝之上也存在一个有人格有意志的“天”,是为“天命”。有时天降灾异,皇帝也要下“罪己诏”,甚至大赦天下。但是除了这一特殊情况之外,皇帝本人就是天之子,就是“真命天子”,就是上天意志的体现者,所以“天意从来高难问”。所谓“圣上”,那是道德人格与权力的合一,绝对是“金口玉言”,不容怀疑的。本来是世俗的权力,现在终于被儒文化神圣化了。“神”的缺位,导致了人间权力的绝对化,导致了权力的滥用。没有了神的干预,帝王行使起权力来,就无所顾忌,而他的臣民,也只有绝对服从了。
在西方文明中,由于上帝高高在上,所以神权与人权对立。但是在中国的儒文化中,没有上帝也就没有神权,结果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帝王手中,所以帝王的权力也就被神化了。没有上帝,没有神权,那就只有绝对化了的世俗权力。于是世俗权力至高无上,一切人世间的价值都以世俗权力为转移,而皇权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权力也与之类似,都需要人们绝对服从。结果导致了官本位的文化习俗,它沿袭至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问题在于,把世俗权力绝对化,世俗权力却并不是最公平的。因为掌握权力的人也有私心私欲,甚至欲望膨胀。这就决定了,掌握权力的人总是要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私。而一旦权力失去了监督,那么就可以为所欲为,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甚至无恶不作。而腐败黑暗,就成为专制社会的痼疾。西方有句格言,“失去监督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监督的世俗权力既然已经被神化,那么一旦腐败起来也就不可救药。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伴随着腐败,而腐败至极,则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则揭竿而起,群起造反。结果就是,中国历史永远在治乱循环中震荡,而改革三十年后的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也许我们正处在治乱交替循环的临界点上。
延安时期,毛主席在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谈话时曾说,中国的新政权完全可以走出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GCD避免治乱循环的办法就是真正实现民主,实现对权力运作的监督。但是今天呢?今天的中国历史,已经走到了哪一步?想当年,有伟人踌躇满志,指点江山;看今日,危机四伏人心不安,社会腐败令人不堪。原因何在?是我们倒行逆施,又恢复了私有制,还是法制不健全导致了社会整体失控?改革以来,灌输法制观念可谓家喻户晓,可是“法令兹彰,而盗贼多有”,并未改善社会治安,也没有能够制止腐败,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原因当然有许多方面。而溯其根源,传统文化的惰性至关重要,在这里,就是儒家文化。它是滋生社会腐败的文化酵母。根治腐败,不仅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更有历史文化的遗传因素在内。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永远滋生腐败。
儒家文化是反动的。不管它外表看来有多么精巧,多么完备,多么深刻,它骨子里那种为专制皇权合理性作辩护、论证其合法性的本质是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的。虽然儒文化已深入人心,迷惑民众,虽然新儒家气势汹汹,尊孔闹剧愈演愈烈,但是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格格不入的。中国要进入现代化,第一个任务就是批判儒文化,揭穿儒文化为专制统治合理性作辩护的本质,构建起自己新时代的新文化,也就是说,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文化革命。中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文化领先,是免不了要走弯路的,注定是要把现代化搞得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自我,而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
Monday, January 17, 2011
常言道四十不惑,最近自己也常常在闲暇之时反问自己:我真的不惑了吗?
四十以后才明白:好朋友是应该相互欣赏的,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阶层中产生,而穷人和富人,百姓和达官,草根和明星,白丁和学者则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不在同一阶层,便永远不会有对方对本阶层的深刻体会与感悟。
四十以后才明白:饭应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应该疲于奔命。中年,应该活得从容。
四十以后才明白:光从容还是不够的,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秀一下自己,让平淡的日子亮起来。
四十以后才明白:年龄之于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所谓"少小有才国家用,老大空长做什么?"是焉。
四十以后才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时候甚至没有对错。你以为错的,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对的。而你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却很有可能正是别人摆脱和抛弃的。
四十以后才明白:生活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珍馐美味、杯晃交错间如果掩映的是而虞我诈。则远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话家常。"来的可心。如果高官厚禄却穷于心智,惶于仕途。就远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活得逍遥。
四十以后才明白:对待我们心仪的异性知己,多一分关爱,少一分贪婪。会使自己的情感天空少一丝阴霾,多一缕阳光。
四十以后才明白:亲情的疏离是切肤的伤痛。淡一些、谅一些、忍一些,会使我们的心宽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四十以后才明白:对待父母再不可做薄养厚葬的傻事了,他们那一辈人受的磨砺太多了,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的良心。说起善待,父母会很疼钱,但动一动脑子事情就会办的圆满。比如:可以去酒店定一碗极品燕窝汤,端回来告诉他们这是小摊上两块钱一碗的南方的胡辣汤,然后看着他们幸福的享用。其实大多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你的荣华,每周问他们一个年轻时的故事,然后耐心的听他们讲完,他们就很知足了。
四十以后才明白:我们的伴侣看似平淡无奇,有些时候甚至难以忍受。其实岁月的年轮早已将彼此裹融到一起了。即使是恶习俗性,也已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撕毁这不堪的婚姻,就会发现每撕一片,都会连着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四十以后才明白:我们对孩子的溺爱就像高脂高糖一样的危害着他们的健康。我们害怕他们走弯路,我们担心他们吃苦头,我们忧虑他们经风雨。我们全家人为他们搭起了大棚,然后呆呆的望着他们柔弱的发育着。
四十以后才明白:职位只不过是一个杯子,而你的修养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浊水。粗瓷盏里未见得就是白开水,很可能闷的是一盏极品龙井。个中的质量全在自己后天的造化。
四十以后才明白:好朋友是应该相互欣赏的,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阶层中产生,而穷人和富人,百姓和达官,草根和明星,白丁和学者则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不在同一阶层,便永远不会有对方对本阶层的深刻体会与感悟。
四十以后才明白:饭应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应该疲于奔命。中年,应该活得从容。
四十以后才明白:光从容还是不够的,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秀一下自己,让平淡的日子亮起来。
四十以后才明白:年龄之于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所谓"少小有才国家用,老大空长做什么?"是焉。
四十以后才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时候甚至没有对错。你以为错的,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对的。而你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却很有可能正是别人摆脱和抛弃的。
四十以后才明白:生活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珍馐美味、杯晃交错间如果掩映的是而虞我诈。则远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话家常。"来的可心。如果高官厚禄却穷于心智,惶于仕途。就远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活得逍遥。
四十以后才明白:对待我们心仪的异性知己,多一分关爱,少一分贪婪。会使自己的情感天空少一丝阴霾,多一缕阳光。
四十以后才明白:亲情的疏离是切肤的伤痛。淡一些、谅一些、忍一些,会使我们的心宽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四十以后才明白:对待父母再不可做薄养厚葬的傻事了,他们那一辈人受的磨砺太多了,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的良心。说起善待,父母会很疼钱,但动一动脑子事情就会办的圆满。比如:可以去酒店定一碗极品燕窝汤,端回来告诉他们这是小摊上两块钱一碗的南方的胡辣汤,然后看着他们幸福的享用。其实大多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你的荣华,每周问他们一个年轻时的故事,然后耐心的听他们讲完,他们就很知足了。
四十以后才明白:我们的伴侣看似平淡无奇,有些时候甚至难以忍受。其实岁月的年轮早已将彼此裹融到一起了。即使是恶习俗性,也已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撕毁这不堪的婚姻,就会发现每撕一片,都会连着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四十以后才明白:我们对孩子的溺爱就像高脂高糖一样的危害着他们的健康。我们害怕他们走弯路,我们担心他们吃苦头,我们忧虑他们经风雨。我们全家人为他们搭起了大棚,然后呆呆的望着他们柔弱的发育着。
四十以后才明白:职位只不过是一个杯子,而你的修养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浊水。粗瓷盏里未见得就是白开水,很可能闷的是一盏极品龙井。个中的质量全在自己后天的造化。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填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 (FAFSA)表
家有12年级高中生的家长,这几天都要填这两个表了,除非你家巨富,学费全自己出,或是你家儿子,女儿太牛,拿了学校的全奖。
听说最好是在1月15日之前把FAFSA给填好,所以虽然还没有拿到W-2呢,但也就估摸着把它填了。俺在这儿说说,大家看看有没有大错。也讲一点经验,让家有11年级的父母做好准备。
俺家今年比较简单,只有工资收入,加上几百块钱的利息,没有股票,生意。因为W-2要到月底才有,咱就只能按最后一张工资单上的数目自己算了,工资就算总收入减去税前扣去的(能税前扣的,就不算入你的收入了,包括退休金,保险费等等),这个应该是这样算的吧?
FAFSA上面就要一个AGI (Adjusted Gross Income)数,也就是税表第一页的最后一行,你有办法把这个数弄得越低越好(也少缴税), 所以退休金要尽量多买,最好买足,但这也有个度,咱家要是买足了,那是没法活下去的,咱工作单位可同时买403B和457B,每人每个可买到16500, 那两个人可买 66000, 那是过不下去的。但咱也后悔少买了一点,在某一个指标的上面了,但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是计划明年的了。
FAFSA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是问你家资产,只有45000 以上还是以下这样一个选择,资产不算自己住的那套房,所以大家只要控制在45000以下就可以了,俺不懂这个,多付了房贷,其实不必。
今年的税表,俺家有两大不利,大儿子满17岁了,不能拿那个1000刀的小孩Credit了,失业救济金也没有2400刀的免税了(所以俺的总数超了一个指标)。咱买了403B, 也不能再买IRA了,有懂行的朋友说说还有啥办法降AGI么。
听说最好是在1月15日之前把FAFSA给填好,所以虽然还没有拿到W-2呢,但也就估摸着把它填了。俺在这儿说说,大家看看有没有大错。也讲一点经验,让家有11年级的父母做好准备。
俺家今年比较简单,只有工资收入,加上几百块钱的利息,没有股票,生意。因为W-2要到月底才有,咱就只能按最后一张工资单上的数目自己算了,工资就算总收入减去税前扣去的(能税前扣的,就不算入你的收入了,包括退休金,保险费等等),这个应该是这样算的吧?
FAFSA上面就要一个AGI (Adjusted Gross Income)数,也就是税表第一页的最后一行,你有办法把这个数弄得越低越好(也少缴税), 所以退休金要尽量多买,最好买足,但这也有个度,咱家要是买足了,那是没法活下去的,咱工作单位可同时买403B和457B,每人每个可买到16500, 那两个人可买 66000, 那是过不下去的。但咱也后悔少买了一点,在某一个指标的上面了,但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是计划明年的了。
FAFSA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是问你家资产,只有45000 以上还是以下这样一个选择,资产不算自己住的那套房,所以大家只要控制在45000以下就可以了,俺不懂这个,多付了房贷,其实不必。
今年的税表,俺家有两大不利,大儿子满17岁了,不能拿那个1000刀的小孩Credit了,失业救济金也没有2400刀的免税了(所以俺的总数超了一个指标)。咱买了403B, 也不能再买IRA了,有懂行的朋友说说还有啥办法降AGI么。
Thursday, January 06, 2011
what to do.
思考1:大局上面有另一个大局
思考2:公平有不同角度的公平
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
据说大多数人会选择救多一些的人,换句话说,牺牲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小孩……但是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那一名选择停用铁轨的小孩显然是做出正确决定,脱离了他的朋友而选择了安全的地方;而他的朋友们则是无知或任性的选择在不该玩耍的地方玩,为什么做出正确抉择的人要为了大多数人的无知而牺牲呢?
[响应与挑战]
这篇文章蛮发人深省的,看完了感触很深!我们常被教育要顾全大局,但公平吗?
似乎当大家都做的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随波逐流,否则就会被放逐而不容于世,如渔父中那位老翁劝屈原所说的: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当一个人太坚持自己是"对"的,最后的下场可能就是被牺牲的可怜鬼!又有谁会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只会嘲笑他的愚蠢!我们已经进了社会,学习的就是圆滑做人,当你是主管,就像文章中那位切换轨道的人,内心的正义与现实冲突时,你会如何抉择呢?
不过换另一个角度,如不选择切换轨道,因为,那群小朋友一定知道那是活的轨道,所以,当他们听到火车的声音时,就会知道要跑!但若,将轨道切换后那个乖小孩必定惨死,因为,他从来没想过火车还会开到废轨道上,所以,你认为呢?或许这样的想法与理念,到了人老时才会发现,自己成为一个不断被牺牲的可怜鬼,但这个社会又为什么要把是与非颠倒来又颠倒去呢?
另外,再想想,一条铁道会被停止使用,自由它的道理。是否代表着这个铁道本身有问题,未经验证就使用它会遇到潜藏的危机呢?如果切过去之后,被牺牲的就不只是一个或一群小孩了,而是整车的乘客呢?
思考2:公平有不同角度的公平
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
据说大多数人会选择救多一些的人,换句话说,牺牲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小孩……但是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那一名选择停用铁轨的小孩显然是做出正确决定,脱离了他的朋友而选择了安全的地方;而他的朋友们则是无知或任性的选择在不该玩耍的地方玩,为什么做出正确抉择的人要为了大多数人的无知而牺牲呢?
[响应与挑战]
这篇文章蛮发人深省的,看完了感触很深!我们常被教育要顾全大局,但公平吗?
似乎当大家都做的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随波逐流,否则就会被放逐而不容于世,如渔父中那位老翁劝屈原所说的: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当一个人太坚持自己是"对"的,最后的下场可能就是被牺牲的可怜鬼!又有谁会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只会嘲笑他的愚蠢!我们已经进了社会,学习的就是圆滑做人,当你是主管,就像文章中那位切换轨道的人,内心的正义与现实冲突时,你会如何抉择呢?
不过换另一个角度,如不选择切换轨道,因为,那群小朋友一定知道那是活的轨道,所以,当他们听到火车的声音时,就会知道要跑!但若,将轨道切换后那个乖小孩必定惨死,因为,他从来没想过火车还会开到废轨道上,所以,你认为呢?或许这样的想法与理念,到了人老时才会发现,自己成为一个不断被牺牲的可怜鬼,但这个社会又为什么要把是与非颠倒来又颠倒去呢?
另外,再想想,一条铁道会被停止使用,自由它的道理。是否代表着这个铁道本身有问题,未经验证就使用它会遇到潜藏的危机呢?如果切过去之后,被牺牲的就不只是一个或一群小孩了,而是整车的乘客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Trades
1/26/2024 Sold 68 shares of NVDA at $616. going up too quick and chips may delay.
-
全国报刊电子版网址 北京市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市场报 环球时报 健康时报 讽刺与幽默 中国汽车报 中国电力报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京郊日报 体育快报 中国信息报 中国建材报 解放军报 中国国防报 新京报 华夏时报 中国妇女报 中国花卉报 中国文化报 中国医学论坛报 北京法...
-
LESSON 1: Where you come from is not nearly as important as where you are going. LESSON 2: Take risks: if you win, you will be happy; if yo...
-
1. Nicolaus Vermes, International Physics Competitions 1967 - 1977, Roland Eotvos Physical Society, Budapest 1978, (first edition in H...